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顶流明星江豚夫妇“淘淘”及“福久”的二胎男宝F9C24满月了。从它还在妈妈“福久”肚子里时就一直颇受关注。它出生后,许多读者在后台留言,十分关心它的近况。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我们走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郝玉江博士展开对话。
小江豚F9C24(左)满月,与妈妈“福久”在一起
江豚妈妈需要“坐月子”吗?
郝玉江介绍,正常分娩的情况下,江豚恢复得比人要快一些。我们可以引用人类“坐月子”的概念来对它进行专门的护理。
产后的头一个月里,豚妈的食量可达到平常食量的两倍以上,即每天要吃掉接近6公斤的食物。我们投喂的食物是能量高且水分含量高的饵料鱼,以鲜活的鲤、鲫、条等为主。
此外,要24小时监测记录小江豚吃奶的频次和时长。如果小江豚吃奶的频次突然增加,就是警示信号,说明豚妈可能产奶不足,因为江豚也像人类一样会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会给豚妈喂一些下奶的中成药。
前三个月,小江豚仅能吃奶,且食量非常大。随着体重的增加,它的食量会越来越大。三个月后开始混合喂养,会添加喂养小型鱼类,如5厘米左右的小鲤鱼、小鲫鱼等。
小江豚一般六个月就可以断奶了,但至少要等到一岁半至两岁,待小江豚与新的江豚逐渐熟悉后,才会让它与妈妈分离,融入新的群体中。
江豚人工繁殖意义重大
对于江豚的人工繁殖,郝玉江介绍,目前的定位很清晰,主要是提供研究平台。
在长江中观察江豚的行为、生活习性、生态需求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通过这个研究平台,能够直观地观察江豚,可以对其生理学、生物声学以及生态需求等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为野外种群保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吸引更多人了解、关注江豚,甚至参与江豚保护。
长江江豚可爱的形象、甜蜜的笑脸也使它们成为天然的文化交流“大使”。
江豚是非常可爱、灵动的动物,生活在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里面,也是目前长江中唯一存活的鲸类物种。保护好这个物种,是展现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创造力、智慧和决心,是国家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在我国西南地区有大熊猫保育基地,而在长江流域,特别是在我们江城武汉,如果能参照大熊猫基地的模式,建立起江豚保护繁育基地,创建科教文旅融合的良性保护模式,将有力促进长江江豚的人工饲养保育,推动长江水生动物科普宣传,让更多人关注到这种独特的水生物种,吸引大家一起保护可爱的长江精灵。
郝玉江最后表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人工繁殖的江豚放归野外,但这个只能一步步来,首先计划将其放入天鹅洲自然保护区这样的环境中,等时机成熟,再最终放归长江。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