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道战死后李成梁担任辽东总兵,为明朝守边四十年

史海撷英 2024-07-08 15:30:45

有明一代,边防甚重。而其中,辽东又是边防的重中之重。辽东总兵是辽东镇的军事主官,明朝合计65人出任这一职位,其中战死疆者不在少数。

李成梁守辽之前,就有多位总兵为国捐躯。

《明史・李成梁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十年之间,殷尚质、杨照、王治道三大将皆战死。”殷尚质、杨照、王治道三人先后担任辽东总兵,皆死于疆场之上,战争的惨烈,可见一斑。

殷尚质是嘉靖时期的一名辽东守将,明代的军户都是世袭,殷尚质继承父亲的衣钵担任指挥佥事,先后在天津卫、宁远、沈阳等地驻守。期间由于其能力出众,且勇猛敢战,数建勋功,屡获嘉奖,逐步升迁,后被嘉靖帝任命为辽东总兵,挂征虏大将军印。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冬,蒙古察哈尔部的打来孙和鞑靼部小王子以数万骑侵犯辽东,由于事发仓促,殷尚质来不及收拢部众,带着身边人就跃马而出,与蒙古连战数日,最终力竭矢尽,战死于塔山(在今辽宁锦西境内),赠少保、左都督,特进荣禄大夫,谥忠勇。

李成梁家族在辽东呼风唤雨之前,力量最强的是杨氏家族,曾有数位杨家子弟担任辽东总兵。

朱厚熜

杨维藩是杨家第七代,祖父为辽东总兵杨镇。杨维藩从小就参军,为了明志,他自己把墓碑写好,等到自己战死的那一天就直接使用。不仅如此,他还在背上效仿岳飞,刻写“尽忠报国”四字,这种行为是有风险的,因为朝中之前也有人背刻这几字,被嘉靖帝责罚,道理很简单,如果鼓励这种行为,那大明官员们个个都要纹身了。

《万历野获编》里面说:“嘉靖末年,用故将杨照为辽东总兵官,照感上知遇,涅‘尽忠报国’四字于背,其与巡抚侯汝谅、户部管饷郎中何东序,互讦回卫,久之复起,感愤不平,誓死与虏角,因之战殁。无子,有母,贫不免饥寒。巡抚王之诰以闻,上命月给米三石,复其家。此累朝旷典,然以励各边壮士不为过也。按刺背一事,始于宋岳少保,元顺帝末年,杭州巡检胡仲彬举兵,其徒皆文背曰‘赤心报国,誓杀红巾’。至我明正德间,锦衣卫匠余刁宣,自言背刺‘尽忠报国’四字,上怒,命本卫杖而戍之岭南。至嘉靖初,南礼部侍郎黄绾为白简所攻,亦自疏言背有‘尽忠报国’字可验,上虽不罪,而天下至今嗤笑。盖至照而五矣。”

但杨维藩背部刻字,不同于他人,他确实是真心报国。杨维藩心思缜密,不打鲁莽的战斗,尤其擅长防守,每次防守都事先多设陷阱,让蒙古骑兵吃亏不少。辽东巡按御史李辅也很认同他的“陷阱”防御,在上奏皇上的《条陈辽东八事疏》中说“游击杨维藩之备御长营堡,皆用此计以保全之功。”

杨维藩也两次出任辽东总兵,自刘贞到吴三桂65人、69任辽东总兵,其中仅4人两度出任辽东总兵:赵国忠、李成梁、张承胤、杨照。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土默特骑兵万余入侵,杨继藩率军出战,击退了敌军。但杨继藩不仅要击退敌军,还要重创敌军。寇可往,吾亦可往。所以自镇夷堡(阜新清河门)深入蒙古部落,以图夜袭蒙古军,但因为已经深入蒙古境地,道路不熟,不慎迷了路,蒙古军发现了这支明军,以主力骑兵围攻。杨继藩血战多时,体力不支,其身中多箭,面部中两箭,杨继藩拼尽全力杀出重围回营,不久即去世。嘉靖帝下令褒奖:其子加升世袭三级,给银四十两安葬。修祠纪念,祠堂前碑上写着:“愤然赫然,浩不可屈,虽死犹不死”。

李朝进贡需要经过辽东,其使臣也会记载下在辽东的一些见闻。

赵宪在《朝天日记》载,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李朝使臣吴祥经过辽东,恰好有数万贼寇来犯,守城的明军想要逃,李朝使团中通事官崔世协大呼:“弃城之罪可斩。”守城官军这才惶恐惟命,遂闭城固守,贼寇无计可施,中箭而退。也不知道李朝使臣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是真有其事,进贡的使臣竟然可以让明朝边疆将士听命。

