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美国幼儿教育体制的产生发展,给了新中国教育事业什么启示?

友情似千金 2023-02-28 17:37:2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幼儿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有着根基地位,一个成年人认知风格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幼儿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同样也是奠定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的阶段。

幼儿教育问题是教育大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实现人才强国,与一个国家未来的兴盛息息相关。

近代以来,作为新生代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为了适应社会和人才的近代化发展,美国在幼儿教育制度问题上进行了若干尝试。

尽管美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能够体现出美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繁荣,但是追根揭底,美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政府干预。

美国为何对于幼儿教育如此看重?政府又采取什么措施以保障幼儿教育的发展?

工业化为幼儿教育吹来春风

1890年,美国大多数一线城市都存在着不少贫民窟,为这些大城市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疾病以及治安问题。

面对飞速工业化带来的对公民的思想道德需求,政府开始想方设法对本国公民进行思想教育,以为未来的美国带来一个能够适应现代工业化发展的社会。

工业化为美国社会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化时代突出的社会矛盾。

工业化的到来让美国资本家积累大量财富,整个国家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经济秩序发生混乱,老百姓贫富差距加大,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反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美国官员发现,本国社会的儿童教育问题值得关注。

贫民窟里面的孩子父母双双出去打工挣钱,由于没有经济能力请家教,孩子只能被关在家里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直到父母回家,或是将孩子放任在街道上不断玩耍,遇到危险也难以知晓。

在幼儿教育方面,父母本身的知识储备有限,根本难以对一个孩子进行适合近代化的教育,这也导致这些贫民窟儿童身上沾染着疾病与罪恶,这无疑会大大阻碍美国城市化的进程。

尽管在西方世界教育家们往往对教育采取“无为而治”的原则,尊重儿童的本性思维,但是在二十世纪之前美国社会对于儿童的观念并未受到这些先进西方教育学家的影响。

那个年代大量童工的出现就意味着人们对于儿童的态度极为恶劣,更不要说为儿童进行幼儿教育。

上个世纪初期,美国在城市化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迎来了世界各地各个行业翘楚的定居,幼儿教育也因此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开始摸索儿童发展的规律,试图从其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等各个层面研究幼儿教育。

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社会福利制度慢慢成为美国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对于儿童的福利也从这个时候得以制定。

在先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家逐利的本质让许多儿童被迫站在工厂里劳作,不少儿童饱受身心摧残。

为了给这些儿童争取福利,美国的立法机构通过了一项反童工法,为日后美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幼儿园以及保育学校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与保育学校双管齐下,全方位覆盖幼儿教育

二十世纪初,美国通过建立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的方式保障了美国幼儿的受教育权。最开始,这两种机构主要是教育学家创立,后来联邦的兴起则让政府对于两种机构给予了大量支持。

1873年,美国两位心理教育研究学家在密苏里州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幼儿园,在接下来的二十八年中美国总共建立了2996所公立幼儿园。

这些幼儿园主要设立在一线城市,目的是为刚刚来到城市打工的贫苦人民提供照顾孩子的帮助,以便于这些贫苦的打工父母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上。

对于这种行为,并不是所有州都认为合理,许多州认为抚养儿童是父母的责任,作为政府无需为之买单。

在进入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地区的公民来到一线城市打工,几乎所有一线城市的外地移民数量骤增。

公民们对于公立幼儿园的需求不断加大,公立幼儿园已经变成了一种政治需求。

当时的政府敏感的察觉到,幼儿园的设立并不仅仅可以为这些打工人容纳一个照看孩子的地方,或许还可以为这些孩子提供最基本的教育。

因此,联邦政府开始将资金投入到公立幼儿园的发展。

我们国家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大量老百姓参与生产队而无暇照顾后代,因此政府认为可以设立一个专门集中看管孩子的部门,以让老百姓参与生产而无需担心抚养后代的问题。

当然,美国初期联邦政府职能较弱,在教育方面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建设阶段,当地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州政府的管辖范围。

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多的州政府看到了公立幼儿园的好处,并且联合联邦政府开始大力建设公立幼儿园。保育学校的开端则更倾向于教育而不是托管。

