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么时间入伏?老话说“伏天热不热,夏至有预兆”,有啥预兆

白容评文化 2023-06-11 03:24:11

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意思就是说,在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是“三九”天,最热的时候是“三伏”天,虽然说三伏天天气闷热,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但这个时节却是农作物飞速生长的时节,闷热、多雨对农作物是非常有利的。

之所以把最热的时候称为伏天,按照古人的说法,天气出现酷热是由于炎热的妖魔出现所致。毕竟古人都很迷信,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古人认为狗血可以驱邪,因此,以杀狗取狗血涂入城门,以防炎热的妖魔进入。“伏”字是人旁有犬,表示犬能保护人,所以把这段最酷热的时间段称为“伏天”。

其实,伏是伏藏的意思,在五行生克中,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因夏天的五行属火,金要伏藏,于是,人们把金伏藏的日子称为伏天。

伏天分为三伏,即初伏、中伏、末伏。每伏十天,当然中伏也有二十天的年份。这是由于伏天是根据十天干而定的,毕竟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十天一个循环。十‬天‬干‬的五‬行‬属性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古‬人‬认为,‬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是‬金‬伏‬藏‬的日子,‬于是便‬把‬金‬伏‬藏‬的‬日子规‬定‬为‬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以‬致‬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夏至三庚入伏”的‬说法。‬“‬夏‬至‬三‬庚‬入‬伏‬”‬意思就是说,‬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那么,什么是“庚日”呢?

“庚日”就是带有‬“‬庚”字的日子,这是由于古人的纪时方法是以天干地支来记时间的。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历法规定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而历法又规定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因此,初‬伏‬和‬末‬伏‬的天‬数‬是‬固定的‬,‬都‬是十‬天‬,‬中伏天数却‬不固定。‬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今年夏‬至‬的交‬节‬时‬间‬是公‬历‬的‬6月‬21日‬,‬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四‬,‬天‬干‬地支为‬庚‬戍‬日‬。‬按照“‬夏‬至‬三‬庚‬入‬伏‬”‬的‬算法,‬第‬三‬个‬庚日是‬公‬历‬的7月11日庚午日,也就是农历的五月月二十四,因此,自公历的7月11日就是今年开始入伏的时间。老话说“伏天热不热,夏至有预兆”,有什么预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农谚怎么说!

农谚曰:“夏至无雨三伏热”

意思就是说,如果夏至这天万里无云是个大晴天,就将预示着到了三伏天,会高温酷热。因为夏至是一年中光照最强的一天,如果夏至无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也就难有雨形成,相对来说,温度就会很高,会炎热无比。

农谚曰:“夏至有雨,三伏似秋”

意思就是说如果夏至有雨,到了三伏天就好像秋天一样,不会感到那么炎热,仿佛是秋天提前到来了。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由于雨水带来的冷空气压制住了暖流,从而到了伏天感觉阵阵清凉,这对于伏天明显起到了降温作用,伏天就不会太热。

农谚“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

意思就是说如果夏至交节之日有雷声隆隆,那么,到了三伏天就会很凉爽,如果夏至交节之日无雨是晴天,那么,三伏天就会酷热无比,能热死人,当然,这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由于夏至时气温比较高,以后温度逐渐高,如果下雨,说明冷暖气流正面交锋抗争,那么接下来地面雨水会让地表气温下降,外界空气温度就不会太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夏至节气的天气状况和伏天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当然,天气变幻无常,虽然自然界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具体准不准确,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0 阅读:6

白容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