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小的年龄段,思维提升的可塑性越大,反之思维方式一旦定型,就很难突破。
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难度并不大,分数重要性较低,利用这段低难度的学习内容,养成自主思维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而不是分数至上。
很多父母往往过度追求孩子的成绩表现,简单的学习内容提前培训,再加上课堂学习后再次培训,看似赢在抢跑获得高分,但简单的知识点重复学,大量的课外时间用于培训班的再次学习,很难有自主学习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也很难建立学习兴趣,过于依靠外力辅助。
在普遍鸡娃的情况下,小学的难度很难在成绩上形成区分度,大多数学生高分或者满分的成绩,所获得的方式大不相同,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差距,在这个阶段虽然体现不出,但却在不断累积,并最终会在一个临界点爆发。
初二现象的发生,看似是知识难度的突然提升,造就一部分学生的不适应,但本质却是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的思维能力差距,集中于初二集中体现的结果。
小学阶段可以用更多的投入度,补充思维能力的差距,到了初中阶段尤其初二以后,思维赛道发生转换,很多学生往往加大借助外力培训,采用跳过自主思维,直接背题套题模式,美其名曰各类模型提升,不是弥补思维能力不足,而是掩饰思维能力不足,即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放弃,获得短期成绩提升。
很多采用这种去思维化方式学习的学生,可以在中考获得高分,但这如同抛物线最高点,进入高中后理科难度和区分度都明显增加,思维能力差距显现相比初中更为明显,成绩一泻千里往真实实力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