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大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十五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在古代历史上的,八王之乱不仅持续时间较长,而且直接推动西晋王朝走向灭亡。那么,问题来了,同是藩王作乱,为何七国之乱用了三个月就被平定,而八王之乱却持续15年呢?
一
首先,这是因为这两场内乱爆发时,平定叛乱的皇帝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平定七国之乱的汉景帝刘启,堪称西汉非常有作为的君主。刘启继承汉文帝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的策略,重农抑商,轻徭薄赋,实行三十税一,厉行节俭,减轻刑罚,振兴文教,略修礼仪。同时采取“南抚劲越,北和强胡”策略,继续与匈奴和亲,对南越安抚,注重积极防御,在匈奴接壤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
在此基础上,景帝之治,取得了“流民既归,户口亦息”“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的治绩。为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由此,汉景帝的手腕和谋略,完全能够应付这场藩王之乱。
与此相对应的是,晋惠帝司马衷,则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泰始三年(267年),司马衷被册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正式即位。因为司马衷不能任事,由太傅杨骏辅政。后来,皇后贾南风谋害杨骏家族,掌握实际大权。由于司马衷的智力问题,这导致西晋朝廷本就乱成一锅粥了,这也是八王之乱长期无法平定的重要原因。
二
其次,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时期将领是周亚夫等名将。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之子。在指挥作战上,周亚夫有三大贡献,一是改变了以车骑为主的战术;二是声东击西,为后来汉武帝彻底扫除侵边的匈奴奠定了基础;三是以少胜多平定七王之乱。如果没有周亚夫这样的名将,汉景帝也不可能数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与此相对应的是,八王之乱爆发时,西晋已经进入到中期了,帮助司马氏一统天下的武将,大多已经去世了,也即西晋正处于人才凋零的阶段。而司马氏自身又无良将,故此缺乏良将,导致这场战争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
三
最后,刘启即位后,先提拔晁错担任内史,然后又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晁错经过分析,告诉刘启要特别提防诸侯势力最强大的吴王刘濞。在七国之乱爆发前,汉景帝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这促使其在吴王刘濞造反后没有慌乱。况且,七国之乱爆发时,汉景帝的刘启弟弟梁王坚守睢阳,成功遏制了叛军的进攻势头,也即藩王中有支持刘启的力量。
与此相对应的是,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他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问题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贾南风得以干预朝政,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所以,这场内乱开启时,西晋朝廷因为缺乏准备,所以被打得措手不及。
此外,八王之乱期间还有氐人齐万年的变乱,以及成汉和汉赵两个势力针对西晋朝廷的一系列战争,南方亦有变民杜曾、王如及张昌的起事,这导致西晋朝廷捉襟见肘,不仅没能力迅速结束叛乱,反而是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