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东夷显赫部族,你能想到,秦人和犬戎,一对死敌关系有多近?

雪莲果说历史 2024-01-21 13:21:05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夏代后期商部族势力的崛起,仍隐然闪露出早期夷夏交争的史影。

照傅斯年先生所说,夏史上虽然除了最后一段外没有商人的直接记录,但始终有夏一代,与夏人冲突的多是商人的友邦。

他认为“商人虽非夷,然曾抚有夷方之人,并用其文化,凭其人民以伐夏而灭之,实际上亦可说夷人胜夏”。这种说法(夷夏东西说),后来也曾受到批评,批评者的主要依据是说华夏民族的融合到夏代已难以再分东西。

这样的批评自然也不好说完全没有理由,但问题总分两面:若说商人灭夏只是以东胜西或“夷人胜夏”,自然不够确实;若说其中仍包含了相当多的夷夏对立因素,应该不算过分。

1、商灭夏背后的文化交融

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异闻》载有一个故事:

“夏桀之时,费昌之河上,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沈沈将灭,若疾雷之声。昌间于冯夷曰:‘何者为殷?何者为夏?’冯夷曰: “西夏东殷。’于是费昌徙族归殷。”

这便是古人的“夷夏东西说”。 所记故事是有来历的,《吕氏春秋·慎大》篇便有“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的记载,再往上推则有《尚书·汤誓》所记:夏人诅咒桀“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的流言。

事实上,商部族本属东夷,它的文化根基和主要同盟力量在东方,只是到了夏代,它的华夏化程度日深,才逐渐与山东半岛地区的“九夷”发生差别:

导致夏王朝灭亡的一个重大原因是夏人对东夷地区的失控,而这同时也就是商王朝得以兴起的一个重大前提。

夏末社会矛盾激化,松散的多民族共同体复趋向分崩。到上甲微七世孙成汤为首领时,商部落及其同盟势力已发展为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由它取代夏王朝的局面渐次形成。

《史记·夏本纪》说:

“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伐夏。”

实则汤为灭夏曾进行长期的准备,决非坐不事事之人。他起用有莘氏媵臣伊尹及夏车正奚仲后裔仲虺,委以国政,首先翦灭了亳都附近的夏属国有葛(嬴姓,出东夷),然后连续攻灭了夏王朝的依靠势力韦、顾、昆吾等国。

《孟子·滕文公下》说:

“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

词气虽有夸张,而反映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已到了积薪待燃的地步,不为虚说。

刘向《说苑·权谋》篇载:

“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之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能起九夷之师。'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明年,又不供贡职,桀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而灭之。”

相传夏桀在有仍氏之地召集的诸侯会盟亦告失败,(《国语·周语上》所称夏之亡,“回禄信于耹隧”,疑与此有关)。

商汤和伊尹乘势率军伐夏,大战于鸣条之野(今山东定陶西)。

夏桀战败南逃(一说被放逐),死于南巢(今安徽巢县东南)。商军乘胜灭三鬷(今定陶东北),尽取其宝玉,旋挥师西进,攻取夏王朝的心腹地区,一直进军到今陕甘一带。

《诗·商颂》在追颂成汤的功绩时说: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九州)。(《玄鸟》)

武王(汤)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遏)。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九截。韦、顾既伐,昆吾、 夏桀。(《长发》)

昔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日商是常。(《殷武》)

先秦齐国铜器叔夷缚铭文(叔夷锺铭同)也记录说:

(虩虩)成唐,又敢(有严)在帝所。旉(溥)受天命,删伐“足页”司(夏祀)。败厥灵师,伊少(小)臣唯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土。

“成唐即成汤,伊少臣即伊尹。“足页”字,郭沫若先生释为“夏”,以为由篆文省讹变来。

如此,则“删(翦)伐夏祀”正指成汤灭夏,可与文献互补。 《商颂》及金文所谓“奄有九有”、“咸有九州”,无疑包括了整个华夏地区,且远及西羌。

然据《史记·殷本纪》引《汤诰》:

“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

则商初中心统治区域仍在西起黄河、东至潍水、北抵济水、南达今淮河流域的范围之内,这恰恰是传统东夷文化区的中心地带。

商王朝直接统治区的进一步扩大,主要是在盘庚迁殷以后,特别是武丁时期,但中心区域变化不大。

陈梦家先生研究卜辞方国地理,据以约略确定的商殷区域是东至于黄海、渤海,西不过太行山脉与伏牛山脉,北起易水流域及其周围平原,南抵淮水流域与淮阳山脉,“这个区域相当于今天行政区域的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和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而以河南、山东两省为主要部分”。

盘庚迁殷以前,商王室的活动范围偏于山东地区,此后主要在河南地区,而大要不出传统东夷文化的主要影响地带。

不过商文化的传播不能与这一范 围等齐,它随各时期王朝实力和疆土的扩张而远被于东北和 西南,所谓“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已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史料所否定。

