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美法与德国签下了《凡尔赛和约》。这一幕却被全世界媒体捕捉到了,此时,身在慕尼黑军营的一名士兵,恰巧听到了媒体播报的这一则消息,这个士兵随即愤怒地脱下了军装,转身加入了德国工人党。仅仅过了20年,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打了起来。那么凡尔赛到底给德国留下了仇恨有多大,他们为何宁可国家毁灭,也要复仇?
1918年10月下旬,一战时期的德军前线已经四面楚歌,英美法三国眼看马上就要赢了,就开始上嘴抢蛋糕了。三个巨头分别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第一个问题是建立新政府。过去的德国政府已经崩了,英美法就算拟订个合约,德国谁来签字儿,谁来认这份合约呢?
英法是想继续打下去,直至占领柏林为止,就像当年普法战争占领巴黎,再把德皇抓起来绞死,扶持一个温顺的民主政府。可德国绝大多数将领不同意,典型的就是鲁登道夫,我给王朝卖了一辈子的命,现在要砸我金饭碗,我能答应吗?
这时候美国总统威尔逊跟德国开了3轮照会,威尔逊了解到,德皇的威望尚在,地位虽然比不上日本人的天皇,但他捆绑着普鲁士和容克的利益,英法贸然推翻德皇,底下的德国人肯定不答应。
而且德国也没有什么民主观念,你生搬硬套弄个民主政府制度也很难运行。所以美国就抛出了“十四点建议”,承诺德国战后会接受公正审判,另外还承诺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德国自上而下改造政体。简单说就是立刻停战,不打了,然后让德皇来领导改革,从军国主义慢慢过渡到民主宪政,这就相当于君主立宪制。
鲁登道夫一听说德皇保住了,饭碗保住了,连夜同意了威尔逊的提议。
可英法一听美国单独跟德国开照会,立马不乐意了,好你个美国,我们英法苦苦打了4年,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底裤都漏风了,你去年才参战,今年来摘桃子了。英法害怕美国越来越有支配力,他们担心最终的合约由美国决定,他们的英法的利益怎么保证?
所以英法撂挑子不干了,结果到头来两份方案都没用上。
既没有平推柏林,也没有君主立宪,最后弄了个四不像的魏玛政府,魏玛根本就不能代表德国人的意志,甭管你这份合约写的啥内容,最后德国人都是不会承认。
之后,战后各国代表都揣着好几个心眼前往巴黎,开始商讨战后利益划分,最主要的议题就是要处置德国。怎么处置呢?
交给十国理事会决定,包含英、法、美、意、日五国,每个国家派出两个独立代表,一共10个代表,所以叫十国理事会。
但意大利、日本也不过是帮帮场子,主要还是英法美说了算,但三个国家的意见是高度分裂。
巴黎和会第一场会议于1919年1月18号下午召开,首要问题就是处置德国殖民地。当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外殖民地有100万平方英里,相当于德国本身面积的5倍。
殖民是英国的老本行了,英相劳合·乔治早已垂涎三尺。他说,德属纳米比亚归我南非小弟,德属新几内亚归我澳洲小弟,德属萨摩亚归我新西兰小弟。
美国总统威尔逊立刻就不满意了,美国事先提出的十四点建议,曾承诺德国会公正审判,保证德属殖民地不会被瓜分,而是让殖民地人,民族自决。现在英国想直接吞并殖民地,说好的公正呢?
所以威尔逊拒绝了英国。劳合·乔治直接红了,当场怒怼说;“大英帝国不需要威尔逊任何建议。”但英国打一战,欠了美国42亿美元的巨债,硬钢美国,自己用没本钱还钱,所以英国就红脸白脸一起唱。
一方面唱红脸,他拉拢法国、日本、意大利三国,你哥仨应该也觊觎殖民地吧?咱们一起瓜分,日本你去占了太平洋群岛,法国你去占了德属西亚,意大利地中海想要啥都给你,咱哥儿几个对美国群起而攻之。
等到威尔逊实在扛不住了,劳合·乔治又唱白脸。
英国先同意威尔逊的方案,同意国际托管德属殖民地,但要求是英国要领导托管委员会,等于还是变着法子独吞殖民地,美国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了。
巴黎和会刚开场,英法日意就把德国殖民地瓜分得一干二净,日本还借此机会侵吞我国山东,甚至引发我国的五四运动。
承诺德国的君主立宪没有,承诺德国的公正审判没有,这就让德国人认定自己被骗了,凡尔赛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英国拍拍屁股走了,法国心理不平衡了,我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克里孟梭担心德国东山再起,一战基本是在法国本土进行的,法国工业已经被战争摧毁了,两年内根本无力再战德军,所以必须彻底解除德国武装。
克里孟梭想让德国全面裁军,霸占德国埃森的克虏伯工厂,没收德军的枪械、军舰、飞机、坦克,把德国削弱成小鸡仔,再给他附加108层封印,让德国再也无力掀起战争。
但美国威尔逊认为,德国虽然停战了,但还是有上百万的士兵正在服役,如果瞬间裁撤他们怎么安置?
