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马案,曾国藩:太后,时代变了,您放出去的权力永远收不回来了

长江有大中 2024-05-23 11:00:49

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其兴衰历程与中央集权的演变紧密相连。

一旦中央集权得以确立、稳固并不断增强,这个大一统王朝往往能够迎来国力的巅峰时刻。

然而,当中央集权逐渐减弱、崩溃并最终瓦解时,这个王朝也终将走向衰亡,其生命周期也将随之终结。

这种规律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决定了王朝前期与后期的割据势力将会经历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在王朝的早期阶段,割据势力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需要经历艰苦的斗争和竞争,才能逐渐稳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一旦王朝进入后期,割据势力的命运往往会有所不同。此时,他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和资源,可能更加倾向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而不再像早期那样充满进取心和冒险精神。

因此,王朝前后期的割据势力,在命运上将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奇案】

在清同治九年的八月二十一日,两江总督马新贻正在校场进行阅兵仪式。突然间,一名男子从人群中冲出,目标明确地冲向马新贻。此人动作迅捷且果断,手持短刀径直刺向马新贻的胸肋部位。马新贻毫无防备,立刻受到重伤并坠马。虽然立即接受了救治,但他还是不幸离世。在刺杀成功后,这名刺客并未选择逃跑,反而高声宣称:“我就是刺客张文祥。”

两江总督马新贻,身为清廷显贵,却不料在自家府衙校场遭受刺客袭击,这一事件瞬间成为朝野瞩目的焦点。清廷对此高度重视,连续派遣多位官员深入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揭示,刺客名为张文祥,此人曾是一名臭名昭著的江洋大盗(在不少作品中,他被称作张汶祥,意在凸显其盗贼身份)。由于马新贻曾下令诛杀张文祥的同伙,他因此怀恨在心,终于找到了机会实施报复行刺。

按照此种解释,此次暗杀事件应被视为一场出于仇恨的谋杀,且仅为刺客张文祥的个体行为。然而,这样的论断却显得极为难以使人信服。一个身无背景、仅仅作为江洋大盗的张文祥,竟能悄然潜入江宁府衙的校场,且在众多目击者的注视下,以极为娴熟的手法完成对两江总督的暗杀,这一行为的难度之大,稍加观察便不难察觉。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刺客在完成刺杀任务后并未选择逃离现场,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留在原地,静待被捕。这一反常举动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历经长达八个月的审讯过程,刺马案最终在刑部尚书郑敦谨与新任两江总督曾国藩的联手审查下有了定论。结果显示,与先前推测相差不远,张文祥被认定为这起案件的唯一凶手,并因此遭受了凌迟之刑的极刑。而马新贻则被追赠为太子少保,得以享有身后之名誉与荣光。随着马新贻的离世,两江总督一职的空缺最终由曾国藩填补。

此刻,震动朝野的刺马一案终于暂时落幕,然而,此次审判中充斥的诸多疑云,使得整个事件似乎更像是一场经过各方激烈博弈后达成的利益妥协。

这场庞大的较量背后,清廷的太后慈禧与湘军势力的首脑曾国藩分别担任着关键的角色。案件最终的裁决,实则揭示了另一个深刻的现实:尽管慈禧太后作为清廷中央权力的代表,曾试图从湘军势力手中夺回部分权力,但这一努力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湘军集团,作为地方势力的代表,成功地守护了自身的利益。在这场较量中,双方并没有公开撕破脸面,而是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达成了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尽管表面看似平静无事,然而这一事件却深刻揭示了当时的清廷内部已然暗流涌动:中央政权的权威已然削弱,地方势力逐渐崭露头角,且其崛起的势头清廷已无力遏制。这预示着清廷长久以来的中央集权体制正悄然走向解体的边缘。

【一剂猛药】

在1851年,那位未曾及第的秀才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地界挺身而出,发动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起义。由此,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犹如狂风巨浪般席卷了整个江南地区。

八旗子弟,曾被誉为天下精锐之师,然而在与那群被称为“泥腿子”的太平军交锋之际,却意外地连连败退。太平军因此转战江南数省,给清廷的统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动摇。

正当困境重重之际,1856年,英法联军又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侵略战争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使清廷的都城北京陷入了一片混乱。满清皇族在无法抵挡的侵略势力面前,只能仓皇逃离,无法守护自己的家园。

