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拍打这里,全身浊湿病邪都排光,浑身轻松!

杉杉评健康 2024-07-26 13:44:58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病由寒湿起,寒气、湿气是产生疾病的根由,同时也是防治调理身体的关键,把体内的寒湿排干净,让五脏六腑的阳气生发出来,各种困扰你的健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尤其是三伏,一年当中最佳的祛浊湿的好时机!

哪“湿”到底是什么?

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

中医里面,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列如广东等地常年气候湿润,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因此那边的人很多湿气重(外湿);另一个是人体的气机运行过慢过缓,形成了壅滞而产生的湿邪(内湿)。

湿气重有哪些症状?

湿气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表现不尽相同,不过一般都有以下特征:

比如口臭、食欲不振、肥胖、水肿、头面部爱出油、长痘、食后胃胀、四肢冰凉、大便稀黏不尽等等,这些都是湿气最直观的表现。

拍打五大部位,浊湿全排光

1、头顶(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拍打方法:用实掌拍头顶即可,力度以舒适有一定痛感为主,时间20分钟以上。

调理: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脑胀,头晕,脑袋有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健脑宁神。

2、后颈部(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拍打方法:低头,直接实掌拍打后颈部(大椎穴)的部位,每次20分钟以上。

调理: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腹部肚脐眼部位(神阙穴)

位置:肚脐眼处。

拍打方法:拍打肚腹,时间20分钟以上

拍打肚腹视频

调理: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肚脐眼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脚底涌泉穴

位置: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拍打方法:拍打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以上。

调理: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5、小腿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拍打方法:实掌拍打,每次20分钟以上,每日1次。

调理: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薏米红豆粥

最后,教大家一款祛寒湿的膳食:薏米红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而赤小豆,不仅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意思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此外,赤小豆也有利水、消肿、健脾胃的作用,可以说非常适合夏天吃。

它两一起组合,不仅养心又补脾胃,还能祛浊湿,三伏吃效果非常好。

三伏艾灸,一年当中祛浊湿的最佳时机!以上穴位除了可以拍打,艾灸调理效果更佳哦!使用传统艾条悬灸一般每穴各灸15-20分钟,使用智能艾灸仪每穴各灸30-35分钟即可(取穴顺序一般先上后下,先背后胸腹)。

1 阅读:128

杉杉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