逐月领取退役金老兵:逐月有哪些保障,与其它安置方式比有何不同

职场熙熙攘攘 2024-08-14 22:14:50
以下文章来自涛哥讲军转,作者公子小白。 大家好,我是公子小白,一名2021年选择逐月方式退役的老兵。 和大家聊一下,对于逐月人,有哪些真金白银的保障呢?又有和其他人群的保障模式有什么不同呢? 一、虚实之间执行政策首先要学习政策。 目前逐月保障的主要依据有二,上位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具体针对逐月人的是《退役军人逐月领取退役金安置办法》。建议关注逐月的战友在研究、对比、决策之前务必花半小时把两个法规逐字逐句通读一遍。 总的来看,退役后的保障主要有政策性保障和经济性保障两类。 (1)政策性保障相对虚一些,不以货币形式体现。 主要有2方面: 一方面是退役军人共性的。 比如着制服参加正式活动、给中小学生做辅导员、专场就业对接会、部分生活场景的费用减免和优先等等。 显著性标志是优待卡的发放使用。在山东、江苏、甘肃等地,其效力和现役证件已经基本一致了,处处不提钱,但最终是能折算成经济价值的。典型的如在南京、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地铁公交免费一项,一年下来对退役打工人而言也是节省了不小的一笔开销,确实尊崇、便利,彰显政策关怀。 另一方面是逐月人专属的。 主要在《安置办法》第19-26条,基本还是延续前期自主人的政策,条文很简单,具体落实起来丰富一些。比如创业头几年免税、百年后可进专属公墓、地方保障房优先等等,各种尊崇可能会令部分人倍感荣光,大家慢慢体会。 (2)经济保障就是和各位逐月人真金白银要见面的钞能力了。 主要有3方面: 一是办理退役手续时的结算。 这部分由老东家承担,一次性搞定,大几十万是有的。其科目设置比较多,又是安家费又是这津贴那补助的,按照现行的财务和审计制度,发放时老东家一定是慎之又慎唯恐落下追责的瑕疵。 说实话,真要出错还不是件容易事,战友们认真核对、放心签字便是;涉及先押后退的(如公寓房押金),把政策搞清楚就好。未来因为住房问题可能遭遇的翻云覆雨不是结算时的事,按下不表。 二是按月领取的退役金。 法理依据是《安置办法》第9-18条,这项也是逐月人未来几十年中月月企盼的重头戏,其中60%(军士50%)和20%的区别、超过60%部分的加分项、如何跟着养老金逐年调增,无非几个公式,网上已经有很多心得体会了,公子默认为大家都已经熟悉不再赘述,如果对此还有问题的可以留言提出,后面文章再打补丁解答。 三是退休后保障。 没有土地的城镇职工,退休就指望“五险一金”了,对它的设计是逐月和自主政策最显著、最核心的区别所在。 逐月暗含了“必须再就业”的导向,故而《安置办法》中明显强调了“五险一金”的保障。 这部分是很多战友现役阶段不甚熟悉的,毕竟大家在红盾公司里都忙着强军事业的伟大实践,衣食住行医又统统有组织关爱,这几笔都只是挂账数字,可能没几个人关注(公子逐月后甚至还接到过老东家财务专业的同事来电咨询社保业务)。 按照《安置办法》,国家将为逐月人新立个人社保、医保和年金账户,你可以选择按职工方式和企业一起缴纳,也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方式自己缴,甚至,就算你不给这几个账户缴费,也没有问题。 以上几种,在退休年龄后拿到手的养老金金额会有差别,而这样的差别归根结底不过是个经济问题,怎么构建它,在你决定逐月前基本就应该设计好。 二、从质疑到理解有位战友留言非常深刻:“军人转业的本质就是主动或被动的下岗再就业!” 公子初看之时觉得有点接受不了,尤其公子转身之前在单位也算得上骨干,不止一次被军级领导表扬肯定,而“下岗再就业”这几个字是多么扎心啊。 不过当晚我想了想,觉得人家说得非常有道理,剥去种种浮云,本质也确实如此,转业/逐月和下岗再就业、辞职跳槽本质上看相差并不太多,尤其是从经济角度来看。 先看退役时的结算。 一次性大几十万是吧?