这队李朝使团继续前行,不久就到了大凌河紫荆山铺,他们见道旁立有神道碑,遂上前细观察,但见碑面上刻“光禄大夫赠少保左都督谥忠愍王公神道碑,隆庆壬申六月立”几个大字,读完碑文,李朝使臣也不得不感叹这位明军将领之英勇。

李朝使臣所见到的是纪念辽东总兵王治道的碑刻。

王治道,锦州卫人也,屡立战功,升任辽东总兵官。隆庆四年庚午年(1570年),王治道往山海关调兵回辽东,就有属下来报,蒙古五百余骑入塞。王治道当即率领亲兵不足千人,出城作战,蒙古骑兵很快就败北,王治道在后面穷追不舍,很快就陷入了蒙古军的埋伏。原来这个蒙古军常年与明军作战,也深知城坚不易攻打,所以往往采取这种引诱明军出城作战,大军埋伏的作战方式。

王治道陷入重围,苦战多时,最终全军覆没,王治道战死疆场。王治道的麾下义州参将郎得功也是条汉子,对手下人说:“主将已死,吾安忍独生,汝等其各散去”。于是丢掉弓箭,拔剑杀入蒙古军中,竟然击杀数百人而死。王治道死后,铁岭人李成梁接任总兵,开启了近三十年的辽东总兵生涯。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朝鲜族,从高祖李英这辈起从李朝迁居到辽东铁岭。老李家随后投军积累军功,最后当上了世袭的铁岭卫指挥佥事。可李成梁这辈,家里穷的连往返北京的路费都拿不出来。后来在辽东巡按御史李辅帮助下,40岁的李成梁得以赴京在兵部登记,成为险山堡参将的职务。“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犹为诸生。巡按御史器之,资入京,乃得袭。积功为辽东险山参将。”可谓是大器晚成。要知道,和他一个时期的戚继光16岁袭职,22岁考中武举人。可见运气来了,什么都挡不住,李成梁担任参将的第二年。因乘胜杀入了土蛮军的大营,斩杀了敌军部长二名,斩首五百八十余级。进封为署都督同知,世代承袭千户。并直接担任辽东副总兵。现在又晋封为总兵。

可以说,在辽东当武将并不是一个美差,这个时候,俺答汗所在的漠南蒙古土默特部已经和朝廷讲和,双方在边境互市做生意。可问题是,朝廷只和土默特部互市,其他蒙古各部以及女真叶赫部、哈达部、建州部等并没有这样的特权。

李成梁当上辽东总兵第一件事情就是一改以往的边军的消极防守战略,“成梁乃大修戎备,甄拔将校,收召四方健儿,给以厚饩,用为选锋。军声始振。”

李成梁

万历六年(1578年)正月,泰宁部首领速把亥纠集土蛮部大举入侵,在劈山扎营。李成梁带人赶到丁字泊,这个时候消息传来,一小队蒙古人正在分派骑兵,打算绕过辽东边墙。照理说,李成梁应该将这一股蒙古兵就地歼灭。可李成梁却带领骑兵疾驰二百里地,直扑蒙古泰宁部的大本营,直接斩首430级,其中包括了5名部落头领,当即解除了辽东的危机。但这并没有打疼泰宁部,当年十二月,速把亥再次率三万骑兵渡过辽河,进犯耀州。李成梁毫不畏惧,领着明军和速把亥的骑兵硬扛,一场骑兵对冲打下来,速把亥被明军阵斩840颗首级,丢失战马1200匹马。消息传来,明神宗大喜。“正月,速把亥纠土蛮大入,营劈山。成梁驰至丁字泊,敌方分骑绕墙入。成梁夜出塞二百里,捣破劈山营,获级四百三十,馘其长五人。加太保,世廕本卫指挥使。三月,游击陶承喾击敌长定堡,献馘四百七十有奇。帝已告谢郊庙,大行赏赉,荫成梁世指挥佥事。有言所杀乃土蛮部曲,因盗牛羊事觉,惧罪来归,承喾掩杀之。给事中光懋因请治承喾杀降罪,御史勘如懋言。兵部尚书方逢时,督抚梁梦龙、周咏先与承喾同叙功,力为解。卒如御史奏,尽夺诸臣恩命。六月,敌犯镇静堡,复击退之。十二月,速把亥、炒花、暖兔、拱兔会土蛮黄台吉,大、小委正,卜儿亥,慌忽太等三万余骑壁辽河,攻东昌堡,深入至耀州。成梁遣诸将分屯要害以遏之,而亲提锐卒,出塞二百余里,直捣圜山。斩首八百四十,及其长九人,获马千二百匹。敌闻之,皆仓皇走出塞。论功,封宁远伯,岁禄八百石。”“万历六年,成梁率游击秦得倚等击敌于东昌堡,斩部长九人,余级八百八十四,总督梁梦龙以闻。帝大悦,祭告郊庙,御皇极门宣捷。”万历八年(1580年),万历皇帝加封李成梁为“太保兼太子太保、辽东总兵官、宁远伯”。