2、从畎夷到犬戎

成汤灭夏,意味着东夷部族再次取代华夏部族成为天下共主,正因为此,东夷部族开启了大规模西向迁徙。

这时“九夷”已经形成,它们虽大都是泰沂山区及其以东地区的夷人部落或小方国,但也有旧时与夏、商部族关系亲近的夷人大部落的后裔。其中有的部族在夏末内乱中西迁,另有一些部族则在商汤灭夏的过程中,随军西征而播迁到西部地区。

其时“九夷”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是商人灭夏的重要同盟军。

仅据现有文献资料考察,“九夷”中较早西迁的是畎夷。

畎夷原居地不详。《尚书·禹贡》载“岱畎丝泉,铅松怪石”,“岱畎”指泰山之谷;又载“羽畎夏翟,峄阳孤桐”,“羽畎”指羽山之谷(出产一种叫“夏翟”的雉鸟),而与峄山之阳相对。同篇又有 “蒙、羽其艺”句,蒙、羽指蒙山、羽山;孔疏引《汉书·地理志》, 谓“蒙山在泰山蒙阴县西南,羽山在东海祝其县(今山东郯城) 南”。

由此推测,畎夷大概很久以来即是活动在泰沂山区一带的土著夷人,因依山傍谷而得名。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这一部族的历史说:

夏后氏太康失国,四夷背叛。及后相即位,乃征畎夷;七年,然后来宾。至于后泄,始加爵命,由是服从。后桀之乱,畎夷入居邠岐之间。成汤既兴,伐而攘之。及殷室中衰,诸夷皆叛。至于武丁,征西羌、鬼方,三年乃克。故其《诗》曰:“自彼氏羌,莫敢不来王。”

史载畎夷原为“九夷”之首,当夷夏交争之时曾是夏后氏的主要抗衡势力之一,大致到帝芬、帝泄时始服从于夏。

夏末后桀之乱,它长驱西迁至邠岐间(今陕西旬邑、岐山一带),在土壤肥沃、水草丰美的泾渭平原上定居,时约当周部族不窋在邵 (今陕西武功)之世。

西迁后的畎夷为后来犬戎之祖,其初都之地为犬丘,秦时更名废丘,汉时改称槐里,即今陕西兴平。

3、犬丘地名的背后

据学者研究,犬丘的地名是随族而走的。

“由山东曹县、河南永城县的犬丘,到陕西兴平、甘肃的犬丘,这正是畎夷由我国东方移至我国西方所走过的足迹”。“丘”本为我国古代东部地区特有的地名用字,与西部地区多称“原”、“坝”等是不同的。

如著名的帝丘、商丘、楚丘等名,皆反映出大汶口-海岱龙山文化 时期地处黄河下游的东夷人选择高平台地居住的传统。

周秦以来,在东方齐、鲁、宋、卫、曹等国,此类名目保存尚多。

见于 《汉书·地理志》者:

如济阴郡的乘丘(乘氏),沛郡的公丘、敬丘、夏丘,魏郡的斥丘,常山郡的中丘,清河郡的贝丘,涿郡的谷丘,平原郡的重丘,济南郡的阳丘,泰山郡的蛇丘、乘丘,齐郡的营丘,北海郡的安丘(渠丘),琅琊郡的安丘(宁乡),东海郡即丘(祝丘)、厚丘、容丘,临淮郡的成丘(富平),楚国(属徐 州)的甾丘,等等,几乎在在皆是。

其他以平、陵、台、陆等字称地的也所在多有。因此西部地区的犬丘,正可作为畎夷西迁的 确证。

成汤至武丁时,畎夷屡次被逐,又继续西迁,故又有西犬丘之名(其地在今甘肃东部)。这一部族在西方的发展颇盛,自商末以至西周叛服不常,屡屡寇边,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大患。

商后期卜辞有“王起从犬师”、“王惟犬师从”、“雀往征犬”、“犬追亘有及”、“缶不其获犬”等例,都是反映商与畎(犬)夷的关系的,以涉及征伐的居多,而也有“令犬”、“王其田至于 犬”等辞。

《孟子·梁惠王下》说“文王事昆夷”,《说文》以“昆夷”与“犬夷”互称;《诗经·绵》又有“混夷”,“昆夷”、“混夷” 可能是畎夷的别称,或者“昆”、“混”本为“畎”字的讹变。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孔疏引《尚书大传》谓文王“四年伐犬夷”, 《史记·周本纪》谓文王受命之“明年伐犬戎”,犬戎也就是犬夷。商周之际的犬夷或犬戎,有一股不小的势力在今山西临汾一带。

