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在微信读书上读完了125本书,再加上部分未计入在内的纸质书,总数应该是有超过130本。
我把这125本书的书目大概浏览了一遍,精选出了让我印象深刻的10本好书,推荐给你。
01
《呼兰河传》
在我所读过的小说里,《呼兰河传》是最不像小说的一部作品。
它没有像其他小说那样,一上来就开始讲故事,而是花了大量的笔墨,以散文式的的叙述方式来讲述呼兰河城,讲述它的位置、长相,风土人情,以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系列荒诞的悲喜剧,而后又重点刻画了小团圆媳妇、歪嘴子、有二伯等三个悲剧人物,伴随着笔墨的行进,其祖父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它似乎没讲故事,又似乎讲了好几个故事,它似乎没介绍几个人,又似乎介绍了全城的人。合上书的一刹那,大把无奈、悲伤与愤懑等诸多情绪涌上心头,让人倍觉荒凉,唏嘘不已。
这本书不厚,但却无比厚重,里面的人们淳朴但也迷信,善良却也愚昧,他们身上充满了小人物面对命运冲击时的无知、无力、无奈,他们的生活是悲苦的,他们的命运是悲哀的,他们没想过反抗,因为从没想过要去反抗什么,也没人告诉过他们。
归根结底,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一切,都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而他们,并不认识时代是谁。
02
《相信》
《相信》,明明是一本非常正能量的书,读完之后的心情却沉重不已,因为这本书在探讨的是人生于世的一个终极话题——死亡。
人最怕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死亡。
有人会说,死有什么好怕的,人早晚都有一死。是的,在没有收到“死亡通知书”时,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这样的勇气与豁达,说说笑笑,多容易啊。可当死神真的来敲门时,那些还能鼓足勇气正视死亡,与死亡抗争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蔡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41岁那年,事业辉煌、家庭幸福的蔡磊却拿到了生命给他的最后一份考卷,确诊渐冻症,人生从此被劈成两段。前半段的41年,上学、立业、成家、奋斗……后半段则要开始与死亡赛跑。
如今的蔡磊,双臂双手已经瘫痪,连行走和说话都变得十分困难。最近一次现身,说他自己已经在准备身后事。但他仍旧未放弃与生命的赛跑。就像他自己说的:“哪怕救不活自己,也可以为其他病人的救治带来希望。”
03
《追风筝的人》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追风筝的人》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会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他总是愿意跟随在你的左右,甚至可以为你去做任何事情。
对于富家少爷阿米尔来讲,比他小一岁的仆人哈桑就是这样一个忠诚又善良的玩伴。
这个故事就是围绕着阿米尔和仆人哈桑展开的,读完这个故事,你也许会为卑微又善良的哈桑流下眼泪,也许会为胆小又懦弱的阿米尔感到愤怒羞耻,但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个故事当中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
有些过去犯下的错误,真的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偿还和救赎。
人生于世,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但可以“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却寥寥无几。
阿米尔无疑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哈桑,在善良朴实的哈桑眼里,没有等级区分,没有种族歧视,他的眼里只有阿米尔,那个可以让他心甘情愿为之付出一切的唯一朋友。
我们同样会遇到很多个可以决定人生走向的重大抉择时刻,选择不同,就可能导致不同的人生,等待我们的可能是喜剧,但也可能是悲剧。
希望在每一个这样的重要抉择面前,我们能遵从内心深处的善良与公正,让放风筝的人和追风筝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04
《我在北京送快递》
这本书能登上“豆瓣2023年度十大图书”的榜首位置是有原因的,作者胡安焉的文字里没有成熟作家的写作套路,内容均是他过往人生中的真实经历,朴素、真诚、丰盈、有趣,又不乏形而上的深度思考。
书中介绍了作者在进入社会后十年里的大约十几段工作经历,他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大小城市,干过的工种也复杂多样,比如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收银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导购、加油站加油工,甚至还有过烤面包、卖雪糕、摆地摊、卖熟食、开网店等诸多经历,每一份工作都给了他不同的体会,甚至教会了他不同的处世之道。但胡安焉身上更可贵的是他的自知、自洽、自省,他深知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他一直热爱读书写作,即便在周围同事不看好的情况之下,依然坚持着内心里的那份热爱;他虽老实沉闷,但总能理性地看清很多问题,孰是孰非,他心里都非常清楚。
胡安焉在书的最后留了一段话,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他说:
事实上,今天我对自己所有的打工经历,只怀有感激和怀念,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怨忿——我承认曾经有过,但已经全部放下了。因为从更多的生活经验中,我逐渐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我想,不管我们身处哪一个位置,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我们终将要学会和这个世界、他人以及自己和解,热爱和仇恨,往往是我们对客观存在的两种反应,我们也许会仇恨,但别忘了,我们其实也有选择去热爱的余地。
05
《最好的告别》
生老病死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会去思考,但可能又会极力去回避的话题,因为太沉重了,大家还是都喜欢聊一些更轻松的话题。但有些事情的确又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比如人终有一死,只是时间的问题。阅读《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提前理解生老病死,接纳生老病死,对自己的人生做最好的规划和安排。
这本书的作者阿图·葛文德是一位医生,他从一个医生的视角,就结合自己过往的工作经历,对衰老、疾病和死亡这三个话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最后的部分又反思了生的意义,也就是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生时愉悦,死时坦然。
在衰老、疾病以及死亡面前,我们或许是无能为力的。但我们依然有不让自己和家人后悔的权利,那就是在活着的时候去做更多合理的选择。
对于父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父母身体还硬朗的阶段做什么?在父母身体开始变差的时候做什么?在父母大限将至的时候做什么?我们需要给自己机会,去和他们做最好的告别。
对于自己,人生应该怎么规划?去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去为家人和朋友做什么事情?去为社会和国家做什么贡献?是选择庸庸碌碌地消磨时光,还是选择斗志昂扬地努力奋斗?
