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众多古镇中,有一个不在热门古镇的名单中,却是最值得一去的。比乌镇人少,比周庄景美,而且没有过度开发。有人说,西塘像个小家碧玉,很亲近没有距离感;乌镇则是个大家闺秀,大方而且精致;而南浔更像留洋归来的十三姨,中西合璧,大气、优雅中带点叛逆。南浔,单是这两个字读来唇齿间都充满了诗意……
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
明末潘尔夔《浔溪文献》中云:“圜阂鳞次,烟火万家。苕水碧流,舟航辐辏。”描述的正是南浔古镇。南浔位于湖州市之东,与江苏吴江县交界,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也是首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水面上,这个古镇就被赋予了生命,如一位多情的江南女子,拨动着琴弦,似在诉说着绝代芳华,又似在传唱着历史波折。
古镇里小桥四通八达,据《南浔新志》记载,小镇有石桥、木桥77座,至今被称为“南浔三古”桥的是广惠桥、通津桥和洪济桥。
南市河蜿蜒穿过古镇,房屋依水而建,绿柳拂水,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画卷。房屋的倒影漂浮在水中,微风吹过,泛起涟漪,水中的倒影轻轻浮动。
欸乃的摇橹声,水波在晃动中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从南宋至清末,南浔经济达到空前繁荣,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商人建筑了一座座大宅、花园、会馆等,有不少留存至今。据《江南园林志》云:“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罕见。”
|| 张石铭故居张石铭故居是南浔古镇建筑的经典代表作,由南浔“四象”之一的张家所建,素有“江南第一民宅”之美誉,是江南最具有中西建筑特色的私家民宅。
旧宅内庭院深深,回廊曲折,楼层错落,多立克柱子罗马柱欧式门楼、西洋舞厅、铁花扶栏,折射出18世纪法国巴洛克的风格。
房子五落四进和中、西各式楼房150间,风格奇特、结构恢宏,工艺精湛,众多精美生动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进口的玻璃刻花等,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民俗建筑和文物价值。
|| 小莲庄
小莲庄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及家庙所在,刘家三代人花了40多年建成,又称“刘园”。
典型的江南小榭庭院,既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精神,又引入西欧园林的元素,寓观景、藏书著书、吟咏唱和于一体,奢华中不失韵味。
园子的外园有10亩荷花池,每到夏季,晴有荷香,雨有莲趣。
|| 嘉业藏书楼南浔是古镇中的文化重地,自古崇文重教,与小莲庄一河之隔的嘉业藏书楼是中国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也是南浔最有历史价值的地方。
一座回廊式的两层书楼,隐于园林中,造景立意围绕藏书展开,所有木窗都镂空雕刻着篆字“嘉业堂藏书楼”字样。由七间两进和左右厢房组成,共有书库52间,鼎盛时期有古籍60万卷、18万册、不少是独本,其中《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记》堪称镇馆之宝。
||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三子刘安的居处。小红楼外面看起来是江南水乡的典型建筑风格,走进去才会发现原来是西式建筑。
总体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中部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为主体,内部陈列着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风格。
东西有一处近300平方米的花园,园内种树栽花,有一月牙形潭池,潭池边上有亭、回廊等建筑,配有美人靠。
|| 百间楼南浔古镇不是只有这些富商的豪宅,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的普通民居。百间楼为明代万历中礼部尚书董份所建,是至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并留有传统风貌的沿河居民群落。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故称为“百间楼”。
这里青瓦白墙,依河而立,层次分明,宛如一道文化长廊,是原色原味的住所。
南浔没有太多的商业喧嚣,有的是相当怀旧的麦芽糖、斑驳的石板路和蜿蜒的小河道。这里的生活很简单,这里的人们很朴实,每天都在重复着柴米油盐的传统生活,河边洗衣的村民或是坐在河边喝茶聊天的老人……
南浔应该是所有人期盼中水乡安静的样子。每当黑夜降临,街灯用微弱的光,衬托着夜色,小镇安静得好似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其他古镇的“灯红酒绿”。
一个没有被过多商业化的古镇,没有匆忙的人群,只有静谧的时光和斑驳的树影。去南浔,放慢旅行的脚步,做个安静的听众,沉入水乡的记忆中,聆听小镇的故事。
»»»
南浔或许不适合遇见更适合沉淀- 倾听风和月 -
古镇晚上不收门票!非常好的地方
要门票不[呲牙笑]
去过,还不错
好像是40元门票。要荷花开时去
现在90,感觉还是乌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