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玄门论道 2024-09-06 09:07:53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菜根谭》上说: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大意是:在处境艰难、心思悲苦的状态之下,如果能够调整心态、乐观面对,常常能在困境中发现乐趣,找到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

1

在人生顺境、春风得意之时,人们往往容易沾沾自喜,甚至可能因为过于安逸或者骄傲自满而忽略潜在的风险,导致失去警惕,进而可能在未来遭遇失败或挫折时备感失落和悲哀。

苦心是人生的一种艰难状态,这个时候悦心之趣何其珍贵。

苏轼在其仕途生涯中经历了数次贬谪,他曾身陷“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后又辗转惠州、儋州等地,生活环境极其艰苦。

然而,即使面临种种困厄,苏东坡从未丧失对生活的热爱。

在黄州,他亲自耕作,写下《东坡八首》等田园诗,寓教于乐,把农事活动转化为诗意的体验,体悟到劳动的乐趣和简朴生活的宁静之美。

在惠州,他积极投身当地建设,改造居民用水设施,深受百姓爱戴。即使身处岭南边陲之地,他仍能悠然自得,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将自己的心境与当地的物产融为一体,苦中作乐,化苦为趣。

而在儋州,生活条件更为艰苦,那时的海南岛被视为蛮荒之地,但对于苏东坡来说,这里却是他进一步探索内心、砥砺人格的地方,他创办学校,传播文化,还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当地百姓和睦相处,传授知识,再次书写传奇篇章。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体现了一种逆境中的心理韧性与积极心态。

苦心代表的是面临挫折、压力、困厄等不利情境的心理状态,这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生活挑战。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认知重塑、情绪调节等方式,将苦难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

当个体能够接纳苦难、从中学习并有所感悟时,就能够体验到一种内在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即所谓的“悦心之趣”。这意味着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发掘心灵深处的力量,从而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2

得意时能有几人不忘形,若不居安思危,很快便有失意之悲。

赵国名将赵括,在纸上谈兵时可谓满腹经纶、洋洋得意,但当真正接手指挥长平之战时,却因为轻敌冒进而导致四十万赵军惨败,自己也战死沙场,成为“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威加海内,志得意满,却忽视了民生疾苦与内部矛盾,大兴土木、横征暴敛,最终导致秦朝迅速走向衰亡。

科技巨头诺基亚凭借功能手机市场一度称霸全球,然而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之际,过于沉浸于既有的成功模式,错失转型良机,最后市场份额急剧下滑,不得不出售核心业务,见证了“得意”后的“失意”之悲。

“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在心理学层面上反映了人类情绪波动和预期管理的心理机制。

当我们处于得意阶段,即成功、荣誉、财富或其他个人目标实现之际,往往会经历强烈的情绪高峰。

然而,此时,人们在心理上会对未来抱有过高的期待,这种持续上升的趋势难以长期维持。

一旦达到顶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便是不可避免的下降趋势。

一方面,担忧失去现有成就的焦虑感会伴随而来,另一方面,适应新状态后可能产生的空虚感或比较心理也可能引发内心的失落和哀愁。

这就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或者“乐极生悲”的心理效应。

一个人在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时,可能会受到周围人的赞誉与羡慕,但同时也面临更高的社会期望和更严苛的标准。

一旦稍有不慎或未能保持原有的成绩,社会舆论就可能发生逆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地位的下滑,从而产生失意和悲伤。

《道德经》中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发展到旺盛强状阶段,很快就要进入衰微状态,这个时候已经偏离了道的束缚。

没有道的支撑,早晚都会消亡。

对待得失应当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不沉溺于一时的成功,也不畏惧未来的挫折,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得意不会永恒不变,失意也不会持久。

我们在享受成功快乐的同时,不能忘记潜在的危机。永远保持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心,才是修行的至高境界。

0 阅读:2

玄门论道

简介: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