实际上可以参照大厂、国企辞职时N+3那一套来理解,并不是什么福利性的发放,只是符合法理的离职补偿而已。 退役结算的正规之处在于,由于是“计划”退役,所以可以理解为单位要求个体离职,对应企业里的公司解除合同(虽然实际上存在“个人申请”环节,但最终形式是执行“退役计划”);否则,如果是个人原因离职,是拿不到那么高补偿金的。 再看逐月的退役金。 前文提过,自主的退役金可以一以贯之地覆盖生活,甚至在一些法律纠纷中,就有认定它是用以维持生计养老金的判例。而绝大多数逐月人必须再就业,那么,你赖以谋生的经济来源首先应当是与你劳动付出相匹配的薪酬收入。 而逐月退役金,至少公子是把它当作国家发放的一项额外津贴、一份对青春奉献的后补助。这个津贴是退休前劳动薪酬的补助,在退休后同样是对养老金的补助,之所以锐减到20%,是因为退休了,不再劳动了。 或者这么说,无论你穿着制服或者工作服,都是在用劳动换取报酬。因为你的军旅生涯不易,到社会上工作之后,相比你一起的打工人,国家多给了一份补助。 你能依靠的,首先是你的劳动报酬,而不是把这份津贴当作你维持生计的关键。 三、算笔经济账下沉到具体的数字层面,依旧和大家心心念念但已翻篇的自主做一对比。 由于自主和逐月每个月拿到手的金额在一个数量级,造成了逐月是自主2.0的错觉(还是个缩水版2.0)。 但严格地说,除了每月发放退役金这一形式一致之外,两种模式的基数、构成、算法、调增机制完全不同,实际上就是两个东西。 自主时代。 大家优先选择安置,绝大多数是40+才转身,此级别的退役金能覆盖日常生活,而社保从零起步积累,不少自主人到法定退休年龄也未必能缴满15年的最低年限。 而如果仅仅缴15年,缴纳的社保大头都被统筹掉了,到手的养老金也就每月1-2k(以当前经济情况计)。 同时,不少企业为控制成本,还不跟自主人签劳动合同,只签劳务合同,工资给多一点,但不给你缴社保。 几个buff叠加,很多自主人权衡一番之后的选择是:不交社保。 而愿意发挥专长继续工作缴纳社保的,到退休年龄后,除了退役金,每月还有2k左右社保养老金(缴得时间短,所以不多),生活将“以退役金为主,以社保养老金为辅”。 ★举个栗子 ★ 战友张自一,德阳服役,现役时无功无奖拿裸工资,2017年时40岁,军龄已22年,技术8级,月入约12.5k。四川这地方太养人,没事打个小麻将喝个小酒巴适得板,张自一也没成家(可能和离成都近有关),马拉松、登山才是他的追求,单身干部被管够了,遂决定自主择业转业,退役金初期每月10~15k。德阳2017年平均收入约7k。社保?烦球得很,今朝有酒今朝醉,啥也不交了,就计划这样每月至少10~15k一直领到离世。一个人过,没啥问题! 战友李自二,杭州服役,现役时无功无奖拿裸工资,2017年时40岁,军龄已22年,技术8级,月入约12.5k。因为杭州生活成本太高,少年时同学邀他出山,发挥技术专长到民企当个技术总监,年底决定自主择业转业,自主后每月退役金10k。杭州2017年平均收入约11.5k,李自二的爱人随军后打零工,收入不太稳定,在江干区还有套月供6k的房子要还贷。 李自二任技术总监后工作比较辛苦,每天基本都是晚上8点离开公司,但比起以往白加黑五加二还是好一点,月入约20k(税后),每月公司交社保医保约2k,自己交1.5k,生活尚可。经历414和口罩时代后,公司没受太大影响,但也处于守势,预计当前的收入状态将持续到60岁不会有太大增幅了,也就是说退休前每月到手30~35k左右,还了房贷、养了孩子,还可以存款。预计退休后,李自二每月退役金10~15k左右,20年社保每月发养老金2.8k,养老金每月13~18k左右,挺美的。 战友王自三,兰州服役,现役时无功无奖拿裸工资,2017年时40岁,军龄已22年,技术8级,月入约12.5k。因家中老人生病需要照顾,年底决定自主择业转业,自主后每月退役金10k。兰州2017年平均收入约7.5k,王自三的爱人在兰州工作月入9k(税后),老人在兰州旁的永登县不愿进城。王自三深思熟虑后决定不再工作,来往两地侍奉老人回报亲恩。