但此时的蒙古已经衰落,李成梁似乎已经意识到,女真才是大明王朝未来最大的敌人,在这种情形下,李成梁开始对女真进行不断地围剿,努尔哈赤的外公王杲、舅舅阿台,爷爷觉昌安、爸爸塔克世都死于李成梁之手。李成梁担任辽东总兵长达三十年,连戚继光在斩获上都不如他,辽东也全靠他这位强人,才一直太平无事。

李成梁在朝中的后台是张居正,自张居正死后,御史就开始弹劾李成梁,理由还是那套老词:“骄奢淫逸,贪赃枉法,杀良冒功,拥兵自重”,意思就是让朝廷要严加防范。其实,骄奢淫逸,自泼污水,都是古代名将成名之后的自保之道,一辈子兢兢业业,清正廉洁学岳武穆,大多没有好下场。

而实际上,从李成梁从万历十四年(1586年)开始,就一直在给明神宗递辞呈,请求退休。这个时候李成梁在朝里的后台是内阁次辅王锡爵,此时明神宗还算是明白人,一直不允许。但朝廷内外对李成梁的弹劾奏疏也一直没停。

万历十九年(1591年),吏科都给事中侯先春奉命去辽东巡查了一圈,回来就给明神宗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意思就是李成梁在辽东的无恶不作,比蒙古人还坏。辽东巡按御史胡克俭对明神宗表示,李成梁与内阁次辅王锡爵相互勾结,蒙蔽圣聪,这话太毒了,武将和朝中宰相相互勾结,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成梁及总督蹇达不以闻。巡按御史胡克俭尽发其先后欺罔状,语多侵政府。疏虽不行,成梁由是不安于位。及先春还朝,诋尤力,帝意颇动。成梁再疏辞疾,言者亦踵至。其年十一月,帝竟从御史张鹤鸣言,解成梁任,以宁远伯奉朝请。”

杨绍勋继任辽东总兵。但杨绍勋远没有李成梁的本事,弹压不住辽东地区复杂的形势,蒙古立即发兵入侵辽东,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到万历三十年(1602年),十年内,辽东总兵换了八位,这八位辽东总兵基本全是酒囊饭袋。

明神宗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向辽东派出了一位矿税太监高淮。这就是给明神宗自己搜刮私房钱,所到之处,横征暴敛是家常便饭。在辽东第一年,高淮便派人跑遍辽东各处大小城堡,凡是中产之家,全部得过一遍筛子,搜刮殆尽;这一举动,使得辽东的形势更加糜烂。当时的老百姓编了一句顺口溜:“辽人无脑,皆淮剜之;辽人无髓,皆淮吸之。”

为此内阁首辅朱赓与兵部尚书李化龙多次向万历提出撤回矿税太监,可明神宗充耳不闻。可面对辽东溃烂的局面。由内阁首辅沈一贯向明神宗举荐,76岁的李成梁再次担任辽东总兵。

早年间驰骋疆场,锐意进取的心气早就没有了,暮气沉沉已经是现在李成梁的态势,第二次上台,又当了八年的总兵,但这期间他基本以退守为主,没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况且,明神宗虽然将李成梁官复原职,但还是没有罢免高淮。对此,李成梁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年底,李成梁和辽东巡抚赵楫联名上疏,因宽奠、长奠、大奠、永奠、新安、孤山等六座城堡长期孤悬在辽东边墙外,补给十分不便,很难守卫,便请求将六堡居民全数内迁。“当万历初元时,兵部侍郎汪道昆阅边,成梁献议移建孤山堡于张其哈剌佃,险山堡于宽佃,沿江新安四堡于长佃、长岭诸处,仍以孤山、险山二参将戍之,可拓地七八百里,益收耕牧之利。道昆上于朝,报可。自是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户。及三十四年,成梁以地孤悬难守,与督、抚蹇达、赵楫建议弃之,尽徙居民于内地。居民恋家室,则以大军驱迫之,死者狼籍。成梁等反以招复逃人功,增秩受赏。”

李成梁

李成梁时代,对辽东威胁最大的是蒙古土蛮、泰宁等部。东线女真,闹得最凶的是建州右卫和叶赫,比如王杲、阿台、清佳砮、杨吉砮这些人。建州左卫相对对辽东地区没什么威胁。李成梁重拳打击的是蒙古部落,对于女真还是比较宽松的,并不是什么养寇自重。

李成梁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去世。而在此之前,努尔哈赤从来没有骚扰过大明,等到了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建州女真爆发了一场大的灾荒,人都没饭吃了,开始闹了。在这种情况下。努尔哈赤没得选,只能进攻明朝。明末就像安排的剧本,各种阴差阳错,总之都是走向灭亡的。

3 阅读:255
评论列表
  • 2024-07-13 17:26

    清高祖李成梁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