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威震边陲
汉末的幽州,边患不绝,乌桓、鲜卑等民族不断入侵。
《后汉书·鲜卑传》载: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至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鲜卑就曾经四寇幽州,单单在熹平六年(公元177年)的数月间,鲜卑对中国北方边疆的入侵竟达到三十余次。同年,汉军大规模的进攻又以惨败告终。不仅如此,原本移居至幽州、并州的乌桓也蠢蠢欲动。幽州局势混乱不堪,幽州百姓苦不堪言。
在这场民族战争之中,公孙瓒声名鹊起。
1.英雄气概
《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职统戎马,连接边寇。每闻有警,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抗犯。"他也逐渐成为抵御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
公孙瓒担任辽东属国长史之时,正是鲜卑入侵的高峰期,公孙瓒一战成名,确定了自己在对抗外族入侵战争的地位。
《三国志·公孙瓒》记载:(公孙瓒)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有一次,公孙瓒跟随数十名骑兵外出巡逻关塞,看到数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就退到空亭对随行人员说:“如不主动进攻必将被杀。”于是 手执长矛策马带队冲入鲜卑队伍,杀伤数十人,虽幸免于死,自己也损失过半。鲜卑人以此为戒,再不敢轻易越进关塞。
由于战功卓著,公孙瓒升任涿县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