周穆王曾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并把一批犬戎部落迁到太原。而到周幽王时,终因王朝统治集团内乱,西夷犬戎内侵,导致西周灭亡。

4、秦来源东夷的证据

商王朝兴起时西迁的夷人,以秦人祖先伯益部的一支最为有名。

《史记·秦本纪》的一段记载: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日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这与商部族起源的传说同出一辙,也是古徐夷及满族、高句丽、 北夷橐离国等东北民族中常见的鸟图腾感应“卵生”故事,可证秦部族出于东夷无疑。

伯益部(实为部落群)在中国文明社会之初是东部地区最强大的势力,几乎凝聚了那时分布在今山东境内的所有古夷人部落。

夏王朝正式确立之前的频繁夷夏交争,主要的即是夏后氏与伯益部之争。其时伯益部的活动中心在以曲阜为中心的鲁西南,潍淄流域则是它的大后方。

李江浙先生推论秦人居留东方时曾有三个中心活动区:

一是以曲阜为中心,为秦之先的发祥地;二是以费县为中心,为伯益多年经营的兴旺发达地 区;三是以范县为中心,为伯益出任中原地区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时期的住址,此地当时称秦,秦人、秦族之称始于此。

又考 “费”字古作“䉾”,即䄻若秜,以证大费部最早发现野生稻并把它逐渐驯化为人工稻。

这些都可备一说,费县、范县亦大致不出今鲁西南范围;然大费之名本起于燕、凤图腾崇拜,亦不必别作推求。

夏末商初,伯益部仍是有重大影响的夷人部落。

其嫡裔见于《史记·秦本纪》者: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一 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所谓“或在夷狄”者,夏末随商汤西征而播迁的一支最见显豁。

费昌在夏桀之乱时去夏归商,做了汤的御手,在鸣条之战及随后的一系列西征战役中立了大功。

大廉的玄孙孟戏中衍,据说是 “鸟身人言”,也善于驾御,被汤的玄孙太戊卜聘为御手,并授以官职,妻以宗女。“自太戊以下,仲衍之后遂有世功,以佐殷国, 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仲衍玄孙仲潏“在西戎”,为殷“保西垂(陲)”。其子蜚廉“善走”,蜚廉子恶来“有力”,“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王”。

嗣其后者,在周代亦多以武功著称。

以上皆见于《史记·秦本纪》,当是据秦人国史(《秦纪》)所载,可靠性可以无疑。

5、秦与楚

秦人先祖的鸟俗氏、若木(太阳神木)、蜚廉(风或凤字的拼读)等名称,都是反映东夷风俗的。

“费”字为蜚廉之单称, 亦可证今费县一带确为秦人的祖居地(夏商之际)。“恶来”可能是“益”或“羿”的缓读,而“秦”又可能是“恶来”促读的音变。总之,推论秦王族的主支出于东夷是信而有征的。

傅斯年先生说:

“殷曾部分的同化于夷。《逸书》说:‘纣越厥夷居而不事上帝。’似乎殷末已忽略其原有之五方帝的宗教,改从夷俗, 在亡国时飞廉恶来诸夷人犹为之死。”

殷末王朝与地处西边的秦方国的关系,已不纯是同出于东夷的族际关系,但传统的政治交往和共同的文化信仰仍是重要的联系纽带,所以甲骨文中有王室与秦通婚的反映(如武丁有妇嫀),而不见有殷人伐秦的记录。

秦之先挟带海岱民族雄健而浪漫的文化基因西上,以深厚的文化根系吸收羌、戎血液,遂使原有的尚武之风愈增几分彪悍、粗犷与桀骜不驯,变得更加强韧、刚戾、严峻而刻峭。后来秦人能够横扫六合,统一中国,不能不说这也是它不可抵御的内在发生力之一。

《史记·楚世家》记有一位弋鸟者对秦人的比喻:

“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楚鄢郢,膺击韩魏,垂头中国。处形既便,势有地利,奋翼鼓翅,方三千里,则秦未可独招而夜射也。”

这股东西大混血的“鸟夷”势力,始终向往着东方大海的波澜壮阔,经过千数百年的蓄养和磨 砺,终于实现了华夏民族史无前例的大混一。

楚先和秦先是近亲,楚人也每以凤凰、大鹏、鸷鸟自况,楚文物里多见的蜚(飞) 廉造型和飞鸟践蛇、虎的形象,很可能是通过西迁的秦人祖先传播去的。

夏末商初西迁的东夷部族,当不止于现在所知,另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尚待进一步理出头绪。

如被认为是以雨鸟为图腾的霍族,商初迁至今山西霍县一带,商末为诸侯,为周族所灭,西周初成为霍叔的封国。《世本》谓“霍国,真姓”,可能是源出东夷皋陶部的寘国的一支;其另一支在商末曾迁到淮水之南。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1 阅读:39

雪莲果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