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周总理在北京香山碧云寺,见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守灵人。
周总理对老人很是敬重,关切问道:“您每个月的恩饷有多少?”
老人如实回答:已经20年未发饷了。
总理什么也没有说,可从此之后,老人每月的工资里就多出了一大笔补贴。
这位守灵人究竟是谁?守灵数十年却未得分文,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36年的守灵生活北京香山碧云寺,汇聚了明清建筑艺术的精华,对考古学和建筑学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碧云寺闻名遐迩,还因这里曾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安息之地。
1925 年,孙中山先生猝然于北京谢世,依其遗嘱,先生遗体移葬至南京之中山陵。
但衣冠等遗物,仍留于碧云寺的衣冠冢内。
故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往碧云寺,以追思和缅怀孙中山先生,寄托对这位伟人的深切敬意。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由卫队长谭卫全率领的卫队,承担起了在碧云寺守护灵柩的重任。
谭卫全,本名谭惠全,1873年出生于广东香山。
谭惠全乃同盟会之士,武艺卓绝。其曾任武术教官,亦为孙中山先生之贴身卫士,实乃不凡。
1922年陈炯明叛变,谭卫全英勇无畏,搏命拼杀,保护孙中山成功突围,脱离险境。
次年,宋庆龄赐予他一枚狮钮铜质印章,其上印刻“谭卫全章”。这既是对其功绩的肯定,也是感激之情的表露。
谭惠全也因此改名为谭卫全,寓意保卫孙中山先生的全意与决心。
1924年,在孙中山亲自主持的授勋典礼上,谭卫全被授予“讨贼有功”勋章,并由宋庆龄亲自为其佩戴。
国民政府为孙中山设立守灵办事处后,谭卫全一家就迁居至碧云寺附近的水泉院。
从此,开始了长达36年的守灵生活。
为表彰谭卫全等人的忠诚与贡献,孙中山生前曾定期为他们发放恩饷。
然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京与南京先后陷入敌手,国民政府被迫撤退,谭卫全等人的恩饷发放也因此中断。
纵使生活举步维艰,谭卫全仍旧坚守于碧云寺。
竭力守护衣冠冢20世纪20年代中期,北京城被奉系军阀张作霖以铁腕掌控。
然而在与国民党的多次交锋中,张作霖屡遭挫败。
此时,他的手下张宗昌提出了一种荒谬至极的说法:
国民党之所以能在战场上连连告捷,皆因孙中山停灵的碧云寺风水绝佳,孙中山的灵魂在冥冥之中为国民党军队助威。
这一无稽之谈,竟意外地得到了张作霖的认同。
1927年的秋天,局势越发紧张。
张宗昌受张作霖之命,率领一队士兵前往碧云寺,意图破坏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以断其“风水之助”。
这一消息令谭卫全既愤怒又担忧。
值此危急之境,谭卫全只能向张学良求助。
张学良对孙中山先生一直怀有深深地敬仰之情,却也不得不顾虑到父亲的立场和面子。
他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当面斥责了张宗昌,制止了他的疯狂举动。
然而,谭卫全并未因此放松警惕。
他深知张宗昌等人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于是与卫士们秘密商议,制定了更为严密的保护措施。
经过一番周密的计划,他们最终将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秘密转移至一个隐蔽的山洞中,以确保其安全无虞。
半年后,奉军逐渐败退,而张作霖也在皇姑屯遭遇不测,不幸身亡。
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得以安全保存,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灾难。
初心不改,默默坚守1929 年,孙中山先生遗体迁至南京中山陵,守灵办事处的众多卫士颇为年轻,竟难以承受这般孤寂清苦的时光。
更何况当时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正是一显身手的好机会,谁也不愿在这里浪费青春。
因此迁灵的时候,守灵办事处的一大批人趁机离开了碧云寺。
或是为了追寻更好的人生机遇,或是顺应时代的洪流。
然而,谭卫全与少数几位卫士却毅然选择坚守,继续留在碧云寺,守护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对碧云寺的经济支持也随之中断,谭卫全与留下的卫士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们既要在战火纷飞里护佑衣冠冢的安妥,又得自力更生,竭力寻觅解决温饱之法。
