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却无声!沈忠芳院士的逝世,让我看到了娱乐至死年代的心酸

先锋影视娱评 2024-09-04 02:27:18

各位读者大大,作者本人今年刚毕业,写作只是为了能尽早独立。

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能给我带来一部分收益,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再次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理解与支持。

文|小冬

编辑|先锋谷

如果你想和家里的年轻人闲聊,你要是说什么教育啊,国际新闻啊,他们一定不怎么鸟你。

可你要说起明星八卦,动漫游戏,那年轻人们的话匣子可就打开了,保证滔滔不绝。

这两天的热门新闻上榜的也都是这些,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关注的东西,确实很正常。

但是能让我们坐在家里玩手机的,不用像巴勒斯坦的孩子们那样担心能不能看到明天太阳。

是无数国防科技领域的先辈们,耗费多少心血才营造的安全环境。

就在17日,我国科学院院士沈忠芳溘然长逝了。

而在新闻上看到的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是娱乐至上的年代,但要当心,会致死!

国家的年轻人们真的已经忽视了那些默默守护我们的人吗?

01、沈忠芳院士的传奇人生

说起钱学森,邓稼先,人们一定不会陌生,因为这些国宝级人物都已经在小学教材介绍过了。

可要说起沈忠芳,人们肯定摇头晃脑,一问三不知,不知他是谁,不知他做了那些事。

更不知,他对我国的国防,计算机领域作出了何等巨大的贡献。

沈忠芳同志是劳动模范,还是中国航天院的D弹技术专家,也是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

多次获得航天奖,航天基金奖,等等各种奖项就是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而他与防空武器的“缘分”与天分,却是源于日军的飞机轰炸中。

他出生于上海,从他懂事起耳朵边就没有断过日军飞机的轰鸣声和Z弹落地的爆炸声。

“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路上,不是在上学,就是在转学辍学的路上。”

这并不是戏言,而是那个时期孩童们的真实写照,与如今的巴勒斯坦孩子们那样担惊受怕。

而沈忠芳与众不同的是:“如果我们也有飞机炮弹,一定能打得侵略者落荒而逃!”

谁会想到一个几岁孩子的气话,竟会成真?

沈忠芳是行动派,说到做到,大学一毕业就进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

而这个地方,就是当今赫赫有名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是我国航空事业的发源地。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防空武器很落后,美军侦察飞机U-2入侵我国领空搜集情报。

为了把飞机打下来,我国引进了苏联的地对空防空D弹“萨姆-2”。

“那一天,我永生难忘。”1962年9月9日,该D弹成功击落U-2飞机。

“我们必须要造出自己的防空武器。”

基地的科研人员都憋着一股劲,苏联援助的武器虽然厉害,可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

是花费相当大的代价买来的,说干就干,以“萨姆-2”为原型开发防空武器成了头等大事。

五年后的一天,恰巧是在9月8日,是第一次防御成功的前一天,不知死活的U-2又来了。

这一日,红旗二号防空D弹直接击落了U-2,是自研武器成功的开端,捍卫了国家尊严。

红旗二号的完美发挥也为之后我国自研更加先进的防空武器打下了基础。

但是美苏争霸的时代来临,军备竞赛的出现加速了武器更新迭代,我国的武器落后了!

1960年-1990年期间,我国防空武器主要还是老一代和已经不先进的二代武器。

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不能再出现了,而国外的新式武器装备更刺痛了我国科研人员的心。

如果当时再度出现敌方侦察飞机侵扰我们领空的现象,以当前的防空武器恐怕不行了。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灯火昼夜明亮,直到新式防空武器出世。

沈忠芳在回忆中写道:“东方雄狮醒了,谁敢欺负我们?一个民族,要靠自身才能强大。”

一本老旧的笔记本上写着几句格言:献身事业,淡泊名利,笑对人生,问心无愧!