当前,满清政权在中国历经了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然而其衰败的迹象已愈发明显,令人感到这个王朝似乎正站在崩溃的边缘,随时都可能土崩瓦解。

然而,满清政权能够从位于白山黑水间的渔猎部落崛起,进而统治中华大地长达200年之久,其背后必定隐藏着一套独特的政治智慧和谋略。回顾清军当初如何一步步问鼎天下,除了依赖八旗子弟们精湛的骑射技艺外,其统治者的制衡之道实则扮演了更为关键的角色。正是这套纵横捭阖之术,使得满清统治者能够稳固地治理国家,确保政权的长久稳定。

满清政权在明末乱世中能够崭露头角,成功稳固统治地位,其秘诀在于巧妙地处理了与汉人地主阶级之间的关系。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动辄威胁地主阶级生存的极端手段相比,以及南明政权过于偏袒地主阶级的做法不同,满清政权采取了一种既打击又拉拢的策略。他们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同时,又确保了对其的绝对控制。这种灵活而务实的做法,使得满清统治者能够成功坐稳江山。

如今,满清政权再次站在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若想扭转乾坤,必须重新明智地依靠汉人地主阶级这一独特群体。

太平天国政权起源于拜上帝教,这一宗教深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但其教义与汉人地主阶级所崇尚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这一差异促使满清政权与汉人地主阶级形成了合作的基础,共同对抗这一新兴的宗教政权。

以往,满清朝廷对地方汉人地主阶层实施了一系列限制与管束措施,意在防止他们威胁到皇权的稳固。然而,时局变迁,如今帝国岌岌可危,满清政权已然无暇顾及这些细微的权衡与控制。

要战胜太平军,必须调动起汉人地主阶级的组织潜能和战斗力,因此满清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一项果断的举措:下放权力,允许地方上的豪强之士自主集结力量,与太平军展开对抗。这样一来,各地的地主阶级得以积极投身于抵抗太平军的行动,发挥出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战斗力,为打败太平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剂猛药在后续的岁月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国藩统领的湘军、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以及左宗棠的楚军,成为了抗击太平军的主要力量。在这些强大的地方军队的连续打击下,太平天国政权最终走向了覆灭,满清政权也因此得以转危为安,稳固了统治地位。

然而,权力的下放既是疗效显著的药剂,又如同带有副作用的毒药,因而如何妥善收回已下放的权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谁的江南?】

满清统治者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迅速征服天下,关键在于他们擅长灵活地掌握和运用权力。这种灵活收放权力的本领,可谓是他们的看家本领,缺少这种能力,他们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清军之所以能够迅速实现天下统一,离不开与诸如吴三桂等汉人军阀之间的紧密合作。在权力分配上,清廷毫不吝啬,直接给予吴三桂等人封王的荣耀。然而,封王仅是表面之礼,更为关键的是,清廷真正赋予了吴三桂等人半割据的实权。在他们的领地内,吴三桂等人俨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这种局面使得吴三桂等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他们并非为爱新觉罗家族征战,而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而战。

然而,在成功铲除威胁满清统治的南明永历政权后,清廷在收回权力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果断与高效。尽管年轻的康熙皇帝在削藩问题上显得稍显急躁,以至于引发了吴三桂等人的反叛,但已稳固建立中央集权的满清政权凭借全国之力,在对抗吴三桂等人控制的南方数省时,仍占据了显著的优势地位。康熙帝成功地消灭了三藩,彻底收回了权力,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独揽。

如今,清廷亦欲行昔日之事,只不过此次的目标人物已然更替,转为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众重臣。

曾国藩创立湘军时,其军费主要依赖自身的筹措方式。这一做法对于当时财政状况脆弱的清政府而言,有效减轻了财政压力。然而,这也使得湘军得以在财政和军事上实现独立,进而拥有了成为军阀的条件。如果一支军队能够同时掌握财权和兵权,那么它就具备了发展成为军阀的潜力。

