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中央红军为何不选择分散突围?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小松历史菌 2024-08-18 22:26:29

1934年10月,国民党军重兵围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错误的军事方针,导致中央红军损失惨重,为保存红军实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当时,除开项英等人率1万多名红军留守苏区,其余8.6万名红军主力集中突围,接连突破国民党四道封锁线,湘江一战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只剩下3万余人。

那么,既然红军主力转移目标大,为何不在突围最早的包围圈后,直接让各部队分散突围,就像《亮剑》里的“化整为零”战术一样,分散打游击,最后在统一地点归建,让国民党的围剿兵力无法兼顾?

开国元帅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有这样一段讲话:这支部队不能分散,在一块才有办法,我们就好比两块整肉,敌人一口吃不下,一旦分散,便容易被敌军切成小块,最后一块一块吃掉。

要知道,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导致红军部队损失惨重,士气也陷入低迷,面对有坦克、飞机、重炮的国民党军,红军的武器装备低劣,在集中突围时都难以占到便宜,更何况分散突围打游击。

还有一点,当时红军的通讯技术还十分落后,并不是每支部队都有无线电台进行电报消息,而且一旦因为战事损坏了,数量有限的电台也没有条件进行维修。

如果贸然将中央红军分散为数个部分,再度进行突围,就会造成各部之间不明敌我情形,导致出现战术穿插和配合不及时的情况。

反观拥有完备通讯器材的国民党军队,根本不会给红军,因为通讯消息迟滞而纠正错误的机会。

那么,一旦红军分兵,原本就弱小的抵抗力量会再度被削弱,自然也会陷入国民党军的绝对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

湘江一战,中央红军损失3万余人,完全是用红军战士的身体铺成的渡江通道,而这还是没有分兵突围前的战况。

所以说,如果将集中突围的部队进行分兵,红军各部在通讯不灵、补给不足、战斗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在遭遇如湘江战役一样的军事危机时,后果便是不堪设想。

在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第180师在朝鲜战场时,面对联合国军的优势兵力围剿,便采取了分散突围战术,而造成的结果便是第180师损失近2000人,问题便出在敌人的绝对武装力量和我军的通讯技术不灵。

其实,当时第180师的师部电台被敌军炮弹炸毁,报话员也被炸死,他们也只能烧掉密码本,然后分散突围。

所以说,红军的集体突围,是整个长征的一招妙棋,通过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一方面将撤退方向明示给敌军,另一方面又调动起敌军的战场部署,我军便牵着敌军的鼻子冲破了第四道封锁线。

最终,中央红军再度出战略神来之笔,放弃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改向国民党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方向前进,转入黔北,便有了著名“四渡赤水”,将几十万敌军牵着鼻子走。

不过,留守苏区的中央红军,确实进行了分散突围,也就是“中央军区九路突围”。

但是,突围的留守红军损失惨重,根据地和交通要道几乎全部丧失,陈毅带着直属部队200余人在山上打游击,还差点被叛徒出卖。

再说,和装备精良,数量规模庞大的国民党军相比较,中央红军力量本就薄弱,再度分兵,就会被步步吃掉,实为“兵家大忌”!

2 阅读:556

小松历史菌

简介:独立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