是啊,沈忠芳的一生,就是格言描述的一生,他还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我国现在不光有盾的D弹,还有矛的D弹,现在谁也不敢随便欺负我们了。”

矛与盾分别指代了“战略武器”和“防空武器”。

他和他们隐姓埋名了半辈子,直到2022年4月这些人的名字才向社会公开。

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与世长辞,有的甚至在三十年前就去世了。

几乎在同一天,16号凌晨,沈绪榜院士在西安逝世,两人都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

如果说沈忠芳院士是建设了我国的D弹体现,那么沈绪榜就是为这些D弹装上了眼睛!

在战争年代,多数人的遭遇都是相似的,沈绪榜院士的童年遭遇也满是枪炮声。

而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出现的“炮声”,多是在跨年夜和大年初一出现的鞭炮声。

可他们的逝世,只在我们的生活中泛起了一点小水花。

往往昨天的讣告催人泪下,明日的新闻就是:“接着奏乐,接着舞。”

回到开篇的疑问:难道我国的年轻人真的已经忽视了这些默默守护我们的人吗?

不对,只是某一个话题并不让年轻人感兴趣而已。

而不感兴趣并不代表忽视,因为这个时代的信息量太大,人们不得不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那些不感兴趣的,自然而然就被略过,让人产生“忽视”的错觉。

02、娱乐致死年代的悲哀

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是“私欲泛滥,娱乐至上”的病态互联网观念。

比如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明星八卦,这就反映了人们对他人的私生活的好奇心。

可往往这种好奇心“变异了”,以至于“窥私成瘾”成了一种心理病态。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但也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新闻热榜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曝光了某某的私生活,某某偷拍等以他人隐私为爆点的新闻。

可这类新闻偏偏看的人还不少,以至于催生了“狗仔队”这个职业,是这个社会病了吗?

不是,是因为在当前的快节奏,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人们需要一种“简单的刺激”来缓解。

自己喜欢的明星,这抓住了兴趣点,这个明星的各种私生活,这就抓住了刺激点。

各种信息一杂糅,一篇某某私生活混乱啊,出轨啊等等花边新闻就登场了。

不少人也爱看,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空虚孤独,恰好这种新闻填补了空白。

娱乐至上,娱乐至死,是一种病态,当娱乐活动成为生命的全部,死亡就快要到来了。

不能只追求肤浅的娱乐,那会让我们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感知。

有人会问:该如何摆脱这一陋习呢?这其实等于没问,因为相似的答案在网上一搜一大把。

类似的有,增强对自我的约束力,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适度关注即可不必窥探底线。

毕竟谁没有属于个人的小空间,其次还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远离低俗,远离嘈杂。

要追求那些有水平,有内涵,有品质的“高端新闻”以此享受生活。

是的,这些东西网络上都有,甚至还有让新闻媒体自我管理,不要出现毫无底线的内容。

可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吗?我们哪个人耳边的大道理不是从小听到大的?

重要的是,管好自己,别瞎操心,一句话就概括了上面的长篇大论。

因为人们往往处在理性和感性之间。

03、爱国,但方式不同

表面上看,某位科学家逝世的消息只占据热榜一天就消失,第二天又是花边新闻。

实际上,不论当代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很爱国,只是,方式变了。

你以为在某位科学家逝世的新闻下边说一句“国士无双,愿天堂安息”就算爱国了?

打几个字谁不会?这种“无成本爱国”其实是耍嘴皮子。

真要说爱国,看看前几天沸沸扬扬的法国长荣酒店拒挂国旗的事,一出现,直接全网热搜。

还不算完,人们对长荣酒店的抵制,对长荣酒店责任人吃里扒外的痛骂才是真正的爱国。

还是那句话,年轻人思想很活跃,只会在意他们感兴趣的,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小题大做。

总结

沈忠芳院士的逝世令人痛心,他一生为祖国的奉献,一生的正直良善将激励一代代的年轻人。

一定不要说,年轻人都娱乐至上了,其实,他们仍然爱脚下的土地,只是方式不同。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

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取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来源于网络资料,文中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0 阅读:0

先锋影视娱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