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常年出行国内外,发现一个有趣现象,餐桌上不管地球东西两边、还是南北两厢,总少不了各式的“蟹”。国外的研究不多,国内的大闸蟹笔者研究心得颇多,闲拽几句:
华夏已有近5000多年的吃蟹历史。
在长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对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在我们的先民食用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这表明神州大地吃蟹的历史十分悠久,而西欧、北美的一些国家至今在餐桌上还不敢“点”吃河蟹。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有人发现,国内三个地区生长河蟹品质最好地区,即中国有三大名蟹:地处苏皖两省的古丹阳大泽河蟹——花津湖大闸蟹;河北白洋淀河蟹——胜芳蟹;江苏阳澄湖河蟹——阳澄湖大闸蟹。
河蟹为什么又称为“大闸蟹”呢?
现代报人兼小说家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道:“‘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SA”,(“SA”在吴方言中就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谓“SA蟹”。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尽意。他“有一日,在学者吴讷士家作蟹宴(吴讷士乃艺术家吴湖帆之父),座有作家张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湖畔,始悉其原委”。
吴讷士是苏州草桥中学的创始人,父亲吴大征晚清时官至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当过晚晴政治军事家刘坤一的副帅,一门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
张惟一就是知名作家方还,与王颂文同为吴讷士的好友,吴家的常客。顾炎武《天下邵国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为吴士讷所购得,又为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并慨然接受相赠迎回昆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事有凑巧吴家设蟹宴,方还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关“大闸蟹”名称的解释:“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竹闸就是竹簖(音断),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历史上,古丹阳大泽包括:丹阳湖、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以及周边地区一大片低洼湿地,面积近300万亩。这块湿地横跨苏南和皖南,呈三角形,号称河蟹“金三角”。在这三大名蟹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数古丹阳大泽的“花津蟹”。
不到黄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秋风一起,各地吃货们的内心便骚动起来,千头万绪只为一件事,概括起来两个字:吃蟹。善食蟹者,吃蟹时聚精会神,闲话不多,一只蟹吃完,可以将蟹壳拼成一只空壳蟹,画家丰子恺的父亲就有这样的本事,这是他在《吃螃蟹》一文里说的。手脚不够利索的朋友,不免顾此失彼,洋相百出,最终仍是“牛嚼草”,不得蟹味什一。更因为有些人的吃相欠雅,即便有“蟹八件”襄助,仍不免发出叮叮当当的嘈杂声,赛过开了铁匠铺。有的人自己不会剥蟹肉,有劳别人操作,剥出蟹肉盛在蟹盖上“进奉”,他接过来扒进嘴里算数。这虽然有点土豪腔调,但趣味大减。自剥自食才是吃蟹的正确态度。
有鉴于此,有些店家便顺应潮流,推出蟹肴以飨尊客。治蟹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便是:帮你跳过剥蟹的烦琐程序,节省剥蟹的宝贵时间,让你吃到大闸蟹的鲜美味道,领略中华饮馔文化的无穷奥妙。
以蟹粉为食材治肴,厨师首先要保证从蟹柳到蟹黄、蟹膏完整不碎,然后再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好在中国厨师界自古以来不缺高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蟹松、蟹蛋、风蟹、糟蟹、糖蟹、蟹酿橙、炖蟹羹、燕窝蟹、二色蟹肉圆、拌蟹酥、馓子炒蟹肉、蟹炒鱼翅、脍醉蟹、醉蟹煨蹄、蟹粉汤、炒蟹斑、汤蟹斑、鱼翅蟹粉、如意蟹爪、柳泉蟹盒、锅塌蟹贝、拔丝蟹球、烤蟹酥、四喜蟹包等等,都是史书上有记载的著名蟹肴。
流传后世最常见的大约就是蟹酿橙。
蟹酿橙是江苏省阳澄湖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南宋的林洪在《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载了它的制作方法:取甜橙十枚,在每只橙子顶端用小刀横截切割成顶盖,揭开顶盖后取出里面的橙肉,但须留下少许。同时取十只活湖蟹,煮熟后剥出蟹肉蟹黄蟹膏,用麻油加姜末、盐、糖、香雪酒等煸炒至香后,分别装填在每只橙子里,合上橙盖,用竹签插入橙子固定盖子不使移动。取大深盘一只,将十只甜橙排列在盘中,上笼蒸片刻使热量抵达核心部位即可。
蟹酿橙安放在稍深一些的瓷盘里上桌,可围一些桂花或菊花以增光色,这道蟹肴不仅形态美观,又可让食客吃相文雅。掀盖后,手指挤压橙皮,将橙汁挤入橙盅内,在橙汁的调和下,消解了腥味,突出了蟹肉与橙子、菊花及酒的清香,口味微甘微酸,真让人吃了还想吃。
前几年笔者曾出行南京,在总统府附近一家装潢风格“相当民国”的饭店里吃到了蟹酿橙,蟹柳完整,蟹黄鲜亮,甜酸适度,橙香隽雅。老板说上世纪30年代宋美龄每到南京就要吃这道菜。
秃黄油找到了新朋友。
太湖边的苏州人精于美食,对一年一会的大闸蟹也是挖空心思的。疫情前笔者曾与友人前往吴地一试新味——新款蟹宴,能有何种惊艳呢?