相较于割据政权,军阀在关键要素上尚缺一项:那便是土地。换句话说,军阀在掌控领土方面尚未达到割据政权的完整程度,其中土地这一要素成为其不足之处。

若一个组织具备自主掌握军事力量与经济资源的权力,且能实现对特定区域的稳固管理,那么该组织便具备形成割据政权的条件,从而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太平天国精心打造的江南地区,大部分最终落入曾国藩统领的湘军之手。江南,这片自古以来便富饶繁华的土地,对于刚刚经过艰苦战斗才将其收入囊中的湘军而言,自然不愿轻易放弃。尽管在初占江南时,湘军曾进行了一番掠夺,但这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野心。他们渴望在江南地区确立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将这片土地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稳固自己的权势。

【制衡】

在康熙帝平定藩镇之乱时,尽管八旗军队的威猛已不及昔日,但依然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足以应对挑战。同时,满清朝廷依然牢牢掌握着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这意味着,无论是在经济资源还是在军事力量上,清廷都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地位。因此,在与吴三桂等反叛势力的较量中,康熙帝与其智囊孝庄皇太后拥有更多可资利用的资源和策略,这无疑增强了他们战胜对手的筹码。

在当前的局势之下,康熙帝若能巧妙运用策略,分化瓦解三藩的势力,自然是最为理想的局面。然而,即便康熙帝并未采取如此手段,只要一切进展顺利,未发生意外,最终他依旧能够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覆灭之后,同治皇帝与慈禧太后再次面临了类似的局势。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慈禧太后此时手中的筹码已显得寥寥无几,局势对她而言颇为不利。

清朝的根基——满蒙八旗,如今已沦为腐朽之师,其战斗力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即便是曾经英勇善战的僧格林沁统领下的蒙古骑兵,也已难以担当精锐之师的美誉。昔日名震四方的“僧王”,最终竟在战场上被一名捻军小兵所斩杀,这足以证明满蒙八旗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衰落之势已难以挽回。

若用这些战斗力薄弱的满蒙八旗士兵去抗衡那些历经战火洗礼、身经百战的汉人军阀麾下的精锐私兵,其结果恐怕堪忧,胜算极小。因此,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想要通过直接且暴力的方式夺回权力,这一策略显然难以施行。

慈禧太后值得欣慰的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三位实力雄厚的汉人军阀并未形成联盟,他们不仅未能携手共进,反而彼此间存在着不小的分歧。这样的矛盾状态,让慈禧太后有了在这些汉人军阀之间巧妙制衡的机会。

然而,对于权力游戏了如指掌的曾国藩,又怎会不洞悉眼下的权力结构呢?有人疑惑,既然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不直接挥师反清,夺取帝位。这种疑问显然缺乏对当时局势的深刻理解。尽管湘军实力强盛,但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同时压制清廷的八旗绿营军和淮军、楚军等其他汉人武装势力。若曾国藩轻率地发动起义,湘军很可能会与淮军、楚军等其他汉人军阀势力形成对立,从而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假若曾国藩选择妥协,不贪图皇位之尊,而是专注于谋求实质性的割据势力,那么诸如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军阀非但不会成为他的劲敌,反而极有可能会与他建立起一种近似盟友的伙伴关系。因为这些军阀同样渴望着获取实际的割据权力,曾国藩此举正可符合他们的利益需求,使得彼此间的关系更趋和谐与稳定。

因此,曾国藩积极缩减湘军规模,此举旨在向清廷展现其友好姿态。然而,他真正的期望是获得清廷对湘军在江南地区所占据的卓越地位的认可,他渴望与清廷建立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关系。

这种不成文的规矩早已深入人心,即两江总督的职位一直是由湘军集团的重要人物来担任,这已经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一种默契和惯例。

【破局者】

任何中央政权都极为反感割据势力的存在,因此,在尚未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通常不会轻易下放权力。一旦危机得以解除,又会迅速采取行动,将权力重新收回。这样的做法旨在确保中央政权的稳固与统一,避免割据势力对国家稳定造成威胁。

时至今日,尽管清廷已失去所有筹码,但无论如何,仍需竭尽全力尝试彻底夺回权力。

与清初吴三桂等人直接以诸侯王的姿态在南方形成割据之势不同,湘军集团采取了一种更为隐晦且错综复杂的策略。他们巧妙地通过占据江南地区关键官职的方式来掌控当地政治格局,同时解散的湘军士兵则分散融入各种民间组织,在江南地区开展广泛的活动。这种上下联动的策略,确保了湘军集团对江南地区的有效实际控制权。

