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些时候,联盟官方公布了下赛季NBA杯的分组大名单。
所谓的“NBA杯”,其实就是从去年开始设立的季中锦标赛。这项赛事,由NBA总裁亚当-萧华亲自牵头打造,并在去年诞生了首个冠军——洛杉矶湖人。
萧华之所以力推季中锦标赛原因也很简单,按照历史规律,在11月初到12月中旬期间,NBA球星往往是最容易产生划水懈怠情绪的,常规赛的质量和激烈程度也会由于球星们的松懈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而比赛观赏度的下降,随之引发的观赛流量和比赛收益丢失,显然是NBA高层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大聪明”如萧华便顶着巨大压力,对常规赛初期的赛程进行了改革,由此引入了季中赛的概念。尽管,在概念提出的初期,很多NBA的球员特别是超级球星们对此坚决反对,但首届季中赛打下来,真实的效果却并非看衰者预料的那般糟糕。
首届季中赛在一片赞扬声中收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精细的赛程安排,参加季中赛其实并没有太多牺牲球员的利益(季中赛除了决赛,其他的比赛都算进了常规赛战绩)。但与此同时,杯赛的形式却最大程度拉高了比赛的对抗和观赏性。
其次,进入淘汰赛阶段后,单败淘汰的赛制也将比赛的不确定性拉满。刺激的赛制,充分激发出球员们在实战中的求胜欲望。可以说,是因为季中赛的出现,NBA的比赛才终于拥有了类似NCAA疯狂三月那种场场“生死局”的质感。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奖金,在季中赛夺冠后,冠军队伍每一位有合同在册的球员以及主帅都获得了50万美金的奖励。具体到上赛季夺冠的湖人队,50万对于詹姆斯和浓眉哥这样的亿万富豪来说,对于里夫斯、拉塞尔、八村塁等手握长合同的大将来说,或许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板凳末段的临时工,它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而这种为团队中每个人争取利益的动机,理论上也会提升一支队伍的凝聚力。
而或许也是尝到了首届季中赛成功的甜头,今年改名后的“NBA杯”在分组方面是更加用心,也更注意剧本的营造了……
根据最新的安排,几乎每个小组都会有话题度极高的焦点赛事。在西部,有A组中,森林狼和快船的强强对话;有B组中,雷霆、太阳、湖人的“三国杀”剧本;有C组中,独行侠、勇士和掘金的恩怨纠葛。在东部,A组有尼克斯和76人争冠新势力之间的叫板,B组则有雄鹿和步行者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戏码。
似乎种种迹象都表明,今年的季中赛争夺只会更加惨烈,比赛的效果也有继续升级的前景……
不过,事情总有AB面,站在NBA官方的角度,季中赛的安排极大程度上压缩了赛季的“垃圾时间”,用一种偷换概念的方式,“诱导”着球员更加认真和投入的去比赛。
可是站在每支具体球队的角度,如何应对季中赛,如何在确保战绩和保护球员之间进行平衡,也是一门深刻且难解的学问。
对此,去年两支打到决赛的队伍就提供了两个不同版本的先例。
去年的季中赛,湖人队充分利用了赛制的优势,将他们核心的精锐战力完全释放出来。决赛中,浓眉哥更是在冠军光芒的刺激下,轰出40+20的神兽级数据,打出了加盟湖人后最强的一场球。而季中赛期间,湖人从核心到一众角色球员也是分工明确、各个给力,这种全民皆兵的姿态甚至有一种回到园区赛季夺冠时的感觉……
然而,在体会了季中赛夺冠的短暂幸福感后,接下来湖人队却突然泄气了,他们的战绩一路坠落,在季中赛后1个多月的时间里竟然只拿到了3场胜利,排名也彻底跌出了西部前10。赛季后程,湖人是通过艰难调整才勉强拿到了附加赛门票,但终究还是由于能量储备不够,遭遇了季后赛惨淡的一轮游。
显然,对于湖人这种老兵居多的争冠队伍来说,只为一个所谓季中赛冠军的虚名,在赛季的前程提前透支体能,其实并不明智。而有了前车之鉴,今年包括湖人在内的一部分争冠队伍,也许会用完全不同的角度去权衡季中赛的投入了。
与湖人赛季轨迹的虎头蛇尾不同,步行者队却真正吃到了季中赛的红利。
通过季中赛的抢镜表现,步行者的当家哈利伯顿一度将自己的球星等级拉升到了全新高度。且撇开赞誉、信心这些稍显务虚的东西不谈,原本籍籍无名、平民感十足的印城战队,也在季中赛后,收获了更加真切也更高的关注度。后来,步行者顺利打开了补强的新通道,并在赛季中期成功吸引了西亚卡姆的加盟。再后来的季后赛,步行者又一路冲杀站上了分区决赛的舞台,拿到过去10年时间里球队最亮眼的一份成绩单。
换句话说,步行者是凭借季中赛的舞台成功营造了自己的黑马人设,进而一鼓作气拉动了球队成绩的提升。而这条小市场球队的逆袭之路,或许是值得一些处境相似的队伍,在今年季中赛里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