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胜于雄辩,就用身边真人真事举例说明。
我的亲姐姐妯娌四个,其中三个都和老婆婆不说话,除了年三十的例行聚餐,平时几乎不来往,只有最小的媳妇,就是我姐姐和她婆婆能处得来。
我姐嫁的是老魏家最小的儿子,嫁过去时,三个儿子都出去分别单过了。
大儿子是他们家唯一的大学生,是当地一家国企的中层领导,大儿媳是当地医院的护士,他们住在市里,不常回家。大儿媳话很少,比较清高,有些看不起农村的老婆婆,自然也没啥来往;二媳妇是陕北嫁过来的,只会说方言,婆婆耳朵有些聋也听不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差距很大,几乎也和婆婆没啥来往;三儿媳虽是当地人,却把邻居老太太当成了亲婆婆来孝敬,有了稀罕东西或是做了好吃的都是第一时间送给邻居老太太,时间长了倒是处的亲如母女。
我姐属于女人中比较邋遢,不太勤快,也不太有眼力见的那种人,性格也有些木讷,突出的优点是长得特别漂亮,是方圆几百里内的大美女,用现在话说,就算是“村花”吧,除了长得好,心底也非常善良,不管做了啥好吃的,总是悄悄的给两个老人留一份,让姐夫隔着墙递过去。姐夫和她婆婆家里人也不太指望她干啥活,能把家常便饭做好就可以了。
姐姐结婚后三五年内,接连生了三个孩子,那时候计划生育抓得紧,她婆婆靠着能说会道,机智聪明,用自己的洪荒之力,和计划生育干部斗智斗勇,竟然力挽狂澜,一分钱没罚,顺利报上了户口。
姐姐本身就不是利索人,干啥都是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多亏了她婆婆,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帮她拉扯大三个孩子。姐姐还有四个嫁出去的大姑姐,她婆婆有个习惯,就是家里的经济一旦捉襟见肘,她就要去女儿家走亲戚,过一两天再回来的时候,不管是钱还是米、面、油就都带回来了。
有次还听我姐说,她二大姑姐家窗台上晒着只穿过一水的鞋子,她婆婆也顺便带了回来,因为她婆婆目测,我姐穿上大小差不多。
勤劳能干,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帮姐姐带大了三个孩子,对待姐姐姐比亲生女儿还要好。虽然已经去世多年,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是对她满满的敬佩和怀念。
再说回姐姐的妯娌们吧,大妯娌年前得了白肺,已经去世了,儿子因为从小弱智,至今也没有娶上媳妇,大伯子哥领着儿子在姐家过的年;二妯娌的儿子和女儿都离了婚,虽然不缺钱,但心情上差了点意思;三妯娌现在也是两个儿媳的婆婆了,心里整天像过山车一样极力平衡着两个儿媳的关系,她当年像亲娘一样孝敬的邻居老太太也早已过世,她会不会偶尔想起自己的婆婆,咱也不得而知。
倒是我有些窝囊、有些邋遢,现在已经不漂亮的姐姐过得还算滋润,大女儿工作好,也嫁得好,二女儿事业有成,已经是部门的一个小领导,儿子很普通但很孝顺,儿媳一如当年的她,有些窝囊,有些邋遢,但善良温柔,亲切温暖,也一如当年的她 ,每天看护着两个孙子,安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