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胃热炽盛、气阴两虚,一张经典方,清胃泻火,益气养阴!

程井军说养护 2024-09-14 14:42:51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常将消渴(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并施以针对性的治疗。

之前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了“上消”肺热津伤证的症状表现、中医治疗方法,今天程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中消”。

那么什么是“中消”呢?

消渴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中消多见胃热炽盛证、气阴亏虚证两种证型。

门诊案例:

之前有位患者,女性,45岁,有家族糖尿病史。

患者自述:平时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近几个月来体重明显下降,伴有严重的口渴、多饮、多尿及易饥多食症状;去医院检查空腹血糖12.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9%,被确诊为糖尿病。

刻诊: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有力。

辩证:消渴病(胃热炽盛、气阴两虚证)

根据患者情况开方清胃散合玉泉丸加减:生石膏、黄连、黄芩、知母、生地黄、麦冬、玄参、葛根、天花粉、人参(另炖)、五味子、甘草;同时叮嘱患者注意饮食,适度运动。

效果如何?

患者服用15天后自述口渴、多饮、多尿及易饥多食症状明显减轻,体重有所增加;空腹血糖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在原方基础上加减继续服用。

前后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上月患者复诊,全身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稳定在6.0~6.5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7.8~9.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降至6.5%以下。

为何有如此疗效?

本病例患者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盛,消谷耗液,发为消渴;邪火杀谷,故多食易饥;水谷精微被邪火所消耗,不能充养机体,肌体失养,则消瘦乏力;舌红,苔黄燥,脉滑数,乃胃热炽盛之象。

因此治疗应以清胃泻火,益气养阴为主。

方中生石膏、黄连、黄芩清胃泻火,缓解患者胃热炽盛的症状;知母、生地黄、麦冬、玄参养阴生津,滋补肝肾,改善气阴两虚的体质;葛根、天花粉生津止渴,协助降低血糖;人参、黄芪益气固表,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耐受性;五味子收敛固涩,辅助降糖;甘草调和诸药,增强药效。

同时叮嘱要规律的生活、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的配合,多管齐下,患者很快就康复了。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对症调理,文章中的方法不适合所有人。万不可照搬照用,还需诊断才能更为准确。如不对症盲目套方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2 阅读:76

程井军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