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三百万字,分享我的写稿软硬件及工作流|好物志

投机取财 2024-09-02 01:43:28

写 EarlETF 这个公众号,转眼 11年了。而雪球的“张翼轸”这个帐号,更是有 13 年了。

这些年,一直保持着比较高频的更新节奏,近年更是日更。

时不时有朋友来问,你封面图用什么工具做的啊,你的走势图怎么画的啊,平常写稿用什么软件啊?

此前,看到不少科技区玩家,会分享自己的工作流。

作为一个基金码字圈玩家,虽然没那么复杂,不过也东施效颦,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流,很多是我那么多年优化下来,我认为的最佳实践,希望对大家有点参考。

目录

键盘:罗技 K860|Keychron K11 Max

差不多 20 年前,我就开始拥抱人体工程学键盘。

什么是人体工程学键盘,以我现在主力的罗技 K860(下图来自什么值得买(https://post.smzdm.com/talk/p/a0dqxg6z/)样子为例,他不是传统横平竖直的键位布局,而是两边向上翘,有弧度的。

这样的布局,好处是可以让手腕不需要有一个扭曲的角度,肩膀处也不用刻意夹紧,可以大大降低打字时的疲劳度。人体工程学键盘品牌 X-bow 的这张示意图可以参考。

那么多年,人体工程学键盘,也是换了许多代,从早年的微软舒适曲线 2000、舒适曲线 4000,到后来德国佩锐的有线人体工程学+轨迹球款,再到微软Sculpt Ergonomic和Surface Ergonomic两款,再到目前主力的罗技 K860。

如果要说最满意的,当然是下图微软的sculpt ergonomic(网图),足够舒适的曲线,外加小键盘分离,的确是近乎完美的选择。只可惜,这款国内已经停售,淘宝上价格也从多年前的 500 飙升到 1500这样的离谱价格,再加上作为一款 2013 年发布的产品,如今不再更新换代,不支持蓝牙,只能忍痛放弃。

至于目前主力的罗技 K860,主键盘区的确很赞,曲线宜人。但是整个键盘因为是 101 键配列,太宽了,所以长时间用鼠标的话,整个右手就需要过度向外翻,时间长了肩膀不舒服。

你可以重新看一下上面 K860 的图片,想象一下右手向外翻转去用鼠标时,有多大的行程和费劲的角度。

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所以最近买了Keychron K11 Max,交替使用。

我一直以为,像我这种人体工程学键盘玩家,与机械键盘注定无缘的。

没想到 2018 年开始,有了一种Alice配列出现,也是人体工程学的路数,那就不错了。这款键盘是 68%尺寸的,连F1也没有,很袖珍。但好处就是键盘很窄,鼠标就在边上,使用的时候不太需要右手向外翻,的确用起来轻松许多。而且作为一款矮轴机械键盘,大量文字的输入,疲劳度也比传统机械键盘会低一点。

当然,人体工程学键盘这个东西的探索,没止境,永远在期待更好的款出现。

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小鹤双拼

早年用过智能 ABC,用过微软拼音的老拼音用户,自 2006 年搜狗拼音发布迄今,就一直是拥趸。

当然,近年搜狗拼音口碑不算好,尤其是越来越臃肿的功能,和稍不留意就会被迫安装游戏中心的“小心思”。

但在当年,许多智能化功能的确是石破天惊。

我看了下,我的 Windows 版搜狗拼音(数据与 Mac 版不通),累计输入了 1242 万字,可谓是凝聚了整个青春。

至于 2022 年末开始使用 Mac 生态,在 Mac 版的搜狗拼音下,也累计输入了 290 万字。Mac 版这点好,还会显示个人词库规模,这么多年合计个人词汇 33.8 万条,导出来要 6M 多,这是让搜狗拼音懂我的关键。

双拼

目前,我是使用小鹤双拼来打字的。

作为一个曾经的全拼玩家,其实我的打字速度算是相当快。感谢母校华师大一附中的培养,在 1993 年前后就学会了打字机盲打,经过不断练习也有 150 键/分钟的速度,所以进入电脑时代,即使只是使用全拼写稿,我一小时,差不多也能写 3000 字左右。

其实这个打字速度,对于我这样的非打字员,足矣。

不过 2016 年前后,我还是毅然决然选择放弃全拼,开始学双拼。

我很小就知道双拼的好,因为我母亲之前在一家公司做文员,需要肩负打字员的工作,她早早就学过双拼,我也因此知道双拼是将声母和韵母各绑定一个键位,所以任何一个字,输入只需要两键。

当然,双拼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东西,曾经学过五笔字型和表形码都半途而废的我,双拼早年就压根没想过学习。我觉得全拼搭配我的击键速度,足够了。

