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被抓后,竟和主审肃亲王善耆成朋友,善耆死后汪还偷偷吊唁

岭东照彻 2024-03-31 21:02:34

挺有意思。满清末年,热血青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被捕,由肃亲王审判定罪。两个人本是敌对阵营的死敌,结果最后汪精卫和肃亲王反倒成了朋友。

当年革命党闹事的时候,流行搞刺杀。希望通过暗杀的方式,杀死一批清政府的实力派官员和贵族,以削弱清政府的力量,最终达到推翻满清的目的。

比如,1907年7月6日,在安徽巡警学堂的开学典礼上,安徽巡抚恩铭就被成功枪杀,造成了混乱。

而执行刺杀的,不是别人,正是担任巡警学堂总办的革命党人徐锡麟。徐锡麟当时的身份就相当于省警校的校长。

徐锡麟趁着无人注意,迅速拔出藏在靴子里的两把手枪,朝典礼上的恩铭一通乱轰,恩铭死于非命。

但实际上,革命党人的刺杀行动成功案例极少。

而且安徽巡抚恩铭被刺杀后,从地方到中央的清政府要员都很小心,尤其是对汉人身份的下属官吏十分警惕。

有一次,担任江苏提学使(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的汉人官员陈子励拜见两江总督端方。

当时正是酷暑难耐的夏天,官员们都有携带扇子扇风纳凉的习惯。陈子励热的不行,忽然弯腰手往靴子里伸。

端方吓坏了,以为陈子励要掏枪,就问你要干什么?

陈子励摸出扇子,不慌不忙地说,拿扇子啊……端方这才放心,连忙转移话题,掩盖自己的失态。

这个端方还有更搞笑的。恩铭被刺杀后,端方处处小心谨慎,生怕遭受到和恩铭一样的下场。就连和小妾亲热都要派贴身侍卫在旁边站岗。小妾十分尴尬,多次要求撤掉侍卫。最后在小妾的强烈抗议下,端方才把侍卫撤到屋外。

由此可见恩铭被刺杀后,当时地方大员“杯弓蛇影”之态。

所以,有了恩铭被刺在前,革命党人后来的暗杀难度就大多了。

1909 年末,热血青年汪精卫带了三个人(其中就有汪精卫后来的老婆陈璧君,当时是汪精卫的暗恋者)组成爆炸暗杀团,行动目标是摄政王载沣。

青年汪精卫

四个人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筹备,终于研究好了暗杀路线,打算在摄政王载沣上朝必经处埋设一个一尺来长的铁壶。而在铁壶里面放满炸药,等载沣路过时,用人工方式引爆。

1910年4月2日凌晨,汪精卫几个人开始野外作业,在预设刺杀路段正埋设炸弹时,负责放风的陈璧君突然发现桥上有人鬼鬼祟祟地在朝这边张望。

不一会,巡警也来了。几个人见势不妙,打算抱着炸弹撤离。但炸弹实在太重,根本抱不动。于是只好放弃炸弹,四个人先跑了。

刺杀载沣的事情就这样败露。

按照汪精卫的指令,炸弹专家喻培伦和陈璧君返回了革命党在日本的基地。

汪精卫和黄复生留下待命,待机而动。结果两人相继被清庭捕获。

按当时清律,图谋刺杀朝廷要员是死罪。在受审时,汪精卫大谈革命理想和救民抱负,爱才的主审官肃亲王善耆对口若悬河的汪精卫很是欣赏,提议把两个人的死罪改为终身监禁。就这样,汪精卫逃过死罪。

在这场“官与匪”的对话中,肃亲王善耆看着侃侃而谈的汪精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你们反对我们大清朝,无非是因为觉得我们太坏了。不过,我看你们将来要是成功了,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汪精卫下狱后,善耆曾带多次酒菜探监,和汪精卫攀谈。本该是生死仇敌的肃亲王善耆和汪精卫,反而彼此欣赏,成了朋友。

一年后,满清垮台。汪精卫被释放,受到民众夹道欢迎,成为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肃亲王善耆则举家偷偷迁到了大连旅顺,并多次与日本人勾结,蓄谋恢复满清政权。

后来,善耆死讯传来,汪精卫还曾悄悄跑到大连去吊唁。

这段往事,还是张学良当初和汪精卫交好时,汪告诉他的。

不可否认,没有善耆,汪精卫就不可能活到满清倒台后。

而善耆对汪精卫说的那段话,竟得到了应验。或许当时善耆就是为了蛊惑汪精卫,随口一说,被他蒙对了。

对了,善耆还让自己的第十四女显环给川岛浪速当义女。这个显环后来改名“川岛芳子”。

善耆 57 岁死了。他女儿川岛芳子后来跟着日本人,作恶多端,走上了不归路。

1944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病死。

他的结局和善耆是那么的相似。一个死在日本,一个死在日本治下的旅顺。两个有政治野心的人,都被日本人所以控制,失去了自由,直到最后。

而汪精卫,曾经的热血革命青年,棺材板上始终扣了一顶“汉奸”的耻辱帽子。

1 阅读:55

岭东照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