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七月,2023年悄然过半。尽管在经济如火如荼恢复的上半年,关于疫情的一切开始渐渐被人们淡忘,但现实是,各个领域增长并不如预期那样平顺快速。而聚焦汽车出行这个高度浓缩一国生产制造能力的关键领域,用喘息和平复形容当下恰当不过。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上汽大众1-6月累计销量53.3万辆,其中,ID.家族更是以累计销量28100辆的成绩,继续卫冕“合资电动车销冠”。此前,ID.家族已经累计突破13万的销量,用两年多的时间,成为累计销量最高的合资电动品牌。
或许,车企赢得市场的核心,在于持续推出足够“抗打”的产品。如果说合理的定价策略、精巧的用户运营能够帮助车企快速抢占市场,那么产品力就是使车企立足市场、经得住时间洗涤的底气与核心。
ID.3官降,上汽大众主动出击电动化
车市卷到什么程度,走进市场看看各家的产品价格就知道了。
放眼中国车市,以特斯拉降价和湖北东风系全系补贴引发的价格战,让车企陷入疯狂内卷,中国车市也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经历价格战。不过相比于年初的被动裹挟,上汽大众ID.3选择主动出击。
据了解,2023年7月7日开始,上汽大众ID.3发起了一波精准官降,最高降幅达3.7万元,截止至7月31日,限量7000台。
在汽车营销专家看来,上汽大众这一举措促销意味非常浓厚。而选择ID.3下场试水,可见上汽大众亦是思量非凡。
首先,上汽大众ID.3是继ID.4 X、ID.6 X之后,上汽大众ID.家族推出的第三款车型。这款车型上市于2021年10月,是大众基于MEB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型。也就是说,这款车型的实力,代表了上汽大众在转型后的电动化实力,而这也是上汽大众迫切希望为市场所看到的。
其次,此次上汽大众的官降主角新款ID.3,上市于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共有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6.2888万元和19.2888万元。随着这款颇具产品力的上汽大众ID.3官降启动,其起售价将进一步下探至12.59万元,直接冲击15万级新能源市场。
结合中国新能源市场结构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由“哑铃形”向“纺锤形”结构转变。据里斯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5万-20万元级汽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正在增长,从2021年的7.4%上升至14.2%。而25万元以上高端新能源市场和8万元以下低端新能源市场销量占比已经从55.4%下降至50.9%。
当新能源汽车开始从“轻奢”跨入“大众普及阶段”,消费者对待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选择变得保守且理性。而当具备15万级性能品质的上汽大众ID.3以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对其他汽车品牌无异于“降维打击”。
换言之,上汽大众给出了绝对对得起价格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加速转型的合资车企“课代表”
一家成功的车企,最核心和重要的功能是什么?在笔者看来,是在任何时代都能适应变化。
2023年上半年里,中国汽车的行业格局正在加速重塑,其中不乏BAT强势崛起、“蔚小理”分道扬镳,当然,也有许多面临企业裁员、工厂变卖、高管出走,甚至黯然出局的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市场,残酷又现实。
当人们看衰合资车企,试图用“走下神坛”进行草率地定义,上汽大众则试着给出了合资燃油车企拥抱新能源的另类答案。
作为一家合资车企,上汽大众在2020年即完成了首个新能源汽车工厂的投产;2021年,上汽大众技术中心已经完全投入到面向未来的新能源研发、前瞻研究、虚拟研发等工作。
在上汽大众的研发中心,已经拥有由虚拟现实中心、实车展示大厅、增强现实中心、CAVE(沉浸式虚拟系统)、虚拟座舱等组成的虚拟评审中心;由新建零部件与底盘试验楼、能源站房,改建整车试验准备车间、新能源电池和电驱试验中心等组成的新研发试验中心;以及涵盖新能源、智能驾驶和网联、电子电器、汽车底盘及汽车零部件研发的综合试验基地。
最近,长沙新能源汽车项目也进入了试生产阶段,计划在2024年投产,规划年产能10万台。近年来,上汽大众逐步推进整体转型升级,对旗下电动车和燃油车的生产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
除了在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的重塑,作为一家拥有40年企业历史、2600万用户和1000多家经销商的车企,上汽大众还毅然做出了一个颇具意义的组织变革,选择将“战略资源集中管理,战术资源区域下放”。
具体来说,2021年,大众品牌营销机构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一个中台(渠道和销售)、3个前台(ID.、高端车、主流车)的营销机构格局。通过三大产品营销组,围绕使用场景、用户体验,进行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营销管理。
2022年,大众品牌进一步更新网络布局,形成以4S店为主体,新能源商超店向城市中心迈进,卫星店向空白地区渗透的多元化渠道模式。
而在今年,大众品牌将全国12个分销中心整合为8个营销大区,提升了大区的权限,让不同区域针对当地情况,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营销和服务,每个城市都有由市场、销售和售后共同组建的铁三角团队,极大提升了营销效率。
结语
为入局者所公认的是,汽车是一个颇具魅力的行业。尽管车市竞争愈发剧烈,但由于新技术、新模式,和由此可能引发的全新变革,依然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来,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产物的上汽大众无疑是幸运的。尤其在销量与价格呈现出高关联度,消费者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当下,上汽大众依然具备强大的实力进行持续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用户服务投入,有资本成为长期主义者。
不过车企亦有其固有的属性,作为一个庞大的公司有机体,其转型无法一蹴而就。但值得肯定的是,作为合资燃油前辈的上汽大众并没有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眼下,上汽大众愿意坚持以产品为立身之本,坚持长期主义,探索未来电动出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