1911年,来自英国的一对姐妹为了解决五岁以下幼儿教育问题创办了保育学校,这所学校不仅为儿童提供基础教育,还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心理辅导。

为了鼓励儿童的个性发展,这所学校反对传统意义的拘谨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为后来保育学校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启发。

二十世纪初,联邦政府通过为州政府拨款的方式,为各个地方保育学校的建设提供大力资金支持。

1921年,联邦政府提出“母子法”,即联邦政府向行政、财政与联邦政府绑定协议的州政府提供专项活动基金,以便于州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儿童福利教育等等。

在联邦政府的帮助下,许多州政府纷纷将幼儿教育作为正规政治任务来对待,美国各地对于保育学校的创办积极性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后来创办的大多数保育学校主要面向中等阶级及以上的家庭进行服务,其所需要花费的费用同样是底层打工人员无法支付得起的。

甚至许多医疗或音乐等培训机构纷纷以保育学校的名义设立,以为中等阶级家庭按照兴趣定向培育。

这些培训机构大多为私营,培训老师则为专业老师或是曾经在幼儿园任教的专业人员,甚至还包含了许多自动自发的慈善组织人员。

因此保育学校尽管在教育方面比幼儿园更甚,但是其代价同样高出不少。

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的同时存在让许多底层打工人愤懑,同时也为幼儿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混乱。

出于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不认同以及认为二者应该统一的考虑,1926年美国教育学家希尔提出相关呼吁,并且通过演讲的方式传播自己的观点。

1929年,顺应希尔以及社会大量专业人士的呼吁,美国成立了保育教育协会,目的就是化解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的对立。

但是,不管是幼儿园还是保育学校的存在都没能顾及最底层贫民窟幼儿的受教育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让许多原本的打工人变成了贫民窟的一份子,贫苦儿童的数量剧增,对于教育的需求极大。

1933年,联邦紧急救济署认为应该成立一种机构,专门针对年龄小于幼儿园以及保育学校的孩子以及那些因为贫困或疾病等无法正常进入幼儿园以及保育学校的孩子,这种机构名为“紧急保育学校”。

当年,联邦政府为紧急保育学校的设立投入超过六百万美元,并且在此后的五年内投入了总共超过一百万美元资金,在全国47个州设立了超过一千所紧急保育学校。

美国幼儿教育制度,从此将小学之前所有年龄段、所有阶层的幼儿全部覆盖,幼儿教育得到了保障。

摸着美帝过河,汲取美国经验

新时代,大家对于幼儿教育的态度往往非常积极,认为一个国家的幼儿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这个国家难以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作为正在崛起、不断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从美国的幼儿教育发展中汲取了养分。

首先,美国在幼儿教育发展之初,为了保障幼儿拥有足够的学习时间而设立了反童工的相关法案。法律的特点是强制性,为了保障教育而立法则能够大幅度提升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认知。

我国在研究幼儿教育之初同样颁布了各种建议和法案,目的就是切身落实保障幼儿受教育权。

其次,美国政府在加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推进过程中并没有通过强硬手段逼迫地方政府发展幼儿教育,而是因地制宜,通过鼓励等方式来支持幼儿教育的发展。

联邦政府不仅自身对于教育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强,对于州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同样注重,只有让州政府积极主动地推动,幼儿教育才能实现推广。

对于我国而言,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比美国更加紧密,鲜少存在州政府轻视联邦政府的情况,我们的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自然能够比美国做得更好。

结语

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人才的根基,而幼儿教育更是人才教育的基石。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让美国对于幼儿教育的需求旺盛,世界各地教育学家的移民更是促进了美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经过发展,美国最终得到“幼儿园”和“保育学校”两种结果,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演化,为幼儿提供全方位教育保障。

基于此经验,我国同样得到启发先立法后做事,中央和地方政府力往一处使,共同保障我国幼儿受教育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鲜艳的教育果实。

参考文献

《杜威教育论著选》

《世界幼儿教育史》

《世界教育大系——美国教育》

0 阅读:15

友情似千金

简介:每一处的阳光,都有不一样的温暖。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