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美国老太,卖掉家产到中国,只为自己13岁时的一个誓言!

汽车开到科技星 2024-08-31 10:06:49

【声明:本内容是根据真实事件进行改编的,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

引语

1999年,82岁的牧琳爱踏上了山东聊城的土地,整理着她从美国带来的简单行李。在她新家的床头柜上,放着一张旧照片,照片上是她和童年玩伴周仁杰的合影。而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只是为了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诺言。

那是她13岁离开中国时留下的回忆,也是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离别时,她许下了一句诺言:“我一定会回来。”这一承诺,她等了69年才得以实现。

回到美国后的牵挂

牧琳爱一家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小时候在中国长大,后来因为工作以及时局原因,一家人才搬回了美国。然而,她从未忘记中国和她在聊城的童年记忆。她珍藏着那张黑白照片,每当回忆起那些日子,她都感到一阵温暖与心痛。

回到美国的牧琳爱,下定决心要更好地装备自己,以便未来有机会回到中国帮助村民们。她考入了大学学习医学护理相关课程,在大学期间,牧爱琳认识了自己的丈夫埃德温,两个人非常合拍,所以也很快就进入了婚姻生活。毕业后,牧爱琳也曾向丈夫提过想要回到中国生活,虽然丈夫了解牧爱琳曾经的经历,理解她对中国的情感,但是仍然不支持她回到中国。

在埃德温看来,当时的中国又穷又落后,而且时局动荡,基本的生命安全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在中国发展事业还是什么,根本不可能,因此拒绝了牧爱琳的请求。

或许是抱着以后能够回到中国帮助大家的信念,和丈夫结婚以后,1941年,牧爱琳获得了护理学硕士学位,之后又在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就进入医院工作,相继提升,最终成为科罗拉多州一家儿童医院的院长。

尽管工作繁忙,她仍然始终关注着中国的变化和发展。每当看到有关中国的新闻,尤其是中国百姓的生活状况时,她总会深深牵挂,眼眶湿润,她的心一直向往着那片遥远的土地。她希望自己能够再次回到中国,帮助那片土地上生活在苦难之中的玩伴和村民们。她的孩子们也受到她的影响,不同于轻视中国的美国人,她的孩子们对中国充满了好奇。

1949年,新中国成立,看到这个消息的牧爱琳非常激动,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再次回到故土了,但是丈夫埃德温又一次拒绝了她的请求。因为当时中国发展落后,中美关系也紧张。不过牧爱琳也没有放弃说服丈夫,经过她日复一日的努力,丈夫对于中国的看法也有所改观。

直到1979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关系缓和,牧琳爱重返中国的心愿更加迫切。经过漫长的等待和与丈夫的多次商量,终于,看着牧爱琳如此执著的态度,丈夫埃德温同意前往中国,他也好奇妻子曾经生活的那片土地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她几十年来魂牵梦绕。

牧爱琳兴奋不已,她给聊城市政府写信,请求帮助寻找周仁杰的家人。聊城市政府收到这封信之后也是非常激动,积极帮助老人寻找。幸运的是,政府工作人员找到了周仁杰的家,但是很遗憾的是牧爱琳的这位好友已经离世了,但是政府可以帮忙联系上周仁杰的后人。尽管童年好友已故,无法再相见,但能与他的家人见面后,她也可以感到一种深深的安慰。

1992年,经过了漫长的半个多世纪,牧爱琳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中国。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试图寻找儿时的伙伴和故乡的记忆。尽管很多朋友已不在,很多地方已面目全非,牧琳爱的心中依旧充满了感动。她决定把自己余下的时光都留在中国。

然而,由于丈夫的健康原因,这次中国之行并没有让她如愿留在聊城。短暂的停留过后,她只能带着不舍的心情再次返回美国。但是定居在中国的念头并没有改变,而是深深地埋进了牧爱琳的心底。

履行诺言,造福乡里

1998年,牧琳爱的丈夫去世。儿女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她终于没有了后顾之忧,决定兑现她对自己和对故土的承诺。第二年,82岁的她卖掉了在美国的房产,只身返回中国,定居在聊城。

回到聊城后,牧琳爱用自己的积蓄支持当地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她为村里小学捐赠了价值3万美元的电脑,还亲自教授英语,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她还无偿为医院的护士讲课,分享她在美国学习到的护理知识,并协助医院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