五宫格前菜先上:水晶熟醉虾蟹冻、蟹粉沙律、甜豆芡实拌蟹柳、麻辣蟹酱白肉卷、玫瑰琥珀醉蟹。这五宫格体现了物尽其用的理念,蟹冻、蟹酱所用的材料都是拆蟹粉后剩余的边角料,调味得当,就成了下酒妙品。水晶熟醉虾蟹冻尤其漂亮,冻成一砣六角形水晶嗜喱,底下一层像是白玉碎,中间一层赛过珊瑚枝,顶上就是一撮乌亮乌亮的黑珍珠了。
玫瑰琥珀醉蟹是食蟹者心头的至尊宝。取每只重150克的雌蟹,浸渍在由玫瑰露酒为主体的特制醉料中,三天后便可取出食用,如果想醉得时间长些,一周两周也可以。剥开蟹壳,满膏满黄,蟹香扑鼻,蟹壳内壁附着的琥珀色蟹膏呈半透明状,粘性十足,连筷头也不易顶开,入口后韧结结的予牙齿轻微的抵抗。蟹脚蟹钳内的肉也相当饱满且富有弹性,滋味完整,上口咸,收口甜,鲜美馥郁,无以伦比。
接下来热菜依次登席:水乡炒四秃,原料是蟹黄、蟹膏、鲃肝、乌青肝,这四样宝贝组合而成的这道菜,是姑苏名肴炒蟹斑的升级版,一举撞开食客味蕾,鲜嫩异常,不可名状。掌勺师傅透露此菜的要领是:两种鱼肝事先要划刀放去血水,飞水后迅速捞起,浸泡在葱酒水中清洗沥干,如此才能保证鱼肝表面光滑,色泽白嫩。下锅滑炒时喷花雕适量,再加盖焖几秒钟去腥,最后加调味,勾芡后淋上蟹油装盆。鱼肝的嫩、蟹黄的鲜、蟹膏的肥、蟹油的香,相互渗透,美不胜收。
雪笋汤蟹螯肉呈现的是家常风味,用拆骨海蟹的蟹蚶,在雪里蕻咸菜细末的加持下,别有一种朴素的乡土鲜香,可将短暂的味觉记忆归零,为下一道佳肴清场。
接下来的麻球盏蟹粉牛油果鸡头米、锅贴蟹柳、鱼丝蟹肉卷、蛋白盏黑鱼籽酱花雕凤脂蟹钳等,道道惊艳,各具风采。
小麻球剪出口子作为盛器,现在比较流行,而掌勺师傅还用油面筋做过盛器,真是左右逢源。蟹粉用肥膘粒炒过以增肥腴口感,也是家常制作时可以参考的要诀。在蛋白盏黑鱼籽酱花雕凤脂蟹箝这道画风华丽的蟹肴中,所谓的凤脂,就是熟鸡油。加工蟹钳时用鸡油鸡汤来提味增香,这也是大厨不可能告诉你的秘密。
大闸蟹一头撞入舒芙蕾。
压轴大戏是一道蟹粥海胆鲜莼菜。以往笔者品尝过的蟹粥,思路跟羊肉粥、鲫鱼粥、鸭肉粥、蛎黄粥差不多,都是食材与大米的共舞,味道不错,但总归有点直来直去的粗相。掌勺大师烹制的蟹粥与淮扬菜里的鸳鸯鸡粥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见一颗米粒。操作思路直奔宫廷华宴而去,将大闸蟹剥除腮、肠、盖及爪尖后,放入粉碎机里打成茸,然后加入鸡蛋清、盐、味精、淀粉等搅匀后过筛,使之三者为一,最后用炒锅热油将蟹茸与事先准备好的生蟹肉一起制成蟹粥。边炒边搅,不能粘底,然后趁热装入烫过的汤盆内,上面轻轻铺上煮熟的莼菜嫩尖和海胆。太湖莼菜嫩尖上噙了露珠般的胶质粘液,看似玻璃晶体,与海胆、蟹粥一起入口,舌尖上瞬间涌起的鲜香嫩滑,难以用语言表达。掌勺大师说:“如果不用海胆盖顶,就用沸水汆熟的膏蟹蟹黄,色彩与口感也一样很好。有一点必须注意,蟹粥的味道要有骨子,看似淡薄,食之嫩滑,还不能起花,所以火候掌控是关键。”