直到 2016 年前后,伴随手机的兴起,在电脑那么小的屏幕上打双拼,对大拇指负荷太重了。

再加上我之前也聊过,我是时不时有 Reset 尝鲜念头的,所以想尝试下双拼。

刚开始学,每天习惯新的编码,大脑负荷到头晕,不过三个月后,习惯了,就神功大成。

双拼在输入一些复杂的拼音时,的确是快。比如说“装”字,全拼是zhuang,6 键。但是我用小鹤双拼,就是 vl,两键,效率提高太多了。

目前,我的输入速度每分钟 100 字还是有保障的,所以只要脑子跟得上,一小时写 5000 字稿子,也不是太难得事情。更何况,我还有自定义短语的加持。

自定义短语

自定义短语,和个人词库是不同的东西。

个人词库,记录的是你习惯的词语组合。

而自定义短语,则是允许你硬性将一段英文码,与一段文字绑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这是一个我在写基金的时候,非常高频的词汇。

我通过设置一个自定义短语,只需要输入 wdf,就能出来这个11个字的短语了,你说快不快。

早年我在报社要写行情稿件的时候,类似于各个规模指数的综述是不可少的,所以我会设置一堆这样的高频长短语。

比如“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这个短语,我只需要“dzzw”,四键就搞定了。

自定义短语,对于各种中英文数字混合的输入,特别方便,比如“Wind全A”,先英文后中文又英文,传统输入光光是输入法状态的切换,就烦死了,于我而言,不过是“wdqa”四键。类似的,我还会为“T+0”这样有英文有数字还有符号的短语,设置短语“tjl”,诸如此类,很是方便。

所以如果你每天会有一些高频的长词组,那么用好自定义短语,对于提高打字速度,至关重要。

备选:微信输入法

虽然我用搜狗拼音很多年,但最近,在一些非键盘写稿场合,开始使用微信输入法。

作为没有历史包袱而且产品非常克制的产品,微信输入法没有目前搜狗拼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功能,所以非常简约——当然就我专业码字而言,还是比较简陋,比如自定义短语,竟然不能设定在第几个候选字,也不能强制在第一个候选字,整个打字节奏会被他打乱。

微信输入法有两个功能我觉得很不错。

第一个,著名的跨设备粘贴,手机上复制,可以在电脑上粘贴,而且不像苹果的这个功能局限在 Mac 和 iOS 生态下。微信这个,只要安装了微信输入法绑定就能使用,图片也行。

第二个,语音输入。语音输入不是新功能,但微信或许是因为输入数据多,感觉体会还不错。比如前段时间写《逆向人生》的播客逐字稿时,我念“码农”这个词,许多的语音输入法都只会识别为“马龙”,微信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是我测下来少数能识别准确的。

所以,目前有时候我写播客逐字稿,那种不需要大量配图的,我会选择在地铁上,用微信语音输入法的方法,去输入。用语音输入的文字,与用键盘输入的,文字风格上会略略不同,更适合播客的需求。

当然,微信输入法还很简陋,所以我更多是跟踪,作为第二选择。期待他的进一步成熟。

办公桌:升降电脑桌

很多年前,有椎间盘突出过,当时卧床养了一周多,加上打水针、艾灸等,好久才恢复。

自打之后,对腰部的保养,就格外注意。

看了一些资料,坐着,对腰椎盘就是大负荷,比站着时候要大20%+。

所以要避免久坐伤腰,就得站着。

但是久站,又伤膝盖。

所以更理想的,就是站站坐坐,交替。

于是,升降桌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了。

升降桌目前选择很多,我是就随便买了一款乐歌的双电机,不过桌面比较大,1.8m×80cm,3000 元不到。

因为买得早,我的那款是工字形桌腿,稳固度还凑合,不能说完全不摇晃。最新看到已经有四电机四桌腿的款出现,就是价格要贵非常多了,将近 5000 元的价格了。不过考虑到电脑桌可以用很多年,也未尝不可。

有了升降桌,我习惯的是用类似番茄钟的思路,30 分钟站着,闹钟响了再换 30 分钟坐着,循环往复,不断改变姿势,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的疲劳。

PS:我坐着的时候,电脑椅选的是赫曼·米勒的 Aeron2,很经典也很传统的一款,托人买的批量工包款,6000 元的价格,比直接去专卖店,还是便宜不少的。之前我也买过 1000 多的电脑椅,在屁股下网面的支撑度上,的确还是有差异,尤其是坐了几年之后,依然没下陷。

