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四季,都在宋词里

点墨漫诗意 2024-07-05 15:14:28

玉楼春·春景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说起宋祁,也许不是尽人皆知,但是说起“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词,却流传至广,无人不晓。宋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宋祁早年家境并不好,但他和哥哥宋庠都是天资聪颖的神童,在文学上都有天赋,乡试、省试、殿试,每次都是兄弟两个人一起上阵,均名列前茅,传为一时佳话。最有意思的是在殿试时,主考官将宋祁定为“状元”,但刘太后不同意,她认为做弟弟的不能排在哥哥之前,于是将宋庠定为“状元”。就这样,哥哥宋庠成了状元,弟弟宋祁虽然不是状元,但也等于状元,兄弟俩便有了“双状元”的美誉,并称宋庠为“大宋”,宋祁为“小宋”。“二宋”从此名扬汴京。

宋祁入仕后,在晏殊的栽培下,平步青云,过上了富贵奢华的生活。当时大宋天下太平,繁荣富足,宋祁仕途顺畅,在晏殊的熏陶下,也热衷诗酒歌舞,喜欢享受,主张“行乐还须年少”,他经常在府邸大摆筵席,昼夜狂欢。

宋祁沉迷于风花雪月中,喜欢在筵前酒边、花前月下赋词吟诗。他的词构思新颖,风流雅俊,描写生动,有韵亦有境,艳丽而不轻薄,读后令人心旷神怡。这首《玉楼春》是最杰出的代表。

城东的景色越来越美,微风吹皱了整个湖面,那漾动的碧波,是欢迎游客的浅笑。清晨略带些寒意,轻烟薄雾笼罩着翠柳,枝头的红杏争鲜斗艳,蜂飞鸟鸣,莺歌燕舞,春意盎然。

平生只恨遗憾太多,欢娱太少,何必吝啬金钱,轻视快乐?让我们一起端起酒杯挽留斜阳,请它把美丽的余晖在花丛间多停留会儿,让欢乐在人间常驻吧!

这样繁花争艳、朝气蓬勃的初春景象让宋祁陶醉了,发出了“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的感叹。词人对美丽春天的留恋之情和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一笑。其实作者看得很透,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灵,才能伴人终生。端起斟满的酒杯,劝夕阳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时光稍纵即逝,何不及时享乐。不知道后人对这其中的兴味了解多少,也许这首词的内容已经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失去了光泽,但至少为人所传唱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依然活跃在人们心里。宋祁也因此有了“红杏尚书”的美名。

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的确,这既是真景物,也是真感情。绿柳如烟,状其淡绿之时那种若有若无的绿色,头上的红杏,如火如荼,颇为耀眼。行笔至此,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跃然纸上。“闹”字写出杏花争鲜斗艳之神,也表现出词人的欣喜之情,境界全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沈雄也在《古今词话》中说:人谓“闹”字甚重,我觉全篇俱轻,所以成为“红杏尚书”。唐圭璋《唐宋词简释》里有:此首随意落墨,风流娴雅。起两句,虚写春风春水泛舟之适。次两句,实写景物之丽。绿杨红杏,相映成趣。而“闹”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其擅名千古也。下片一气贯注,亦是动人轻财寻乐之意。

很多人会关注“闹”字,为此而遮掩了全词的光辉,但其实“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才是词人的深意。人生苦短,欢娱短暂,词人无奈,举杯挽留夕阳,挽留时光。“劝斜阳”“留晚照”写出词人留恋美好时光的情感,却又流露出无法留住时光的无奈和失望,令人回味。

古往今来,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总是充满了浓浓的诗意。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来形容春天;总是用最美好的情感,来赞美春天;总是用春天来比喻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物、美好的情感。

然而人生的春天又有多少个时日呢?很多人指责宋祁纵情宴饮声乐,但是,转念一想,人生苦短,谁也不知在某一个生命的节点,就要与这长世作别。在他心中,得乐且乐才是最重要的吧,为什么要辛苦了这一身皮囊,拘谨在这世间,不得快活呢?且让旁人数落我的放纵与轻狂,白日放歌须纵酒,这番洒脱与谁说?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的盎然春意为宋祁的美丽人生献上了最精彩的一笔。这也大概是他生命里最美的时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乡村夏日,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一派宁静优美的景象。虽是夜行,却似乎一点儿也不着急。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山路上,一会儿看看明月走到哪里了,一会儿听听鸟啼蝉鸣,悠闲自得。此时,没有需要快马加鞭的紧急公务要处理,也不用为他人的指责、诽谤而彻夜难眠。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写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夏天的生机勃勃。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词人继续信步前行。