当时恰逢刘庙村在打造梨枣基地,资金不足,听到这个消息后,牧爱琳不仅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村委会的工作,还联系自己在美国派的朋友,寄来高质量的农作物种子以及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有关的书籍。

牧琳爱的善行深受村民们的敬重和感激。她还自费为老年人配备眼镜,甚至为几位患有白内障的老人安排手术。虽然她的积蓄一点点减少,但她始终感到内心的充实和满足,因为她知道自己在为他人带来希望和改变。

2009年,92岁的牧琳爱获得了中国的永久居住权,成为首位外籍“特殊人才”。这对于她来说是对她一生努力的最大肯定。

2013年,牧琳爱因病去世,享年95岁。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请求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用于医学研究。这是她能为中国做的最后一件事。她的去世令整个聊城陷入深深的哀痛,村民们自发地为她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

牧琳爱用她的一生履行了自己13岁时的承诺,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她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聊城人的心中,成为一种跨越国界和文化的永恒力量。

童年记忆中的中国

牧琳爱于1917年出生在河北北戴河,她的父母是虔诚的基督教传教士,因传教使命从遥远的美国来到中国。他的父母在中国生下了四个孩子,之后都随父母在山东聊城刘庙村生活。牧琳爱在这个小村庄度过了她的童年,这段经历在她心中种下了对中国的深厚情感。

在聊城的日子里,牧琳爱结识了许多当地的孩子,尤其是她的好朋友周仁杰。尽管语言不通,但他们的友谊却毫无障碍,他们一起玩耍,度过了无数个快乐的时光。周仁杰的画作是牧琳爱珍爱的礼物,每当周仁杰画完画,牧琳爱都会欣赏这些朴素却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这些画满载着他们的童真和无忧无虑的岁月。

牧琳爱的父亲在聊城运河边建起了一座教堂,这座小楼后来还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牧琳爱跟随父亲学习圣经,也在教堂内外目睹了许多穷苦百姓的生活艰难。

中国当时的局势十分动荡,灾民不断涌入教堂附近,他们的家园大多都因为战火而被摧毁,他们因战争而家破人亡,只能逃难到此。牧鸿恩给女儿做了榜样,常常施舍粮食和药物给那些灾民,尽力帮助他们。年幼的她看到父亲尽力帮助村民,也萌生了帮助他人的愿望。

她看到那些面黄肌瘦的逃荒的人,也会给予帮助。牧爱琳的父亲有一头毛驴,父亲常常骑着它到乡下去传教。有一次路过河边见到几位面黄肌瘦的灾民,牧爱琳上前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全部积蓄给了这几位灾民。

牧爱琳喜欢和周围的小伙伴玩,常常从家里拿一些糖果给他们,但是自己却并没有很多朋友,因为她的妈妈玛莎女士不允许牧爱琳跟中国小孩一起玩。这也不怪她的妈妈,玛莎女士只是太爱牧爱琳了,因为玛莎4岁的儿子是因为得传染病而去世的,她不想牧爱琳有什么意外,所以平时很少让牧爱琳跟其他人接触。但是她还是认识了自己在中国最好的伙伴,周仁杰也常常会带其他人来跟牧爱琳一起玩,虽然母亲管教严格,但是周仁杰以及这些伙伴存在,牧爱琳的童年就不孤单了。

牧爱琳的父亲曾经感慨,对自己的孩子们说,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实在是太苦了,如果有能力的话,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回来帮帮他们。

1930年,牧琳爱13岁那年,随着传教任务的结束,以及中国情况的恶化,她不得不离开这个她深深爱着的地方,回到美国。离别的那一天,村民们依依不舍,尤其是周仁杰,他眼中噙着泪水,牧琳爱也忍不住流泪,哽咽着说:“我一定会回来。”这一别,便是半个多世纪。

年少时的这一句承诺,牧爱琳更是用行动践行,将自己最后的时光,最后的能量,都挥洒在了这片自己深爱的土地上。

结语

牧琳爱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爱与承诺的力量是永恒的。她用一生诠释了友谊、爱和善良,无论生命何时终结,这份爱与奉献将永不停止。

0 阅读:0

汽车开到科技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