编辑器:Typora

写了 3000 字,竟然还没进入真正写稿的流程。总算要进入我最喜欢的软件 Typora。

Typora 是我超爱的一款 Markdown 编辑器,支持所见即所得。它之前是一款免费软件,基本够用,后来变成了收费软件,增加了类似图片上传等功能,也不贵,89 元可以按照三台电脑。我因为电脑比较多,所以买了两套权限。如果你希望尝鲜或者对功能要求不高,也可以去网上找当年的免费版使用。

Markdown 的简约

先解释一下,Markdown 是一种纯字符表达的标记语言,比如用两个星号包围代表加粗,用# 代表一级标题,相比 Word 文档之类是一个复杂的打包文件,Markdown 文件本质上是纯文本,但又能具有一定格式,是当下使用很广泛的一种写稿格式。

当然,Typora 的可爱就在于,他使用Markdown 语言,但是采取了类似 Word 的所见即所得的表现,也支持类似 Ctrl+B这样 Word 的格式快捷键,可以实现非常直观的写作效果。

图文分离适合增量备份

Markdown 本身是一个纯文本格式,不支持图片存储的。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如果要插入图片,要么是网上图片,要么就是本地另存图片。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文本和图片的分离存储,特别适合我后面讲到的网盘备份,增加了一张图片,只需要备份这张新图片就行,不像 Word 或者 PowerPoint,一旦插入图片,整个文件就会变大,备份就要从头开始,如果是流量状态,超级耗费流量。

当然,图文分离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工作流分离。比如对于小团队工作,文件存储在共享的空间内,文字写稿者可以撰写稿件,而美术设计可以将插入的图片进行修图润色,两者可以同步操作。

CSS 排版一键格式

许多见识过我微信公众号排版的人,都会惊呼我的速度。

因为,我进入公众号其实是不排版的,所有的版式,都是在 typora 中完成的。

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器,本质上是一个阉割版的 HTML 编辑器,所以可以直接将排版好的 HTML 文档复制进去就行。

我在typora下,利用它支持的模版,用 CSS 语言写好我需要的格式,比如正文多少字号,加粗是什么字号,颜色是什么,比如二级标题前面要一根红色竖线,诸如此类。

这个 CSS 设定好之后,就不改了。

写稿时,我只需要用 Markdown 标记语言,设定哪些是加粗,哪些是二级标题,然后成文后用导出至 HTML,就能生成一个 根据之前的 CSS 文件排版好的HTML 文档,用浏览器打开后,复制到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就完成排版了。整个流程超级省力。

自动图片上传图床+七牛

我是一个多图流写稿者,每篇稿件一般都会使用大量的走势图。

和一些创作者交流过,他们在微信公众号编辑器中,是手工一张张上传图片的。

其实,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现代编辑器,一般都支持网络图片自动抓取并上传功能,你只需要将图片上传至一个网络上的“图床”,然后将包含在线图片的 HTML 复制粘贴到微信编辑器,就能自动完成图片上传,类似我每周更新的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相对强弱汇总,一次就有 32 张图,如果是人工上传,得累死。

但在 typora 中,有一个一键上传本地所有图片的功能,会将所有本地图片上传到图床上。

当然,这个上传功能,需要第三方软件和自购图床配合,typora 支持了好几个第三方上传软件,不过大多是收费软件。

这块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为我选用的是七牛的图床,所以我就用 python 写了一个上传图片到我自己的七牛图床的命令行,并设定让 typora 用这个程序帮我上传图片,所以这块就零成本了。

当然如果没编码能力的,可以考虑就用现成的第三方,也不贵。

自动保存

写稿的人,最怕的是什么?

自然是稿件丢失。

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要靠编辑软件,自动存盘。无论你用 Word,还是 typora,建议都要设置里面打开自动保存,我一般会强迫症一样,设置为最小间隔,即 1 分钟保存一次。

这里有三个说明:

一、如果使用的是 Mac 版的 typora,你是找不到自动保存设置的,据说这是 MacOS 系统级功能,不需要 typora 单独设置。

二、Windows 下,偏好设置中可以打开自动保存,默认 5 分钟一次,但是要设置保存间隔,会略微复杂一点。以下是来自TyporaChina 的指引:

三、哪怕你没有在 Windows 下打开 typora 的自动保存,但其实他依然会自动保存,可以使用自动保存设置下面的“恢复未保存的文稿”按钮,点击后会打开一个目录,之前编辑的文件,会按照时间保存一个个版本,这对于如果不幸全选文档并删除的悲剧,还能找到历史版本。我看了一下,他甚至 1 分钟里面会生成 2 个版本,保存是相当高频的。

云盘:坚果云

虽然 typora 的自动保存功能已经相当强大,不仅可以自动保存,还可以逐个版本保存,但这个功能仅限于 typora 编辑的 Markdown 文件,对于附属的图片,或者其他文件都不适用。