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这样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继之而来呢?他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出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

虽然遭弹劾免职,胸中还有诸多愤懑愁苦,但美丽的自然和恬淡的乡村生活替他化解了部分激愤之情。在这美好的夏日夜晚,走在宁静的山间小路上,他已经完全沉浸于清风明月之中,融于天地。

辛弃疾中年之后,政治上基本上被朝廷搁置,让他过起闲居的生活,也正因为这种搁置才成就了稼轩的词坛地位,才有了词坛这颗永不坠落的星辰。他也曾学起陶渊明的隐居,如果往昔的热闹是生命的重音,那闲居生活一定是温柔的和弦。遭遇人生的跌宕、仕途的沉浮之后,内心的宁静不足为外人道。

在这期间,词人写过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多为平淡之作,然而平淡中却有深意,朴素清丽、生机盎然。在《鹧鸪天》中,也有这样的佳句:“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于简朴中见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故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是比较全面也比较公允的评价。

他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他感慨:“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

如果说他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是闲的,但他又从来没有闲过,在他大量的创作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寄情山水、安于农舍的居士,还是一个满怀心事,用心诉说心中梦想的志士。为那些质朴而感动,为灵感翻飞而歌之,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些优美的词句。

一个文武兼备、有着卓越胆识和独到眼光的战略家,处在这样一个山河破碎、动荡难安、人们渴望英雄的时代,却无法向世人一展其将军的雄姿。欲藏心事与谁说?

时势造英雄,英雄却为时势所累。到底是谁的过错?你无法责备一个时代的过错,也无法怨恨历史的无常。身处其中,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只有一点,我们是了然于心的。当你追寻辛老的脚步,循着稻花香,听蛙声蝉鸣,览清风明月,你是否感受到,有一个熟悉的灵魂离你很近,很近,且不说这其中包含了多少纠缠复杂的心情,但他依然有着那份让人难以企及的乐观。

人生何其跌宕,而我相信,有些东西,路转山回,也会凸显。

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说起“碧云天,黄叶地”,也许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而范仲淹这首词,才是原文出处。

秋色连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多么斑斓多彩的一幅画面。

“山映斜阳”,又将青山摄入画面,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芳草”历来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比如相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写“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清平乐》写“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埋怨“芳草”无情,实则是作者多情、重情罢了。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萦绕不去,纠缠不已,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但这般感受与谁说,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除了。夜间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地发出“休独倚”之叹,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蒙,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晖;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晖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范晞文《对床夜语》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眼前的秋景触发心中的忧思,于是,“物皆动我之情怀”;同时,心中的忧思情化眼前的秋景,于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此内外交感,始能物我相谐。秋景之凄清衰飒,与忧思的寥落悲怆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思的怅惆无际若合符节;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思之悠悠无穷息息相通。所以“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芳草怀远,兴寄离愁,本已司空见惯,但本词凭词人内在的“丹诚”,借“无情”衬出有情,“化景物为情思”,因而“别有一番滋味”。

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离乡愈久,乡思愈深。除非每天晚上,做回乡好梦,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稳。但这却不可能,愁思难解,企盼更切,从夕阳下一直望到明月当空,望来望去,依然形单影只,莫要再倚楼眺望。忧从中来,更增惆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愁情之浓岂是杜康所能排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意新语工,设想奇特,比“愁更愁”更为形象生动。

望而思,思而梦,梦无寐,寐而倚,倚而独,独而愁,愁而酒,酒而泪。辗转千回,愁思不能解。

纵使好景应难忘,但再难忘的好景,落在羁旅游子眼里,也正如酒入愁肠愁更愁。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景随心动,景也萧瑟。不入此中境,难解此种情,不解此中味。对于羁旅之人来说,这些景,都成了忧思的缘由,忧从中来,不能断绝。

从此,一个又一个难眠的夜晚,独自叹息。劝你莫倚高楼,劝你莫仰望明月,月中有相思地,难忘怀。身处高楼,心在远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么,就来一壶浊酒吧,借酒浇愁,温热了胸口,相思的泪便毫无征兆地簌簌落下了。

