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老人心脏跳动平均每分钟38次

时光荏瞭望 2024-09-27 09:10:34
【邻医医事】高龄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老人心脏跳动平均每分钟38次,一个“小胶囊”在心脏内安家……

近日,邻水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冯杰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高龄老人实施新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从下肢穿刺口将一枚仅2克重量的起搏器,经过一系列精密操作后植入了老人右心室,顺利安家的“小胶囊”将时刻守护着老人心脏。

老人心脏跳动平均每分钟38次身体底子“脆”感染及出血风险大

曾阿姨(化名)是一名老心脏病人。15年前曾因心脏瓣膜病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的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近年来又被确诊2型糖尿病。前段日子,他自觉反复头晕、黑朦,以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收入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全面检查,发现老人存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房颤,心率平均每分钟38次,还发生了长达2.54S的停搏。“此前使用口服提升心率药物,老人心跳并没有得到缓解。严重的心动过缓已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黑朦症状,有再次发作引发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邻水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熊彪副主任解释。冯杰主任专家团队详细探讨曾阿姨的病史,老人同时患有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后、2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年纪大,体重只有40公斤,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诱发再次感染,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出血风险大。植入起搏器可以很好地解决老人心律失常的问题,但传统的起搏器在术后管理上有些风险。“夏天天热,患者出汗多,传统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和导线脱位感染的风险会大一些。”冯杰主任团队决定采用新型的无导线起搏器,减少患者的感染、出血风险。

从下腔静脉送达右心室微创手术顺利将“小胶囊”植入在完善一系列相关检查以及术前准备后,手术在2024年8月8日上午进行。术中,形似一个小胶囊的新型起搏器,经由下肢静脉穿刺口、右心房、三尖瓣口,顺利送至右心室中位间隔处,在释放前、释放中及释放后均进行参数测试并提示良好,经对接栓模式及摇摆测试确认固定良好,顺利释放无导线起搏器。

整个手术过程中,曾阿姨全程保持清醒状态,一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不需要停用抗凝治疗。“一些传统的起搏器植入后患者可能无法接受磁共振检查,这款起搏器没有这个顾虑,1.5t和3.0t磁场都可以支持。”冯杰表示,还有部分年轻人,安装起搏器后总是止不住去摸胸口,心理负担加大。这款起搏器仅有传统起搏器十分之一重量,患者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无手术切口,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方案带来了新的选择。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具备以下优点:

1、使用时间长: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电池寿命较长,可以持续工作数年甚至十数年,减少了更换设备的频率。2、创伤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皮肤穿刺的方法植入患者体内,创口小,而传统心脏起搏器则需要做开刀手术。3、术后恢复快:植入过程简单,对身体造成的创口较小,因此术后恢复的也会较快。4、安全性高:由于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身体后,直接勾挂在心室肌的纤维上,不需要导线,因此无导线心脏起搏器能够减少与导线相关的问题,如脱位、破损等,安全性相对较高。5、适应症广:无导线心脏起搏器适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如缓慢性的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容易受环境影响:由于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可能会受到磁场和电流的干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远离磁场或电流的环境。安装无导线心脏起搏器以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撰稿:冯 杰

0 阅读:63

时光荏瞭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