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从伦敦追到巴黎,就为再看一次深圳舞剧《咏春》

幽默面 2024-10-07 14:54:45

这是深圳文化原创力在世界文化艺术名城巴黎的一次成功亮相,这也标志着深圳文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今纶

10月4日至6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法国巴黎演出4场。演出地点巴黎会议宫位于法国巴黎17区,是集音乐会、会展、商业为一体的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建筑,剧场设3000多座,多次举办世界级的大型演出,是城市标志性的展示法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窗口。

▲《咏春》海报亮相巴黎市中心户外屏

由此可见《咏春》演出的级别之高、影响之大。实际上,8月份《咏春》曾在伦敦演出,已经培养了一批英国粉丝。

有记者在巴黎演出现场采访了软件工程师安德鲁,结果发现他专程从伦敦赶来巴黎“二刷”《咏春》。此前,《咏春》在伦敦演出时,他就买票去看过。

他还谈了自己的追星体会:“我觉得《咏春》在很多方面都很感人,舞台场景很棒!它是芭蕾、音乐和武术的美丽结合,古典与现代的融合,现实场景与梦想的融合,让人感动。我知道,巴黎会议宫的演出舞台比伦敦大很多,所以我想看看《咏春》有什么新调整。这次来巴黎二刷,我希望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那么,《咏春》到底表达了什么?它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老外追捧?深圳文化原创力正在井喷,发生了什么?

01 演出结束,观众不肯离去

简单介绍一下舞剧《咏春》:

该剧以双非遗、双线索、双场景带来了两个时代同频共振。双非遗“咏春拳”与“香云纱”分别以主题和展现形式融入到剧情与舞台表现中。

▲图源:深圳特区报(下同)

“戏外”深圳《咏春》剧组与“戏内”赴香港打拼的叶问的故事,两条线索在剧中并行展现、无缝切换,两个场景在舞台上旋转交替。

在该剧中,五大功夫门派咏春拳、南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悉数登场,《咏春》用舞蹈把武术内涵进行表达。

所以说《咏春》之所以让人迷醉,还是因为其本身深深扎根的土壤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这营养来自于深圳、广东、中国。

现实生活中,咏春拳已广泛传播于广东、广西、福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区,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新加坡、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

2021年6月10日,咏春拳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也就是说咏春拳本身就是中外联系的文化纽带之一,因为电影《叶问》和相关故事的广泛传播,香港以及广东的历史形象对老外而言更加具像化,因此也就强化了这种文化吸引力。很多外国朋友由此对岭南文化很好奇,也充满期待。

▲观看《咏春》的现场观众。图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咏春》一出,天下瞩目,其实也是正常的。

至于香云纱,则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香云纱最早起源于宋代,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色的丝绸面料,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纺织界誉为 “软黄金” 。香云纱挺爽柔润,日晒和水洗牢度佳,防水性强,易洗易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适合炎热的夏天穿着,受到消费者欢迎,被海外人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服装,成为中国丝绸的著名产品。

“荔熟蝉鸣云纱响,蔗浪蕉风莨绸爽”,香云纱就是这种传统岭南文化的载体。香云纱礼服曾被政府选为国家礼物赠送给瑞典国王、王后及王室成员。

深圳的文化工作者仔细研究岭南文化,最终站在岭南文化的高地之上思考作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舞美技术手段,将武术与舞蹈优雅、无缝融合,这当然让欧洲观众叹为观止。

现场有多火爆?

据主办方介绍,当晚演出引发广泛关注,实际开放2000多座位的会议宫内嘉宾满堂。

▲检票入口排起了长队。图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下同)

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如潮,久久不肯离去,于是演员们只好多次返场谢幕,这更引起观众不约而同起立鼓掌,欢呼声如雷、掌声久久不息。

法国主流媒体也纷纷关注,《费加罗报》在《舞剧<咏春>将中国软实力带到巴黎》一文称,叶问大师的角色形象是芭蕾传奇大师鲁道夫·努里耶夫和李小龙的完美结合,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人物的优雅与敏捷。

法国知名新闻平台《法兰西晚报》也认为,无论是武术爱好者、舞蹈迷,还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观众,都将发现《咏春》是一部值得亲临现场欣赏的文艺作品。

▲《法兰西晚报》报道截图

法国《论坛报》社长Max Armanet则称赞,“我从几十年前就开始了解中国,中国在艺术发展方面取得过很多次革命性的创新,就像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且丰富的舞剧表达形式。”

应该说这是深圳文化原创力在世界文化艺术名城巴黎的一次成功亮相,这也标志着深圳文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根植于岭南文化之中的深圳文化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02 良性循环已经形成

深圳的文艺工作者何以能担纲这一荣耀?

这与深圳近年来突飞猛进的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和展会影响力扩大有莫大的关系。

看看深圳近年来做了些什么,以及准备做什么。

今年1月,深圳歌剧院“海之光”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8年12月竣工验收。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首,深圳歌剧院将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文化交流新平台、世界级高标准艺术殿堂和文化旅游目的地。

▲深圳歌剧院效果图

▲深圳歌剧院音乐厅效果图

2023年,深圳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1万平方米。目前,1800家各类图书馆(室)、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遍布全市。

2023年,深圳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超7万场次,平均每天超190场次。

在深圳,文化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相互渗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背后都是城市财力和个人财力在做支撑。仓廪实而知礼节,深圳人在文化艺术上的大手笔投入还是源于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底气。

而且深圳还有类似大芬村这样的艺术家聚集地,活力十足。

▲深圳大芬村。图源:小红书@S.y.n

不仅如此,深圳人还把文化艺术更多与数字经济等结合起来。

根据规划,到2025年,深圳数字创意产业增加值将突破1000亿元。

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博会起到的作用很大。2004年,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办时,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16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4%左右。2023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2750亿元,增长近17倍,占全市GDP比重8%左右。这也是一个“奇迹”。

▲2004年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大芬分会场,千人共画蒙娜丽莎。冼余汉摄

2024年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参展国家和地区由50个增加至60个;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08个;国际展区面积从上届3000平方米扩大至本届2万平方米;海外采购商人数由2万名增加至3万名……文博会的国际“朋友圈”正不断扩大。

深圳人正在用扎扎实实的努力迈向“建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目标,文化艺术与生活、数字经济、展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深圳原创文艺作品的冲击力已经走向世界,吸引老外粉丝从伦敦跑到巴黎再看一遍。

深圳人正在经历一个不断见证奇迹的阶段,舞剧《咏春》只是一个开始。

▲图源 深圳歌剧舞剧院

0 阅读:0

幽默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