经过414后退役金略有波动,但对他而言影响不大,也没跟着去折腾,但是看到老人家的病痛,还是觉得需要点关照,决定自费缴社保医保,每月按自由职业缴1.5k,于是退休前每月到手8.5~13.5k左右,20年社保每月发养老金1.8k,退休后每月到手12~17k左右,老人孩子都由他照顾着,偶尔去白塔山溜达、水车园钓钓鱼,挺美的。 ★因自主的增资机制并未固化,讨论时姑且认为20年后增加了5k左右。 到了逐月时代。 红盾公司交接前会根据个人薪资待遇情况提供一份完整的社保缴费记录表,和未来的社保无缝对接。 这张表交给地方社保中心之后,登记显示的是从“外省市接续迁入”,只不过普通劳动者是从A省转接到B省,而逐月人是从“军队”转接到B省。 逐月人一定要摆正位置,按照普通公民的身份去做好衔接,你把“军队”两字理解为A省就好了——你前面二十多年是在这样一个姓军的A省工作交社保的,现在辞职到了B省工作并转接社保。这不就对应上了到退休前大家都必须得是“劳动者”的逻辑吗? 这里要重点提一个差别,即那张“完整的社保缴费记录表”,有多完整呢?从逐月人入伍那个月算起。 也就是说,当你达到逐月门槛的时候,形式上就已经缴纳了至少20年社保(以干龄16+4年军校计)! 如果稍微了解一下社保政策就可以知道,20年的缴费记录就意味着完全有资格到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发放了。倘使按“不养懒汉”原则继续工作并缴纳社保,社保兑现的养老金将远胜于自主人,再加上那20%的补助,将形成“以社保养老金为主,以退役金为辅”的养老态势。 ★举个栗子 ★ 战友赵逐四,湛江服役,现役时无功无奖拿裸工资,2022年时40岁,军龄已22年,待遇11级,月入约12.5k。改革后晋级无望,不想中校熬到退休,遂决定当年逐月离队,结算时按社保22年3个月、个人账户19万元转接。由于自己是本地人,房子车子都解决了,爱人已经是重点初中的高级教师,遂决定弥补常年出海的愧疚,做全职奶爸。湛江2022年平均收入约8.5k。赵逐四60岁前每月退役金约8.5k起步(每年3%左右增资,共20年),退休后社保按照22年3个月、个人账户19万元算每月退休金发4.5k,每月退役金5.5k,即60岁后每月养老金9k(按逐月退役金每年3%增资计,未考虑延迟退休),虽然比不上自主的战友,但他觉得自己40岁后做好了家里的贤内助,没事去海边一发呆一下午,不算亏! 战友刘逐五,长春服役,现役时无功无奖拿裸工资,2022年时40岁,军龄已22年,待遇11级,月入约12.5k。改革后晋级无望,家中老人身体也不好,遂决定当年逐月离队,结算时按社保22年3个月、个人账户19万元转接,首年退役金约8.5k。长春2022年平均收入约7.5k。周逐五和王自三比较类似,也是以自由职业身份缴了社保,每月缴纳1.5k,故首年退役金每月到手约7k。 由于感到与自主战友经济差异太大,自己又是个闲不住的人,找到发小的私企签劳务合同打个零工跑跑销售,工作量不算太大,收入看业绩,平均下来打零工每个月5k,合起来每月到手约12k,在长春也算不错,就是要担心发小的公司随时可能会垮,得过且过吧!到了60岁,退役金每月约5.5k(按每年3%增资计,未考虑延迟退休),社保那边累计42年、个人账户30万元,每月养老金约6k左右,即60岁后每月养老金约11.5k。虽然跑市场辛苦一点,但马马虎虎也能平稳上岸。 战友周逐六,北京服役,现役时无功无奖拿裸工资,2022年时40岁,军龄已22年,待遇11级,月入约12.5k。改革后晋级无望,不想中校熬到退休,遂决定当年逐月离队,结算时按社保22年3个月、个人账户19万元转接,首年退役金约每月8.5k。由于在京工作资源不少,找到一家央企总部上班,月入约15k(税后),每月公司交社保医保约2k,自己交2k,生活尚可。经历口罩时代后,公司没受太大影响,但也处于守势,预计当前的收入状态将持续到60岁不会有太大增幅了,也就是说60岁前每月到手23.5k起步(逐月退役金每年增资3%左右)。到了60岁,退役金每月约5.5k(按每年3%增资计,未考虑延迟退休),社保那边累计42年、个人账户40万元,每月养老金约10k左右,即60岁后每月养老金约15.5k。 