毫无疑问,这种操控是暗地里进行的,无法在公开场合明目张胆地提及。湘军集团与清廷之间这种微妙且复杂的关系,为擅长运用权谋的慈禧太后提供了施展才华的余地。

慈禧太后的策略相当明了,她巧妙地选用了一批没有深厚背景的官员来逐步取代湘军势力中的官员。待她成功实现了对江南地区统治集团的全面换血之后,再对那些由原湘军士兵组成的帮派进行整顿,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马新贻在道光二十七年成功中得进士之衔,在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之际,他也曾亲自统领军队,与太平军进行过激烈的交锋。在征战期间,马新贻也曾着手招募一些武装力量以壮大军队,但招募规模并不大,也未能建立起独立的财政体系。因此,尽管马新贻同样身居高位,但他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相比有所不同。他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一方势力,而是更偏向于一个纯粹的清廷官员身份。

马新贻以其决断力和卓越的办事能力,赢得了慈禧太后的高度赞赏。加之其相对清廉的背景,使他在清廷中脱颖而出,成为用以削弱湘军势力的理想人选。

在曾国藩对湘军规模进行缩减之后,大量被裁撤的湘军成员并未如预期般回归故里、安于农耕生活,而是选择在江南地区滞留下来。这些昔日的湘军老兵纷纷集结成不同的帮派,行事肆无忌惮,令当地百姓深恶痛绝。然而,由于江南地区的主要官员已被湘军势力所渗透和控制,这些老兵的不法行为往往能逃脱应有的制裁,导致当地治安状况持续恶化。

马新贻担任两江总督后,积极着手改善当地的治安状况。他果断采取行动,对由原先的湘军成员组成的帮派所从事的非法活动进行了严厉的整治。这一举措无疑赢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可与欢迎,然而,对于那些长期盘踞在此地的湘军势力而言,马新贻的行动无疑被视为一种挑衅和挑战。

虽然马新贻的行为有些挑衅,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步,尚可理解。然而,随着他的动作不断升级,湘军势力感受到的威胁也日益加剧。更令人不安的是,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声称马新贻正在深入调查湘军在攻克南京后,太平军遗留的巨额银两的下落。一旦这个问题被公开化,湘军的主要领导者们恐怕都难以置身事外,逃脱干系。

在这个时刻,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两江总督马新贻遭遇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暗杀,最终不幸身亡。

【取舍】

马新贻,这位身居高位的地方大员,在训练场上意外遭遇了明目张胆的刺杀事件,此重大变故瞬间震撼了整个朝廷与民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鉴于此事的严重性,慈禧太后迅速做出反应,下令全面深入调查此事,以查明真相并追究责任。

江宁将军魁玉和藩台梅启照是首批负责审理该案件的重要官员。

实际上,在众目昭彰之下公然行刺朝廷的一品重臣,这样的能力非同小可,慈禧太后与各地官员都心知肚明,谁有这样的实力和胆识。

当魁玉和梅启照接到这个棘手的任务时,他们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和重要性,因此在审理张文祥的案件时表现得格外小心谨慎。

刺客张文祥坚决声称此事件完全系他个人所为,魁玉和梅启照考虑到此事牵扯甚广,深恐施用酷刑会导致嫌犯不幸丧命,因此自始至终都未对张文祥动用重刑。

魁玉与梅启照在审讯张文祥一案时显得极为拖延,最终他们匆忙以“为同伴复仇”的指控向朝廷提交了一份敷衍的报告。

清廷对魁、梅二人所给出的审理结果表示不满,于是决定派遣以公正无私闻名的刑部尚书郑敦谨作为钦差大臣前往调查。此举表面上似乎透露出清廷有意借此次事件与湘军势力摊牌的意图。然而,令人玩味的是,清廷在派遣郑敦谨前往江宁调查刺马案的同时,还下达了另一道命令,即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

曾国藩在接到朝廷的任命后,多次婉拒,经过清廷数次催促和颁布诏令,他才最终决定出仕,赴任新的职务。

张文祥的第二次审理,是在郑敦谨与曾国藩的联手主持下进行的。尽管郑敦谨素以公正无私著称,但他对于清廷为何指派曾国藩与自己一同审理张文祥一案,心中也已有几分揣测。

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曾国藩始终保持着沉默,这让郑敦谨感到十分困惑,不知如何决策。于是,他私下里向曾国藩征求意见。曾国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看来,或许我们只能依照魁玉和梅启照的审理结果来做出最终的判决了。听完曾国藩的意见后,郑敦谨立即表示赞同。

