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雪山之巅,一条蜿蜒的公路悄然铺就。2024年1月,阿富汗人民用双手在帕米尔高原上开辟了一条通往希望的道路。这条被称为“瓦罕公路”的交通要道,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般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直指中阿边境。
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在这片一年只有短短三个月施工期的冰雪高原上,阿富汗人民顶着刺骨寒风,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硬是在没有得到中国明确答复的情况下,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这条全长500公里的公路被分成两段:从法扎巴德到伊什卡西姆的150公里,和从伊什卡西姆延伸至中阿边境的350公里。谁能想到,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下,竟然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宝藏?据阿富汗政府估算,全国矿产资源总价值可能超过3万亿美元。光是喀布尔南部的艾娜克铜矿,就藏着1133万吨的铜金属。此外还有约4亿吨煤炭、300亿立方米大理石等矿藏资源。
这片土地的命运却充满坎坷。19世纪以来,它先后成为列强的棋子,饱受战火蹂躏。直到2021年美军撤离,塔利班重掌政权,但满目疮痍的国土依然需要重建,萧条的经济亟待复苏。
中阿之间那条仅有92.45公里的边界线,被一条独特的地理走廊分割。这就是著名的瓦罕走廊,最宽处约75公里,最窄处仅15公里。它就像一条天然的丝绸之路,横亘在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三国之间,是连接东西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提出了将中巴经济走廊延伸至阿富汗的构想。这条始于新疆喀什、终于巴基斯坦瓜德尔港的经济走廊,全长3000公里,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枢纽。
但阿富汗似乎更青睐直接通过瓦罕走廊与中国合作。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既有与巴基斯坦的历史恩怨,也担心在三方合作中自身经济自主权被削弱。毕竟中巴经济走廊的主体都在中国和巴基斯坦境内。
对中国来说,开放瓦罕走廊并非易事。阿富汗当前局势不稳,这是开展经贸合作的最大顾虑。如何在促进地区发展与维护国家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充分的智慧与耐心。这条穿越雪域高原的公路,承载着两国人民的期待,也见证着区域合作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