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劓”该怎么读?不读bí,也不读yí,劓刑何意?满清十大酷刑有哪些?息黥补劓什么意思?

文学一浅阁 2024-04-13 11:16:00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刑罚作为古代治理国家的一种方式,尤其是酷刑至今遗留影响。劓刑作为酷刑的一种,实在不仁道,实行过一段时间又废除了。那么“劓”这个字该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一、“劓”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yì

同音字:意

部首:刂

结构:左右结构

关于“劓”的读音,《唐韵》《集韵》上标注:鱼器切。《韵会》上则为:疑器切。《正韵》又是:以智切,音䑄。综合几种典籍,我们可知,“劓”尽管和鼻子有关,但确实应该读yì,而不是所谓的bí。

二、“劓”字怎么解释

1.古代一种割除鼻子的酷刑。组词:劓刑。

《说文》上说:“刖鼻也”,指的就是割鼻这个意思。“劓刑”属于古代的一种酷刑,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夏商时就已流行。到汉文帝时,曾经把劓刑改为笞刑,也就是鞭刑——至今在新加坡盛行的一种刑法。到了隋朝以后,劓刑逐步被废除了。当然,刑罚却一直在变化和充实,到了满清时期,尤其初年更是盛行,所谓的“满清十大酷刑”更让人瞠目结合、不寒而栗。当然,我们要强调一点,“满清十大酷刑”并不仅仅指十种,它包括但不限于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插针,活埋,剥皮,腰斩,车裂,鸩毒,棍刑,锯割,断椎,灌铅,弹琵琶,俱五刑,凌迟,抽肠,骑木驴。而且,“十大酷刑”在清初满族占领中原时,对那些宁死不剃发易服的汉人用的最多,由此可见我们汉人的祖先不知道遭遇过多少灾难。

2.割掉。这个作动词用,属于“劓”的引申义。

三、“劓”的字形演变

“劓”属于形声字,右形左声,由“鼻”和“刂”构成。“鼻”属于象形字,最初造字时,上面为鼻子的形状,下面为一支箭匕,表声旁,后面匕声慢慢演变畀声,构成了鼻的小篆字体,再逐步规整,简化,成了现在的“鼻”字。“劓”的右边“刂”类似于一把刀,左边为鼻,意思就是割掉鼻子,“劓刑”这种刑罚就是这么来的。

四、“劓”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2.补劓息黥今有地

闲身

[宋]陆游

炊烟漠漠闭柴荆,聊用闲身答太平。重碧飞觞心未老,硬黄临帖眼犹明。

吴蚕满箔含桃熟,垄麦登车搏黍鸣。补劓息黥今有地,问君何处用虚名?

聊,姑且。觞,酒杯。明,犀利。补劓息黥,应该为息黥补劓。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原义指修整面容上的残缺,恢复本来面目。现在用来比喻改过自新。“补劓息黥今有地,问君何处用虚名?”意思就是说:现在我身上的伤痕已经得到医治了,刑狱中的纹身也已消退,我如今拥有了一片安居的土地,不禁问你,君子何处还需要虚名的包装?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本诗前两句叙事,写炊烟从柴门起,重拾酒杯心未老,临帖写字眼依旧犀利。中间写景,写吴地蝉儿吐白茧,门前葡萄熟透,麦田丰收,金黄谷物随风舞。最后抒情,写如今处于闲身悠闲自在,何必再入仕途求取虚名呢。诗人以题目“闲身”点题,在诗中叙述了作者早先遭受官场磨难,如今闲赋在家的经历,将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刻画了诗人如今对淡泊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抛开功名利禄的豁达心境。

2.劓鼻空成嗟

感寓 其四十七

[明]童轩

彼姝者谁子,云是南国娃。

幽闲不踰节,自幼本良家。

娥眉妒新月,玉貌羞春花。

一朝入楚宫,容色绝世誇。

终焉郑袖忌,劓鼻空成嗟。

姝,美女。踰,超过。嗟,叹息。童轩,字志昂,江西鄱阳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全诗大意为:那个美女是谁家孩子呀,原来是南方魏家人。她幽居在家时恪守礼节,从小便是贞良贤淑之人。她的一弯峨眉如新月,美丽的容貌让春花都羞愧。后来进入楚国王宫,成了怀王的魏美人,绝世容貌人人都夸赞。可是最终她被宠妃郑袖所嫉妒,设计陷害后遭遇了割鼻的酷刑,真是令人叹息。诗人通过叙述战国时期魏美人的经历,表达了对魏美人悲惨遭遇的同情和红颜祸水易薄命的感悟。这正如官场,步步如履薄冰,稍不注意,万劫不复。

五、结语

本是南国良家女,一朝入宫身不由己,魏美人的一生,是对残害美人的感叹,也是对劓刑酷刑的控诉。文字“劓”的字音、字形演变,不仅体现了古代刑罚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华夏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一笔一划,勾勒出多少历史故事和儿女情长,也抒发了多少文人情怀和爱国精神。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