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43.9%的家庭选择姥姥带娃?看完泪目了!

心海疗愈 2024-07-05 14:27:01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孙辈由祖母抚养可谓顺理成章,因为孙辈跟随父系姓氏,这在很多人心中更为遵循“礼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家庭选择由外祖母照看孩子。中国新闻网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3565份有效投票中,有43.9%的家庭由外祖母照顾孩子,而祖母照顾孩子的家庭只占14.7%。这一数据背后究竟蕴含着何种原因?为何外祖母逐渐成为育儿的主要力量?

姥姥带娃的三大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姥姥成为带娃主力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 **爷爷奶奶因为特殊情况无法带娃**

爷爷奶奶由于身体状况、工作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承担带娃的重任,这时姥姥就成了不二选择。

2. **宝妈更希望姥姥帮忙带娃**

很多宝妈更信任自己的妈妈,认为姥姥照顾孩子更细心、更贴心,沟通起来也更加顺畅。

3. **出于心疼闺女的原因,姥姥主动要求带娃**

心疼女儿辛苦,很多姥姥主动请缨,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减轻女儿的负担。

奶奶带娃与姥姥带娃的真实对比

我的闺蜜小米和我在同一个月内生了娃。我家是奶奶带,她家是姥姥带。我们两家从带娃方式到生活状态,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典型对比。

接班时间的不同

我们两家都跟老人分开住。奶奶早上会在我上班前10分钟左右到达我家,我匆忙交代几句后就赶去上班。不能说奶奶不尽责,她牺牲了自己的老年生活,按时“上下班”,儿媳妇理应感恩。

但小米家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她妈妈一大早就来到她家,至少提前半个小时,还经常带着做好了的早饭。她妈妈自己在家吃完后,让小米和女婿赶紧吃饭,然后忙活其他事。如果孩子醒了,她带孩子;如果孩子还没醒,她就收拾家务。小米上班的路上比我从容多了,时不时还能打个电话聊聊天,而我连这种闲暇时间都没有。

责任心的不同

奶奶在家看护孩子,仅仅是“照看”,并无其他事务。没有准备中午餐点、没有清洗餐具、没有整理存放物品,孩子弄脏的衣物被脱下后便随意放置在一旁。曾有一段时间,孩子腹泻严重,半天时间更换了四次裤子,而她只是将其丢在浴室中等待我回家处理。

反观小米的妈妈,她带孩子的同时也不会闲着。她会趁宝宝玩玩具的间隙把午饭要用的食材准备好,宝宝的脏衣服也随手手洗出来。小米回家后,大多时候都能直接吃上现成的饭。这种责任心的不同,让我不禁羡慕小米的轻松生活。

姥姥带娃的辛酸与无奈

尽管姥姥带娃在很多方面看似更好,但其中的辛酸和无奈却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心理压力巨大

小米的婆婆体弱多病,数年来频繁进出医院,照看婴儿的责任自然地落到了她母亲肩上。尽管姥姥并不抱怨,但始终觉得这并非她的亲孙子,与女婿交往时微妙地保持了礼貌。相比于照顾自己的子女,她更为担忧孩子会受到伤害、生病,无法向女婿交待。

曾经有一次,姥姥带着孙儿在社区中玩耍,突然一只奔跑而来的狗将孙儿抓伤。尽管伤口并非严重,但仍旧需要就医处理。而后,爷爷奶奶知晓此事后,随口轻声道:“孩子可真是遭罪啊!为何如此不小心呢?”姥姥赶忙致歉:“全都是我的过错,未能照顾好孩子……”此情此景让小米的内心深感难过,母亲付出诸多心血,却因些许小事遭到指责,心中的委屈无处倾诉。

姥姥的隐忍和付出

有一部感人至深的公益短片《妈妈的妈妈》,短短几分钟却揭示了姥姥带娃的无尽辛酸。姥姥为了支持女儿的事业,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承担起照顾外孙女的重任。她用曾经抚养女儿的那双手,再次托起一个幼小的生命。

然而,带娃的过程中有开心幸福,也有辛苦和委屈。年纪渐长的姥姥在带娃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孩子的作业有时看不懂,想让女儿帮忙却又无法联系上。照顾孩子的方式有时不被女儿认可,满腹委屈只能独自默默哭泣。

姥姥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不愿再给女儿添麻烦。但临走前,她不放心女儿和外孙女,包了满满一桌子的水饺才拖着行李箱离开。当女儿看到妈妈不在家后打来电话,姥姥一句“我可能是老了”,道尽了心里的委屈。

姥姥带娃的辛酸和付出,背后是对女儿无尽的爱。她们默默承担起带娃的重任,只希望女儿能轻松一些。我们要理解和感激她们的付出,用爱回应,用行动去温暖她们的心。感谢你们为我们负重前行,愿我们能用心守护你们的余生。

0 阅读:41

心海疗愈

简介:学习型宝妈 生活调色家 记录生活感悟 分享育儿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