所以我很早就购买了坚果云的云盘服务。

说到云盘,许多人会想到的都是类似百度网盘,或者近年大热的阿里云盘。苹果玩家,可能更多会用 iCloud。

但这类,与坚果云还是有很差别的。最大的体验差别,在我看来就是版本控制。

如果你是付费版用户,将一个文件存在坚果云上,每一次同步上传的版本,都会以历史版本的形式得到保存,坚果云上最多保存过去 3 个月的版本。对于普通的写稿,这个保存时间应该也足够了。当然你要更长的历史版本,可以选用团队版,可以保存到 12 个月。

这个功能很重要,尤其是当你某些文件的新版本不满意时,分分钟可以找回旧版本。这个功能我在百度网盘、iCloud 上都没找到,所以虽然我也用这类网盘,但是写稿的文档,还是全部存在坚果云上。

从 2013 年我开始更新 EarlETF 这个微信公众号迄今的每一篇稿件,我的原始数据、制图、Markdown 文件都能在坚果云上找到。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有“存档”爱好的人,如果再往前追溯,甚至我早在 1995 年前后尚未尚未时代,在 PC 机上写的学生习作,都有备份,也全部放在坚果云上保存。

坚果云作为付费服务,专业版算是入门级,30G 的空间,一年 199 元。坚果云和某些网盘不同,他不是为保存公共视频而生,不会用 MD5 来识别你上传的和已经有的是不是同一份文件并只保留链接。

所以坚果云看起来空间不大,但实打实的存储空间和 多版本控制对码字者太友好了。

制图:Matplotlib

在 EarlETF 上,经常有大量的走势图。

经常有读者问我,这些图表哪里来的,或者是怎么做的,这里解答一下。

曾经,我也是一个 Excel 制表爱好者,刘万祥那本《Excel 图表之道》也曾经仔细学习过。

不过Excel 制表,哪怕搭配金融终端的 Excel 插件,依然是一个体验不够好的过程,许多类似的图表,必须人工一张张做。比如我的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相对强弱,如果手工生成 31 张,简直是噩梦。

所以自 2023 年开始,我就转向代码制图。

作为会点 python 的玩家,我会选择通过Wind 或者 iFind 的数据接口动态获得金融数据(也有类似 Tushare 这样的免费或低价接口可选,但数据较少),这些数据使用 python 下的 pandas 包进行处理、整合、运算(比如计算 RSI),然后再用 python 下的制图包 matplotlib 来输出。

相比 Excel,matplotlib 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琐碎的代码制表包,开始我也是超级不习惯,但后来发现,虽然琐碎,但是这些功能可以写成一个个函数或者一个个类来打包调用,这样就便捷得很。只要这个环节跑通,那么许多重复性劳动,就都可以自动化了。

比如我的周日的 EarlETF 图表周刊,就是完全自动化生成 HTML 文件,周六的行业相对强弱图也是,我所需要的只是复制粘贴到公众号即可。

关于python、pandas、matplotlib,网上有许多免费教程,也有一些大部头书可以看,这块就不展开了。

封面图:Midjounery

今年4 月末开始,我的文章封面图,都走了一种统一的风格——蓝红相间,带有水粉或水墨风格。

比如下图。

有不少读者问过我,那么多同样风格的图片,是哪个图库买到的。

其实,不是买的,是 AI 画的。

我用的是 Midjounery,我认为目前下限最高,对外行人最友好的绘画平台。

Midjounery 今年推了一个风格一致性的功能,你给他一张图,他就可以按照这个风格去画其他的,可以保证总体风格大差不差。

所以我刷了很多图,刷出了一张红蓝相间对称的水墨画风格图(见下图),之后每次就指定用这张图,就可以实现类似的一致风格了。

多平台分发:蚁小二

写稿,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但是将它一篇篇贴到不同的平台,就很不愉悦了。

目前,我使用了长沙一家公司的一个小工具——蚁小二,这个工具可以一次性帮你将一篇文章提交给微博头条、百家号、头条号、搜狐号、雪球、知乎等一堆图文平台,也可以帮你将一个视频发布到抖音、微信视频号、B站、小红书等多个平台,对于多平台玩家,非常友好。

下面是他家官网的示意图。

当然,从财经角度,他支持的平台还不够多,比如蚂蚁财富号、天天基金、同花顺等都还不支持,不过聊胜于无,能减轻一点劳动,也是好的。

关于我的写稿软硬件和流程,就大体介绍到这里。

如果未来我的软硬件环境和流程出现了比较大的改变,我会再来更新 2.0 版本。

0 阅读:1

投机取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