进入尾声阶段,峰回路转,上了一盘蟹粉金秋果蔬。苏州人特看重的水八仙,为全蟹宴增添了清鲜雅洁的口感,塘藕、菱角、荸荠、芡实、芦笋、百合、茭白、玉米粒及红腰豆等时令佳蔬欢聚一堂,呈现全家福喜庆色彩,炒好后铺在蟹粉上面,边缘汪出一线红亮蟹油,以清雅的色彩和甘鲜的味道诉说着浓浓的乡愁。
蟹粉舒芙蕾的尾彩。
蟹宴上的点心,常见的有蟹粉小笼、蟹粉汤团、蟹粉春卷、蟹粉拌面等,但新式蟹宴这次上的是蟹粉舒芙蕾。舒芙蕾(Soufflé),是一种源自法国的烹饪方法。Soufflé一字来自法语中一个动词souffler的过去分词,意思是“使充气”或简单地指“蓬松地胀起来”。这种特殊的厨艺方法,主要材料包括鸡蛋黄及不同配料,拌入打匀后的蛋白,经烘焙后使食物质轻而蓬松。
掌勺大师洋为中用,引入“十分江南”的蟹粉,烘烤后置于黑瓷盘中央,周围浇一圈薄薄的青豆泥,色彩炫丽,仿佛碧波荡漾,咬破脆皮,糕体极其细腻,微甜而没有腥味。西式中用,同样精彩!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蟹八件)。
补充一点小知识:明清时代,文人雅士品蟹乃是文化享受,赏菊吟诗啖蟹时,人人皆备有一套专用工具,苏沪杭俗称“蟹八件”。根据有关资料可知,明代最初发明食蟹餐具的人,名叫漕书,为了吃蟹减少麻烦,吃得方便畅快,他创造了锤、刀、钳三件工具来对付蟹之硬壳,后来逐渐发展到八件。食蟹又分“文吃”和“武吃”,所谓的“武吃”吃的是快意,“文吃”吃的是工具。 后来从明代至民国初年,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到蟹三件(鼎、签子、锤)、四件、六件、八件、十件、十二件,后发展到鼎盛时期最多的一套吃蟹工具竟多达六十四件(《美食家》)。这些食蟹工具一般用铜制作,考究的则用白银制作。因为从坚韧度来说,金虽贵重但硬度不及银,而铜又很容易污染食品,所以按理说,上乘的“蟹八件”也应该是白银制的。其工艺极为精巧,刮具形状有点像宝剑,匙具有点像文房中的水盂。盛蟹肉用的是三足鼎立的爵。这些食蟹工具,又都配有圆形或荷叶形状的盘,盘底下有雕成龙状的三足。
《七律▪螃蟹》清▪曹雪芹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