我相信,在阅读完这本《最好的告别》之后,你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06
《曾国藩传》
曾国藩的出身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也没有很高的智商和天赋,甚至在智商上面还要比普通人略低一些,完全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在晚清名臣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中,也是天赋最差的一个,但曾国藩却成为了成就最高的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誉为大清王朝的“中兴第一名臣”。那么,曾国藩是如何从一个智商平庸的“屌-丝”逆袭到成为“古今完人”的呢?
人一生的通常会有三次觉醒:
第一次:见自己。发现了自己的局限,开始自我审视和反省。
第二次:见天地。洞察了世界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事。
第三次:见众生。看透了人性的真相,学会了用人,布大局。
这一次,曾国藩便是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觉醒,同时也打通了自己的科举之路,从此开始步步高中。
道光十三年(1833),他又一次踏上了科举之路。这一次,他中了,成了秀才。
此后,曾国藩又在24岁中了举人(湖南省第36名),在28岁中进士,一路高歌猛进,为日后的仕途生涯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我们习惯了被教育找方法,找技巧,要聪明,但曾国藩却反其道而行,既然自己笨,便跟笨死磕到底,用笨方法去学到底。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
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商比较高,抗打击能力比较强;
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正是凭借这样的“笨”方法,曾国藩不论是在科举道路上,还是后来的仕途道路上,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即便晚清时期人才济济,论成就也都不如天赋平庸的曾国藩高。
07
《微尘》
陈年喜把人比作微尘,平凡又普通,渺小又羸弱。
第一次读《微尘》,也是第一次读陈年喜的文字,轻描淡写地就勾勒出了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音符,乍听颇有意味,又总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戛然而止。这些人当中有爆破工、运石工、乡村木匠、农夫、农妇、小作坊老板……
他们在振聋发聩的爆破中谋求生活,在烟尘四起的村落里寻找幸福,在支离破碎的命运里向上生长。
《微尘》里所写到的每一个生命都很鲜活,鲜活地存在,也鲜活地离开,离我们是那样的近,近到甚至可以感受到体温的渐渐冷却。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尤其疫情三年,面对生活和世界,那些更为不幸的人都是苦苦挣扎,风一吹,雨一打,人就散了,碎了,最后像尘埃一样落入大地,带着一丝无人问津的悲凉。
08
《活着》
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有一部小说你一定要读一次,那就是余华的《活着》,一部既畅销又长销的经典作品。
《活着》是一部对读者极其残忍的小说,因为它太“苦”了,正如《红楼梦》的“悲”一样,它“苦”到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甚至会几度落泪的地步。
美国《时代》周刊评价说: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这部小说并不算很厚,但余华太厉害了,笔墨之间都是杀伤力极强的文字,让主人公的命运跌宕破碎,让读者的心情低落崩溃。
当你合上这本书之际,也许会对迷茫找不到意义的人生恍然大悟:原来,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活着》所呈现的则是时代带给福贵的“苦”,是那个年代里整个中国老百姓的悲苦,有一种要把中国人骨子里的悲苦撕开了给世人看的意味,它是一种大“苦”,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有人会问,福贵的家人都一个个地离他而去了,他是在靠什么坚持活下去?而在那样苦难的环境下,他活下去的意义又是什么?
看完这部小说之后,你便会发现,余华用极其尖锐的文字给出了一个赤裸裸的答案: 当所有的苦难都集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时,活着,在一切之上;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09
《被讨厌的勇气》
这是一本关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书,相当于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解读,主要是教给我们如何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剥开日常生活中的繁琐事务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去获得真正的幸福。作者是两位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读这本书之前推荐看一下阿德勒的经典著作《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的观点是,任何经历本身并非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是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是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10
《如何阅读一本书》
我相信很多不是太经常看书的朋友,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一看书就犯困,又或者总是不能集中精力,没看几行就想别的事情去了,然后再回过神来继续看,可没过多久,大脑又继续开小差了。
那这种情况,一般来讲是因为你看书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当你拿到一本书后,如果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带着目的和问题去阅读时,阅读的效果就能够稍微改善一些。
另外,如果你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会走神的话,也可以尝试着用手指着去阅读,手指到哪里,眼睛就看到哪里,实在不行,也可小声读出来,当然,前提是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概念,叫主动阅读。主动阅读是比较好的阅读,它的核心在于,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然后自己再尝试着去回答问题。
那么,当我们拿到一本书时,又应该提出哪些问题呢?作者给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是怎么依次发展这个主题的,又如何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的。
第二,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第三,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你了解了整本书,能够回答出前面的两个问题,然后自己对作者的想法有一个判断。
第四,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不论我们阅读是哪种类型的书,你都应该想清楚,这本书跟你自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
当然了,光是知道这四个问题还不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还要记得去提出这些问题,并且知道如何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
以上就是对过去两年里所阅读的书目中精选出的10本书的整体介绍,每一本书都带给了我不同层面的思考和启发,也希望这10好书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