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青海省贵德县的一场地下水管道施工中,一声尖叫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18岁的陶金兰正在用铁锹奋力挖掘,突然碰到了硬邦邦的东西。当泥土中的银光映入眼帘,她几乎屏住了呼吸——那是一枚造型古老的银元。
她并没有因此激动私藏,而是选择通知堂哥看守现场,自己立刻跑向县政府。
几天后,这片土地下竟被挖出两吨重的银元。随之而来的,是一段深埋了三十多年的历史秘密逐渐浮出水面。
1982年6月,贵德县正在进行一项地下水管道施工工程。由于县里地势高,水源匮乏,为了解决百姓的吃水问题,当地政府启动了修建自来水管道的项目。
其中一段管道必须穿过水泥楼梯,施工条件艰苦,很多人都不愿意接这活儿。陶金兰却拉着堂哥陶恩铭主动请缨,接下了这段难度最大的任务。
“能挣点补贴总是好的,这点苦我们不怕!”陶金兰当时对施工队负责人说。
她出身牧民家庭,早年失学,为了补贴家用,从小就干活,吃苦对她来说再正常不过。
6月16日下午,烈日炙烤着土地,兄妹俩挥汗如雨地在地里挖着。工程要求挖到1.5米深,而这天刚好进行到最后一步。
当铁锹深深刺入地下时,陶金兰的手感突然不对。“咔”的一声,像是碰到了什么硬东西。她停下来,蹲下细细查看。
“老天爷,这是什么?”陶金兰用手抹去表面泥土,一枚银光闪闪的银元映入眼帘。
她捧起这枚银元,翻来覆去地看,心头猛然一震。她曾在民兵训练时见过类似的东西,立刻意识到,这很可能是文物!
她急忙把堂哥陶恩铭叫过来。堂哥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么多银元,这可值不少钱啊!金兰,你想怎么办?”
陶金兰没有多犹豫:“咱得赶紧告诉政府,这事儿咱俩可不能私吞!”堂哥点了点头,留下来守住现场,而陶金兰撒腿就跑向县政府。
政府很快组织了一支队伍,包括考古专家、文物局工作人员和施工队,赶到现场开始挖掘。
短短几天内,这片土地下竟出土了67981枚银元和1569个银锞,总重量达2吨。这些银元被装满了两辆拖拉机,场面极为震撼。
经过初步鉴定,这批银元包括“袁大头”“孙小头”“船洋”“龙洋”等不同版本,均属民国时期发行的货币。这么大规模的埋藏文物,在青海的历史上实属罕见。
文物局专家们进一步展开调查,通过对银元的种类、数量和埋藏地点的研究,逐渐将目标锁定在一个名字上——“贵德王”马元海。
这个人是清末民初时期西北地区的一方恶霸,也是当时马家军的重要头目之一。
马元海本名马登瀛,是青海军阀马步芳的表兄。民国初年,他凭借马步芳的扶持,在贵德县担任要职。凭借军阀的武力,他很快成为了当地的“土皇帝”。
据《贵德文史资料》记载,马元海以“征收军费”“支持战事”为由,敲诈商人,强征百姓钱财;更甚者,他还私自贩卖烟草,侵占国家矿产资源,用各种手段搜刮巨额财富。
“他那时候是真横,村里的人见到他都绕道走。”据一位村民在历史记载中回忆,马元海的势力一度膨胀到连贵德县政府都对他无可奈何。
1936年,马元海还奉命参与围剿红军西路军的行动。由于他“战功卓著”,被马步芳提拔为西北剿匪总部的高级指挥官。
抗战期间,马元海利用自己的权力继续扩充势力,其敛财的手段变本加厉。贵德县一位老人曾说:“那时候他简直是我们头上的一座大山,压得人透不过气。”
新中国成立后,马元海逃亡途中被解放军俘获。审讯中,他矢口否认自己拥有巨额财富,最终因态度“坦诚”被宽大处理。
随着这批银元的出土,专家们推测,马元海在逃亡前将所有财产变卖为银元并埋藏于府邸地下,以期东山再起。
但他的如意算盘没能成功,这批巨额财富也随他一起深埋地下,直到32年后才重见天日。
这批银元的出土轰动一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么大一笔财富足以让任何人一夜暴富,但陶金兰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上交国家。
“如果这笔钱是我藏着,良心不安啊!”陶金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她朴素的话语中透露着强烈的正义感。为了表彰她的义举,政府给予她500元现金奖励,并授予她“先进个人”称号。
陶金兰没有因这些奖励而感到自豪。相反,她选择用这笔钱购买米面,捐赠给村里的孤寡老人,还资助了几名贫困学生上学。
她认为,“这笔钱虽然是奖励给我的,但能用来帮别人,才更有意义。”
陶金兰的故事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传奇,这批银元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社会道德力量的体现。
“埋藏的财富会腐朽,但精神的财富却能传承。”人们在感叹陶金兰拾金不昧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物质的积累,更需要道德与责任的支撑。
或许每个人都该问问自己:如果你是当年的陶金兰,会如何选择?
参考资料:
1982年,贵德农家兄妹挖出两吨银元-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