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那个高考669分却“弃北大读技校”的学霸周浩,如今怎样

漫悠芸端的事儿 2024-09-09 02:08:41
前言

上百年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上清华、读北大仿佛是人生最大的目标,因为能进入这两所学校的人,基本都属于半只脚踏入了成功人士的行列。

然而,在13年前有这样一个人,他凭借省内前五的高考成绩进入了北大,但在两年后却做出了一个惊掉人下巴的决定:从北大转学去了技校。

有人说,这人肯定是疯了,不然不会做出这么荒唐的举动;但也有人赞叹他的勇气和魄力,毕竟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那么这个备受争议的“异类”到底是谁?如今的他又是否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与众不同的学霸

2011年,时任北京工业技师学院院长的童华强,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告诉他:有一位来自北大的学生,要转到本校读书。

听闻此言,童华强当即愣在了原地,脸上那精彩的表情仿佛在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听到最冷的笑话。

于是童华强就跟电话那头说道:“你去跟北大核实一下,看看这个孩子是不是有毛病!”

的确,放着国内最高的学府不上,转去一个不入流的技校读书,任谁看来都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可让童华强没想到的是,这件事不仅是真实的,这个学生也没有任何“毛病”,而他的名字就叫做“周浩”。

周浩之所以会做出这种违背常理的选择,或许还要从他高考过后,填报志愿那天说起。

周浩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民教师,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

不过相较于书本知识,周浩更喜欢动手实操,在很小的时候他就会将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遥控器等物件给拆的稀碎。

当时父母很想批评周浩的调皮捣蛋,但每次都找不到理由,因为周浩在拆外之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散落一地的零件给拼装好,并且还能保证物品可以正常使用。

这样的天赋一直伴随着周浩来到了高中,所以动手实践这个本领可以说是贯穿了他的生活,因此周浩就打算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虽然北航的知名度不如清北,但却有国内最顶尖的机械类课程,并且还有15个国家级科研基地,而这简直就是为周浩量身打造。

可让周浩没想到的是,在高考中他发挥出色,竟然考了669分的高分,不仅排在了青海省的前五名,更是触摸到了北大的门槛。

这样的结果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但放在周浩身上却变了味道。

浴火重生

父母和老师都劝周浩报考北大,因为在他们看来,北大的含金量和潜力要远比北航更大,所以他们就打着“为周浩好”的旗帜,迫使周浩将第一志愿填报了北大。

周浩是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他的内心一直在追求热爱与理想,但现实中的尊师重道又如同一条绳子,将周浩绑的无法动弹。

就这样,周浩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北大的生命科学院,而秉持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原则,他选择试着接受当下的一切。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渐渐地,周浩发现专业里涵盖的基本都是理论知识,大家都在天马行空、纸上谈兵的畅想,这与热衷实践的周浩完全是两个世界。

于是周浩开始逃课、不爱学习,这使得他不仅挂掉了许多科目,还因为理念不同而无法交到知心的朋友。

后来周浩听从室友的建议,来到实操课更多的工科院旁听,可当他好不容易重拾对未来的希望时,却因为多个科目不及格无法转院而落空。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周浩失去了对学习的热爱,于是在大二那年,他瞒着父母休学了一年。

这一年中周浩只身来到南方打工,要不说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凭借出众的学习能力和深厚的知识,周浩在工作中深受领导的重视,所以工厂里的岗位他全都体验了一遍。

期间,周浩对数控机床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他研究和查证后发现,国外在数控领域非常领先,而国内却很是落后,于是周浩就打算在这个领域深耕。

再回到学校后,周浩对学校的看法已经完全不同,因为他已经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于是周浩就跟父母坦白了实情,并说出了要转校的决定。

原本,父母一直以为上了北大儿子就会更好,但听到周浩真实的处境后,他们才意识到当初的行为是多么糟糕,于是便决定支持儿子。

经过周浩的调查,他将目光锁定在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虽然这只是一所技校,但数控机床领域却在行业内领先,于是就有了童华强的那句“名言”。

童华强深知一个北大的学生来到技校,是机遇也是烫手山芋,如果将周浩培养好,那对学校来说将是最好的“宣传名片”。

可如果没有培养好,那将加深世人对技校的“偏见”,所以留给童华强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将周浩培养成才。

于是,周浩转校的流程非常顺利,而且自打他进入学校开始,就没有上过任何文化课,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奔着数控机床来的。

学校不仅将仅有的十台机床全部供周浩全天使用,还给他配备了一名指导老师,而在这样的特殊照顾下,周浩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飞速成长。

但最关键的还是源于周浩心底的热爱,因为对实操有着近乎疯狂的执着,周浩每天都会不记日夜的在教室里学习。

就这样过了仅仅两年的时间,周浩便站在了全国数控大赛的舞台上,并且毫无意外地拿下了第一名。

这个奖项的意义实在是深刻了,因为它不仅证明了周浩的选择没有错,还替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技校翻了身。

除了专业技能的提升,周浩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在这之前外界对技校学生的印象便是学习差、没出路的社会青年。

可通过长时间的相处周浩发现,这些人虽然学习不好,但却都有着一颗纯净的心,他们热衷于用双手创造价值,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周浩与同学们是志同道合的人。

自从周浩来到学校后,同学们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喜欢听周浩讲解专业知识,并且用到实践上,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志同道合

在毕业后,周浩受到了家乡以及多个企业的邀请,但他全都给拒绝了,因为在周浩看来,提升自身的学识很重要,但将学识传授给更多的人更重要,因此他便选择学校任教。

其实周浩的成长历程与来自河南的姜雨荷非常相似,姜雨荷出身平凡、学习也不好,所以只能选择上技校。

但姜雨荷却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于是他在短短的三年内,用一万四千多个小时的训练,站在了世界级比赛的赛场,并且拿下了中国首枚化学实验技术的金牌。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浩和姜雨荷属于同一类人,他们都遵循着自己的内心,并且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认准一件事情后,不管前方的道路再苦再难,他们都会勇敢前行。

之后,周浩与院长童华强一同创办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并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

通过在教育领域的多年深耕,周浩已经完全领悟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所以他又重新规划了人生,那就是先提升自身,在传授更高的学识。

参考资料:

光明网:北大退学读技校,“周浩道路”的启示

https://m.gmw.cn/baijia/2021-05/05/34820490.html

0 阅读:0

漫悠芸端的事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