周逐六的数字可能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按照现行退休算法就是这么多。绝大多数人没有考虑逐月退役金年度3%左右增资和社保年限的影响,拿着今天的数据推算20年后的事,自然觉得很惨。 公子以为还是要沉下心仔细算算再做结论为上。 当然,一是要羡慕周逐六能找到央企总部的好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税后1.5万的收入(还好,李自二找到了);二是未来养老金制度肯定要发生重大变革,现在再怎么精算,也赶不上政策的变化。 作为参照系的转业呢? 无论是自主还是逐月时代的转业,社保转接时都会有个“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把社保记录形式上补齐。 从时间上看,转业和逐月是一样的,都比自主多20年左右。 差别在于,逐月和转业的社保,谁交得高(目前看,普通的公务员收入和社保低于效益中上的同级别国企员工)。 ★举个栗子 ★ 战友郑转七,南京服役,现役时无功无奖拿裸工资,2022年时40岁,军龄已22年,待遇11级,月入约12.5k。改革后晋级无望,不想中校熬到退休,遂决定当年转业离队,结算时按社保22年3个月、个人账户19万元转接,转业考试成绩不错,进了省直机关,一级主任科员职务、副处级待遇。 由于江苏省率先执行阳光工资,每月收入约10k,年终奖50k,“五险一金”顶格缴满,平均下来首年每月14k左右(不考虑各种福利、补助),退休后,郑转七60岁办理退休时较同事占有优势是从上军校起的时间都算工龄,比起其他人,多了4-7年不等,折算下来也有较大差异,按照工龄42年、个人账户50万元计算,每月养老金约15k左右,此外还有职业年金退休后每月约发放2k,也就是说郑转七60岁后每月可拿到17k左右。至于工作本身,公务员虽然现在也比以前辛苦一些,但整体过得去,省直机关也凝聚了更多资源,社会地位摆在那里了。 ★公务员工资、养老金、职业年金也会有增长,公子未深入研究其机制,这里举例的推断未必准确。 ★本文举例所用的数字(退役金、养老金、军地工资、社平收入等)均为假想数,只是个凑整概数。目的是说明整体趋势,不作为现实情况的代表。 四、解开心结很多战友不看好或者愤恨逐月的原因无非以下几条: 1.希望如自主一般躺平,不再“被迫”工作; 2.不确定逐月后找到的工作能缴纳多少社保,最终养老金能否达到转业或者自主水平; 3.觉得辛辛苦苦才能与自主接近,而早两年自主的人稍微打打工就超过自己,心理会有些不平衡。 这些担心或者不满,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必须认清的现实是:自主择业已经翻篇,躺平已不再可能。 不到30的时候还可以考虑杀出一条血路复员返乡(但公子再次对此提出劝阻);退休也好、转业也罢,都是在体制内持续工作,即使“混”,军地都有各自的约束限制;想要体制外相对自由且有保障的生活,目前只有逐月一个选项。 其实几条道路都有适应的人群,就看你究竟在乎什么,更何况,按照公子前面的举例和推算,其实最后殊途同归,都差不了太多。 如果说你现在就开始为60岁后的多寡苦恼,那可能是个心态问题,惟愿到了退休年龄能对物质的渴望淡定一些吧! 有位战友留言说得很好,“政策的车轮已经启动,想要开倒车已无可能。” 面对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也不是只能听之任之,还是可以顺势而为,甚至可以调整速度的。 要么依法合理地发声建议,从政策层面调整退役金基数或者比例;要么发挥自身能动性,提前谋划,为未来找到一份较高收入工作做好准备。这两条你能做到哪一个? 心结无非是对未来走向的不确定,对未知赛道本能的恐惧。 当你看看整个社会都在飞速前进,而你,为了继续前进甚至只是为了保持不掉队,除了使劲奔跑,还有别的选择吗?
0 阅读:2

职场熙熙攘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