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逢年过节回家最不喜欢被问到的话题就是工作和婚姻。
有工作的被逼问收入,没结婚的被逼着相亲,结了婚的又被催着要孩子。
上一辈人的观点总是没办法与年轻人产生共鸣,就连对工作和收入的认同标准都不在一个频道上,赚钱多少或许不是亲戚们判定工作好坏的重要标注。
看到,网上一位大厂程序员发文吐槽,自己有个亲戚的孩子博士毕业,结果却跑到一个二本大学去教书,拿着死工资一年也就十几万的收入。
相比之下,网友自己在大城市工作了五年,年薪已经达到80万了,这么折算下来自己一年能挣对方五六年的工资。
可即便这样,亲戚们却一致认为还是那个二本大学老师的工作更好,甚至还讽刺网友不如亲戚孩子。
网友,瞬间就破防了。
这篇帖子很快引起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有人与网友共情说自己也有同样的遭遇,码农就是命苦。
也有人说这种情况很正常,老一辈人对自己不理解的工作领域产生不了具象的认知,还是会根据老思想认为大学教授比较体面。
但也有网友认为,网友的不平和由薪资带来的优越感都是暂时的,等以后有家有娃了可能就不这么想了。
其实,总的来说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
薪酬较低的大学教授和高薪程序员本质上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领域不同,只是普通大众喜欢把所有事情都放在一个平面上去讨论,这才有了最简单的好坏之分,想通了这一点也就没什么好破防的了。
从薪酬上看,一线城市的程序员年薪大多都接近百万,二本大学教书的确赚不到这么多钱,而且程序员还有机会靠项目拿奖金和提成,但大学教授是拿固定工资的。
如果能带研究生做课题或许还能有点儿额外收入,但二本大学可能这样的机会很少,这么看来在收入上的确处于劣势。
从职业前景上看,程序员属于技术工种,目前行业竞争压力比较大内卷比较严重,但数字化时代科技就是生产力,职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但对个人能力要求比较高,得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否则稍不留意就会被淘汰。
而大学教授则算是铁饭碗的一种,只要不出差错就能旱涝保收,想要多赚点钱可以通过发表论文评职称涨工资,基本上论资排辈的都能等到,竞争压力比较小。
从工作性质上看,程序员想要赚到近百万年薪基本都在国内一线城市,朝九晚九加班都是常事,基本上家就是旅馆,如果不是本地人,那么一个月的生活开销也是一笔不少的支出。
所以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人是不敢随便结婚生孩子的,毕竟工作和生活暂时还无法兼顾。
在这一点上大学教授就比较有优势,大学老师基本不用坐班,有课来上课没课就回家,可以在学校旁边买个房子,毕竟大学不会轻易搬迁,生活稳定,可以两头兼顾,自由度比较高。
对于上一辈人来说,最后一点才是他们最关注的,在他们看来不管赚多少钱最后都要回归家庭,要结婚生子。
所以,工资只要能养家就好,然后再考虑是否体面,大学教师说出去就好听。
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几个老阿姨在公园里晒太阳,聊着儿女的工作,一个说我家儿子在上海当程序员,一个说我家儿子在大学当老师,在场肯定所有人都会说大学老师好啊。
所以,这种亲戚之间的闲聊有时候真的不用太上心,更不用动不动就破防,也不用费尽口舌跟他们解释。
与其不断从别人身上找存在感和认同感,不如把时间花在精进技术和攻坚项目上,钱是赚到自己兜里最踏实,嘴长在别人身上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