一寸相思一寸灰,心里有万丈相思难言。但愿在酒中暂时忘记这些痛苦吧,但愿在酒后可以有团圆的景象,即便是梦一场,不要痛苦难眠。愿梦里可乘风,许我归故乡。

满庭芳·冬景

【宋】赵长卿

晚色沉沉,雨声寂寞,夜寒初冻云头。晓来阶砌,一捻冷光浮。目断江天霭霭,低迷映、绿竹修修。多才客,高吟柳絮,还更上层楼。

烹茶,新试水,人间清楚,物外遨游。胜似他、销金暖帐情柔。细看流风回舞,终日价、浅酌轻讴。醺醺地,美人翻曲,消尽古今愁。

秋风过后是个漫长的冬天。“晚色沉沉,雨声寂寞,夜寒初冻云头。”此时,大多东西都是慵懒着或者索性休眠。日常所见最欢畅的流水也陷入了沉默,一味地冰封下去。似乎这个时候诸多的意象都隐去了,要想找个可以抒怀的对象都很难。晓晨初醒,石阶之上,一捻冷光飘浮。举目遥望,江天暮霭,也是一副冷清的气象,低迷地映衬着绿竹。多才的文人墨客,吟诵“柳絮”,还要登高楼。

既是写冬景,何来柳絮?想必这里的“柳絮”应该是用了“咏絮之才”的典故。“咏絮之才”源出东晋才女谢道韫。谢道韫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记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人便把咏雪也称作咏絮了。

冬日好景,雨雪纷纷,当然也要做点儿什么,打发这好时光。烹茶,试试今年的新水,这样的情景里,把人间看得清楚,身如物外遨游。这次第,要比那些芙蓉帐暖、柔情似水更胜。细看流风回转,好似在空中翩翩起舞,也不厌倦,就这般终日浅酌清唱,心里也乐得自如。美人换了一支曲子,微醺,仿佛那古今愁,也可以消除。

古人都爱煮水烹茶,尤其是在雪天。《红楼梦》里就有煮雪水烹茶的片段,妙玉招待黛玉、宝钗、宝玉喝“体己茶”,黛玉问她:“这也是雨水煮出来的?”妙玉冷笑道:“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烹茶的水是她五年前收的梅花瓣上的雪。这般风雅,可见雪天宜煮水烹茶。

燃起小炉,炭火通红,雪景通透。亮丽的红、纯净的白、冬日的冷、新茶的暖,对比起来,都是极致的感受。现代人当然不能有这般风雅。他们喝的不仅是茶,还是一种意境。所以,词人才说,人间清楚,物外遨游。

《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赵长卿是宋朝宗室,北宋灭亡后,宗室纷纷南迁,定居临安一带。有的人苟安一隅,整天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然而也有一些人不忘故国,以词寄情。南渡之后,赵长卿写过很多词,像是在《临江仙·暮春》中写道:“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夜,中酒落花天。”以征鸿比喻漂泊异乡的旅客,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多表达故国哀思。然而这首词虽表露含蓄,应该也写于此时。

赵长卿作为宗室之一,他的处境自然较好,何况在这里还有许多南下的亲朋好友,因此还可以有闲情煮水烹茶,赏雪景,浅酌低唱。然而这种感情真的是闲适自如吗?不得而知。试想一下,宗室贵族,遭遇亡国之痛,从当初雍容华贵、万事无忧的生活脱离,颠沛流离,委身于南方,内心必然有太多难以言说的苦楚。人生的跌宕总是让人难以承受,本身居高处,却因时运不济,从高处坠落,这其中的变化,全都化作内心的寂寞愁苦。这种感情是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也是极为矛盾、复杂的。

了却富贵后,如今这境遇,似乎也是自得其乐的,胜似他销金暖帐情柔。然而词也含蓄,心也含蓄,不是寻常滋味,也无法寻常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大抵是失之可惜,又不甚可惜吧。在他心中,富贵生活倒不是真正在乎,一如浮云;然而国家的消亡,却是心中难以跨过的伤痛,不能触碰。

沐一剪清风,掬一皑冰雪,煮一壶香茗,展一方宣纸,研一池墨香,在冬日的清冽里,任一盏婉约走湿茶马古道。

品茶如悟人生,在淡淡茶香中体悟人生滋味,淡看人生悟沉浮。美人一曲高歌毕,醉在这般情境里,了却此生许多愁。

是谁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0 阅读:85

点墨漫诗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