因此,刺客张文祥遭受了残酷的凌迟之刑,最终命丧黄泉。马新贻则因功被追封荣誉,永载史册。而曾国藩则一直稳坐两江总督的宝座,直至他生命的终结。

【越界】

可以说,清廷在处理刺马案时,在某种程度上是向湘军势力做出了一定程度的退让。自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度,推行郡县制以来,在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多数时期里,地方势力几乎无法拥有与中央抗衡的权力,中央向地方做出让步的情况确实鲜有发生。

在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时代,中央之所以能够稳固地驾驭地方,核心在于中央成功地将地方的募兵权和财政权悉数收回。由于地方的财政与军事大权不再独立自主,因此它们自然无法与中央形成抗衡之势。

然而,湘军势力独具一格,其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时拥有独特的财政和军事架构。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被平定,湘军势力的独立性虽有所削减,但它仍旧保持着自成一体的强大地位。这股势力所蕴含的能量极为庞大,以至于连清廷也倾向于与其携手合作,而非与之抗衡。

政治的核心在于寻求稳定与和谐的平衡状态。当各方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均衡时,合作便得以顺利展开。然而,一旦有某一方逾越了界限,往往就会打破这种平衡,进而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在这场清廷与湘军势力的较量中,湘军势力以其强大的实力协助清廷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清廷的复兴有着重大的贡献,可视为对清廷的“重生”之恩。然而,湘军势力所求并不过分,他们仅仅希望能在江南地区获得崇高的地位,并未像清初的吴三桂等人那样野心勃勃地企图公开称王称霸。相较之下,他们的期望显得相当克制。然而,清廷却试图通过两江总督人选问题的小动作来改变这一权力格局,这在湘军势力看来,已经是对其底线的一种侵犯,他们认为清廷此举已经超出了双方合作应有的界限。

政治的稳定与平衡,实际上源于其背后所蕴含的复杂力量结构。倘若曾国藩仅仅是如同马新贻那般,在清廷之下勤勉履职的一名普通官僚,那么清廷对他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符合其制度逻辑与权力运作的必然结果。

倘若慈禧太后当时依旧拥有如同康熙皇帝那般强大的八旗精锐作为后盾,即便清廷在处理湘军势力时显得“不够公正”,也并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或问题。

问题的核心在于,尽管慈禧太后此时手中所握的王牌寥寥无几,但她却仍怀揣着独揽大权的幻想。面对这样的太后,湘军势力自然敢于采取一些策略来回应她这种越权的行为。

实力永远是政治话语权得以维持的基石。慈禧太后在深感本集团实力捉襟见肘之际,迅速调整策略,选择与汉人军阀携手合作,这一举措无疑彰显出她异常冷静的政治智慧。正是凭借着这份政治上的清醒与冷静,尽管八旗军队已无法再像昔日那样勇猛善战,清廷仍得以延续满清政权的生命力,使其又存续了半个世纪之久。

满清政权,源自关外,其在政治领悟与理性方面的展现可谓前所未有。当太平天国运动的烽火席卷全国之际,满清统治者明智地察觉,继续一味地集权独裁极有可能引发政权的坍塌。

于是,他们明智地调整战略,主动向汉人军阀放权,展现出与他们长期携手的诚意。

这样的策略在关乎政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示出了其更为实际且高效的政治智慧。

16 阅读:3341
评论列表
  • 2024-08-21 09:42

    博弈的双方背后就是实力,好文章!

  • 2024-09-08 20:38

    僧格林沁没了。中央军没了。

  • 2024-06-11 20:16

    打太平军时,曾国藩让清庭把湖北粮道划归他管辖,清庭准了,于是开始失去了对湘军的控制。

    张洪亮 回复:
    江南和江北大营被攻破了,到清灭亡都想重建两个大营,手里没有兵了,跟粮道没关系,慈禧西逃还把清 朝最后一支掌握手里武装力量给整没了,最好被袁世凯拿捏
    大汉神帝 回复:
    钱、粮是军阀坐大的命根子
  • 2024-06-16 16:44

    请神容易送神难

长江有大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