其余众人难以忍受这般困苦的生活,皆相继离去。
唯有谭卫全侠肝义胆,带领一家老小,默默地住在这荒山野岭,为孙中山先生守灵。
即使面对日军的枪口,谭卫全也毫不畏惧,据理力争。
在他的守护下,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没有受到日本人的丝毫破坏。
谭卫全不仅功夫高、身手好,还会做正宗地道的广东菜,而且口碑非常不错。
以他的一身本事和声望,想要养家糊口、过更好的生活,并非难事。
当时,北京也有好几家广东餐馆抛出的高薪橄榄枝,却被谭卫全一一回绝了。
为了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谭卫全没有依赖外界的援助。
他于山上垦出一方土地,播下玉米,植上蔬菜,以此实现自给自足。
“颇具忠实,困苦可悯”1945年日本投降的喜讯传来之后,谭卫全提起笔,给孙中山之子孙科写了一封信。
信中详细记录了,从1937年北平沦陷至1945年这八年间。
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如何管理孙中山的衣冠冢,以及他家庭所面临的种种生活困境。
孙科在收到这封沉甸甸的来信后,被谭卫全一家人的忠诚与坚韧深深打动。
他深知,在这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谭卫全为了守护这份使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孙科旋即挥毫泼墨,向时任北平市长的熊斌寄去一封书函,他希望熊市长能够先拨一笔款,以解谭卫全家的燃眉之急,等到通汇之后,这笔费用会由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来偿还。
但熊斌却似乎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孙科在信中提出,希望熊斌“将办理情形示复为荷”。
也就是说,如果熊斌办好了此事,就一定会留有资料存档。
但是在熊斌任北平特别市市长期间的档案记录中,并没有发现办理经过的材料,也没有相关内容的记载。
中央画院院士谭志泉,是谭卫全的幼子。
他生于1938年,对儿时那段艰苦岁月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他回忆称,当时家中生活极度贫困,时常要忍饥受饿。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局势的稳定和各项政策的落实,谭卫全被分配了工作。
全家的生活这才逐渐有了起色,摆脱了长期的苦难与困境。
总理亲自“讨”恩饷1956年,全国政协在北京香山碧云寺,举办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的活动。
活动当日,周总理亲临现场,并特别参观了中山纪念堂。
谭卫全有幸担任了周总理的向导,向他介绍孙中山先生的遗物与珍贵的照片。
周总理在听取谭卫全的讲解过程中,也对谭卫全多年如一日、忠心耿耿守护孙中山衣冠冢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外,周总理还十分关切地询问了谭卫全的家庭生活状况以及“恩饷”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谭卫全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被分配到了园林部门工作,拥有了一份稳定且体面的收入。
一向克己奉公、为人耿直的谭卫全对此已经非常感激了。
他从没想过要什么额外的补贴,也从没向别人提起过“恩饷”之事。
如今周总理问及此事,谭卫全只能坦诚地表示,自1937年以来,恩饷就没再发过了。
总理接着又问:“以前每次发多少?”说着,他用食指和拇指捏成一个圈。
谭卫全立刻明白,这是在问他发多少大洋。
于是如实回到:“六十块。”
周总理离开后不久,谭卫全作为园林局的普通职工,薪资里却突然多了60元的额外补助。
谭志泉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时父亲的月薪一跃涨到了一百多元。
要知道,在1956年工资制度调整后,许多团级干部的月薪也不过一百多。
这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高的收入了。
自此,谭家彻底告别了往日的拮据,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富裕日子。
参考文献
1、凤凰资讯 《1956年 周恩来为孙中山守灵卫士“讨”恩饷》
2、北京市档案馆 《档案见证谭卫全抗战八年中的守灵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