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长堂叔,农村父母相隔两年去世,两场葬礼的场面让人叹息

名著茶话会 2024-02-02 07:42:08

村里的强叔,是我们村早年就走出农门的能人。80年代参军入伍,后来就在部队提了干,据说做到了团级干部才转业回到地方。转业回到了我们市里后,几十年来一直都在公干系统工作。

因为一直在市里工作,强叔和老家乡亲们的联系并不算太紧密。只是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管你是谁,和他家有没有亲属关系,只要到了市里去找他,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他多少都愿意帮你一把,再不济也会请你吃顿饭然后打发点路费钱回家。

这样一来,强叔虽然很少回家,但在乡亲们嘴里的口碑还相当不错。

我家和强叔家算是远房的亲人,尽管过了很多辈子了,我们见到强叔的父母,也还是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爷爷。

实际上,到我们这一代长大时,强叔已经崭露头角了。2003年我高考那年,刚好强叔在我们考场检查,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不自禁就叫了一声强叔。

强叔不愧是当兵出身又搞公安的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我。很热情地走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鼓励的话。临走前,还掏出一百块钱塞到我口袋里,让我多吃点好吃的,一定要考好。

不知道是我的运气好还是强叔的那番话起了作用,那年高考我真发挥不错,平素不怎么拔尖的我,竟然考上了省城的本科。

反正在我心里,一直认为强叔那番话、那种温情起了很大的作用,于是,从上大学到毕业后上班了,在城里的强叔不需要我“报答”,但他在老家的父母,几乎是我每次回家都必须要去探望的人。

农村人嘛,最讲究礼尚往来,因为我去他家走动多了,强叔的父母对我也格外亲热一些。

强叔的父母只有一儿一女,儿子住在城里当了领导,虽然赡养的钱粮不成问题,但毕竟无法承欢膝下,女儿嫁了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这样一来,他家就稍显冷清一些。而我的亲密走动,客观上也为他家带去了更多人气。

于是,偶尔在过年时会遇到强叔,他总会留我在家吃顿饭什么的,也会聊一些不需避讳的话题。渐渐地,也有了一些亲叔侄般的情感在里面。

2015年的时候,当上了局长的强叔,回家的次数就更加稀少了,惹得家里的父母都颇有点怨言——

其实也真怪不得强叔,不知道多少次要接父母去市里养老,但两个老人都是一口拒绝。说住在乡下多自在,到处都可以走,不像你们城里,就像住在“鸟笼”里一样不自由。

也是在那一年,强叔的母亲去世了,75岁的老人家,临终前也没有什么病痛,完全是寿终正寝。

我们当地直到现在还是土葬,强叔虽然是忙得不可开交的局长,但母亲去世这样的大事,总得回来把老人家入土为安。

强叔是连夜回到老家的,那时候,他母亲去世已经有了半天了,连我都已经过从邻市赶了回来,却和强叔是前后脚进屋。

虽然贵为局长,但强叔也还得遵循乡下的规矩,作为唯一的孝子,披麻戴孝下跪磕头一件都不能少。

我们村里操办丧事的人叫“都管先生”,每一代以来,其实都是村里有点名望的老人承担了这个职务。

强叔母亲的丧事,就是生爷爷主持的。记得强叔刚进屋的时候,生爷爷就当着大伙的面问他,市里会有多少人过来吊孝?吃的酒席以及回礼,需不需要特别安排等等。

强叔大手一挥告诉生爷爷,自己母亲去世,除了向上级领导报备了之外,所有同事都不知道,也不会有什么例外的客人过来。退一万步讲,就算有了客人来,入乡随俗,您就按照我们本地的习惯来招呼好了。

幸好生爷爷也是个考虑周全的人,让负责搞采办的人翻了一倍的数量买回来了,只是和店家约好,到时候如果有剩下来的东西,那就能原价退回。

也幸好生爷爷有那么一个安排,强叔母亲三天的丧事,前后坐下了一百多桌的酒席。

川流不息的外乡人,操着各地口音,几乎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而大家却几乎一个都不认识。

强叔母亲出殡的那天早上,送葬的人应该有上千人,鞭炮喧天,还有附近几个村的人自发组织了耍龙耍狮子送葬。

那场丧礼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们附近几个乡镇的一个“美谈”。大家都说,老人家命真好,有个有出息的儿子,还有那么多人给她送行。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第二年,强叔突然就被免职,据说是工作作风有点粗暴,然后也是犯了点偶然间的小错。虽然不在领导岗位上了,但好歹还是比在农村种地的要强多了。

但强叔却显得很消沉,再加上身体也出了点原因,还有一个将近八十岁的老父亲在农村,干脆就办了病退住回了老家,想要好好孝敬一下父亲,弥补一下这么多年来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的遗憾。

也幸好强叔住回来了,强叔的父亲那年就遭了一场大病,在强叔的全心照顾下,好歹拖过了过年,到2017年年初,老人家就去世了。

这大半年时间来,强叔一直在老家住着,村里的红白喜事也都不会缺席,如今老父亲去世了,依旧按照村里的风俗操办后事。

当家人还是生爷爷。按照前年的经验,总认为要好好准备才行,要不然到时候吊孝的客人来了,连吃的东西都没有成何体统?

只是强叔反复提醒,不需要做什么额外的准备,就按照村里的普通老人的场面准备就行了。

生爷爷依旧是自作主张多置办了一些菜食,当然,也不至于和上次那么多,但也是原本一斤的会买一斤三两的样子,同样也是和店家约好,剩下的原价退回。

后来的场面大家都可想而知了,除了我们本村的乡亲外,完全没有一个不速之客。

再加上那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大部分外出,在家里的基本都是老弱妇孺,能前来吊孝的人就少了很多。

一场葬礼操办完,前后总共坐了不到三十桌,生爷爷也是揪心不已,看着剩在家里的那些鸡鱼肉为难。

幸好当时和店家有过约定,就派了采办的人把家里剩下来的东西送了回去。

可店家也变卦了,说你那些原封没动的东西退给我没事,已经开封了的,以及一些生鲜食品那是不能退的。反正说好说歹,就有一大半无法退回。

生爷爷和采办的都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还是强叔主动安慰大家,说自己父亲都去世了,就不用在意这些多出来的开销。

反正全靠自家人也吃不完,干脆就让帮忙的乡亲分了,你提一点他拿一点,总算没有浪费。

前后虽然三个年头,但还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强叔家里的两场丧事,让我这个旁观者看了也唏嘘不已。

《增广贤文》里说得好:穷举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此言不假,强叔在在职的时候,他母亲的葬礼那是何等的风光,难不成那些主动前来吊孝的人,和强叔只见都只是普通的礼尚往来不成?

而强叔父亲的葬礼,相比之下那么冷清,尤其是店家,在剩下的菜食退货问题上的处理,更是明摆着不买你的面子了。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但这就真的怪罪于人性的趋炎附势?

我看也未必,或许,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潜藏着某种“利己”之心,就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流露出来而已。

1 阅读:1053
评论列表
  • 2024-02-04 16:04

    人有人道官有管道鬼有鬼道你是哪路人就有哪条道,职业在高人家也不会管你还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