所以威尔逊就安抚克里孟梭,你也别太恐惧德军,假如德国东山再起,美国保你。威尔逊还提一件事,国联就是现在联合国的早期版本,到时候国联也可以协防法国。
克里孟梭质问他,美国今后打算怎么保护法国,是出兵还是提供物资呢?国联具体是如何协防法国呢?
威尔逊知道美国国会对国联很排斥,国会担心国联会架空国会权力,一连好几个星期,威尔逊都给不了法国答复。法国要求美国必须立刻做出决定,因为德国只签了停战协议,还没有签订最终合约。
德国担心英法美反水,就保留了几百万的军队,而法军已经无力再战了,英美军队也正在撤离,一旦谈不拢,德军可能一怒之下再次出兵,英美法仍得驻留180万军队防守,否则巴黎可能就又要丢了。
克里孟梭就找威尔逊说,你美国的军队先别撤好不好?
谁知威尔逊一口拒绝了,美国等于既给不出解决方案,又把法国的后路给断干净了。
另一方面,英国也不想撤军,得防着德国,毕竟欧洲也是英国家门口,美国人远在天边,英国必须为法国负责。所以三国就僵持在裁军问题上,最后强迫德国全面裁军。
规定军队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百万人裁到10万人,这么大的德国,10万人够吗?
绝望的退伍德军很多就加入了冲锋队,成为日后法西斯崛起的中坚力量。裁军导致了另外两个更致命的问题,波兰和莱茵兰。
法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不可避免,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地压榨德国,给未来的战争降低难度。要求占领莱茵河西岸,推动波兰重新建国,这能在东西两线牵制住德军,德军想发动二战就很难了。
但莱茵兰驻着400万德国人,波兰住着200万德国人,法国这样一搞,意味着600万德国人就得被迫接受其他国家统治,日后德国肯定会收复这些土地,你这不就是在逼德国人开战吗?
所以英国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但克里孟梭一句话直接怼死:你英国人吞人家殖民地,我说啥了?英国顿时哑口无言,只能妥协。
另外一个美国竟然也妥协了,因为威尔逊的十四点建议里面,曾经承诺波兰独立建国,所以结果就是如此荒诞的方案,顺利得到了英法美三国一致同意。
在巴黎和会最后的3个月,三国集中在经济赔偿上博弈,英法都受到民意的推动,要求德国必须全额赔偿。
美国总统威尔逊对英法强烈反对,因为德国已经穷得只剩内裤了,但凡有一点常识都知道德国挣不到钱,怎么赔你钱?况且你英法也不算什么好人,你们怎么有着脸要求赔付这么多的?所以威尔逊就提议说,只让德国赔付平民损失即可,这既合情合理,也不难为人。
而且美国也很大度,他愿意战后贷款给德国,帮他们重建贸易,德国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德国恢复生产了,也能加快还款,自己也不要德国任何赔款。
美国的大度难得打动了英法一番,英法也觉得有一定道理。三国本来都达成一致了,可半路上又出了岔子,克里孟梭突然当街遭到暗杀,就一直住在医院。
代替他职务的班子又很强势,之前说好了只赔偿平民损失,现在法国又不认了,又开始嚷嚷着要德国全赔,美国英国又来劝,法国说至少得58%。
三国连忙成立了赔款委员会,一番计算后决定让德国赔偿1320亿马克,或者说330亿美元,或者9.6万吨黄金。
这么多钱你别说压榨了,你就算把德国蒸干加萃取,把牛粪也算入GDP,也凑不出这上千亿。后来这也导致了德国的严重通货膨胀,50万马克才能买一个面包,德国就算不想复仇也克制不住。
1919年5月,巴黎和会僵持了5个月,英法才勉强弄出了凡尔赛1.0,而在这五个月时间里,他们仍然封锁着德国的进出口,大量的德国平民还是吃不到饭。
本来德国人就积压了太多的愤怒了,现在又看到这么一份不平等的条约,50年殖民基业尽失,割让旦泽西里西亚、莱茵兰,1000万德意志人被他国统治,另外又背上上千亿的赔款。德国代表看到合约之后,只是简短地评论了五个字“我们不同意”。
英美法随后又改出了个凡尔赛条约2.0,德国还是不同意。威尔逊愁得中风住院了,克里孟梭也决定辞职不干了。
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了,再往下拖,再继续封锁德国,那后果只能变得更糟糕,当务之急也只能强迫德国签字,最后英美法对德国发出最后的通牒,给你5天时间考虑,不签字就入侵你。
6月28日,德国只好100个不情愿地接受了《凡尔赛条约》。
最后签字仪式上还格外羞辱人,德国不准许加入国联,前德国国防军被定性为非法组织,德方代表还被法国平民砸破了头。
这一幕还被全世界媒体捕捉到了。
此时,身在慕尼黑军营的一名士兵,恰巧听到了媒体播报的这一则消息,这个士兵随即愤怒地脱下了军装,转身加入了德国工人党,投身政治,这个士兵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二十年后的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入侵波兰,英法在9月3日向德国宣战,二战就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