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天价彩礼”的措施没有可行性?
当下各地的“天价彩礼”现象十分普遍,被认为是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其俨然由社会层面上升到了政府层面。对于高彩礼现象,不仅在民间颇多争议,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为此有些地方,还出台了遏制“天价彩礼”的相关措施。
网络上有为数不少类似地域黑的段子广为流传,其中有:
山东女人不上桌,江西彩礼不嫌多。
河南井盖背上锅,东北尽是土匪窝。
以上段子,堪称“网络四大黑”!不过有些段子,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无聊调侃,比如,“江西彩礼不嫌多”就有事实依据。于是继河南、东北、山东被黑惨之后,江西的“天价彩礼”再度成为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江西“天价彩礼“的热度之所以直线飙高,以至于一度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因为最近江西崇义县好几个官方部门,联合出台了“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礼遇机制。据报道,为了有效遏制高价彩礼现象,江西多地在贯彻落实《江西省民政厅等14部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婚嫁彩礼专项治理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以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约3倍值,来确定彩礼限额标准,超过即为高价彩礼。
报道还称,彩礼只要不超过3.9万,夫妻双方就可以获得一张礼券卡,持卡在县城内的景区可以免门票,还能获得一次免费体检。甚至在一年内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子女,还能在全县范围内按照第一顺序择校入学。
毫无疑问,当地政府出台遏制高彩礼的奖惩措施堪称完美,然而良好的愿望,往往是脱离实际情况的画饼。果然,该报道下有数十万条评论,几乎无人看好该奖惩措施,更多人怀疑,遏制“天价彩礼”措施有实际可行性吗?
要知道,婚丧嫁娶,自古就是民间自治的内容,政府不应该长臂管辖。而聘礼等等,属于个人的私下行为,政府也很难具体过问。另外,政府出台的一些奖惩措施,仅仅是一种倡议或鼓励,不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政府出台的那些遏制高彩礼的措施,只能对民间的个人行为进行说服,却不能采取强力手段,采取强力手段,甚至层层加码,那就是越权违法。
实际上彩礼等等,也基本上无据可查,多数人大可以名义上的低彩礼获得奖励,但实际上应该收多少就收多少,反正私底下交易,政府也没法详查。或者还有可能造成骗取补贴的现象出现。其次,这种鼓励政策涉及到了医院、学校等公共福利。先不说这背后需要多少资金,就是相关单位的配合度也很值得怀疑。如果真的实施,就拿教育来说,第一顺序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是否可能会滋生腐败的情形?简直是一定的,奖励所需资金出现腐败问题自不必说,就是择校之类,也会出现问题,可能走后门之风会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大行其道,届时各种收费或变相的收费会更多——我们在这方面的智慧,可以说是遥遥领先……所以,还是省省吧!
当然,从网上各种“全国各地彩礼地图”之类的内容中可以看得出,这几年存在感并不高的江西一再因高彩礼被人们关注。江西彩礼高、江西媳妇难娶之类的话题,使得江西广受非议,风评受害。
不过说到底,高彩礼之类,是一种风俗,或者也可称之为陋习吧。有些陋习,可能就是由社会问题引起的,甚至就是一些不合理政策的直接后果。若论因果关系,那么,一般情况下,前者是果,后者才是因。以高彩礼为例;其实该陋习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当地的官方部门,致力于移风易俗的努力,可以说,做的基本上是无用功,或者他们也知道,类似的措施并无可行性,仅仅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纸上作业而已。
各地的高彩礼等现象愈演愈烈,直接造成很多家庭娶不起。不过结不起婚,未必全是高彩礼造成的,其实结婚成本过高,高彩礼只是原因之一。调查显示,结婚的最大一笔支出,未必都是彩礼,而是婚房。所以与其说是结不起婚,还不如说是买不起房子。正是因为房价等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才导致彩礼也随之水涨船高,就是说,除了收入不怎么涨以外,其他的东西都在涨。最多就是,彩礼比其他的东西上涨的速度更快!
政府的职责,是对政策的调控,而非专管什么移风易俗。风俗等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时候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一些政策有关,或者就是一些不当政策的并发症,因此说,政府该管的是合理的调控政策。虽说有些问题,在于市场,政府也无能为力,但是市场也不是完全脱离了政策和政府的管控。如果要真正解决问题,首先肯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毫无疑问,出现高彩礼等现象,显然是人们的收入跟生活成本不能成比例的具体表现之一,遏制高彩礼,根本就是舍本逐末,并不会降低生活成本。
同时也不可能真减少彩礼高的习俗,或者还反而滋生更多的问题。所以有人说,类似的政策,多半还是政府给人画了个大饼。甚至根本就是领导拿来当政绩,写完报告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提了。如果真的想要改善民生,那就应该从实际出发,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或者能让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降低也行。因此,该遏制高房价远比遏制什么高彩礼更符合实际情况,房价之类的支出,远比彩礼要高。对房价物价等等的调控,才是政府真正能有所作为的领域,而不是出台各种不切实际,甚至就是贻笑大方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