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是需要力量的。
促使一个孩子做出改变的推力,离不开父母的爱与接纳。
作者 | 枫子
“咱们俩一起跳楼吧!”
这是大连一位妈妈在失望之中,对着13岁儿子说出的话。
她的儿子即将小升初,学习却一点都不在状态,不催不学习,故意漏写作业,还经常抄答案。
另外,儿子还特别不服管,不仅叛逆任性,还爱撒谎、顶嘴,脾气暴躁。
为了教育儿子,妈妈尝试了很多方法:打骂、威胁、发脾气、讲道理、带孩子体验捡垃圾……
可儿子就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越管越犟。
最后妈妈没有真跳楼,但她始终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是为了儿子好,儿子为何却不领情,没有半点改变?
想起后台也有很多妈妈留言,说自己费心费力,却依然无法教育好孩子,亲子间有时连沟通都难。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绵阳儿童医院的一位主任,在接诊了上千个“问题”孩子后,发现:
孩子有问题,往往是因为内在的渴望没有被聆听、被看见。
他曾接诊过这样一个案例。
父母自述,14岁儿子游戏成瘾,不仅上课睡觉,不写作业,还多次逃课泡吧,熬夜玩游戏。
无奈之下,父母只能狠心断网、没收手机、停掉零花钱。
没想到,儿子就像一头发疯的小狮子,把家里的电脑、电视全砸了。
现在,亲子关系降到了冰点,儿子也好几天没去学校了。
但当主任和男孩单独沟通时,却听到了另一个版本。
自从升入初中后,男孩学业压力大,晚上经常失眠,和新同学的相处中也多有矛盾。
他想过跟父母沟通,但父母要么上来就问成绩,要么就是不停地说教与指责。
在一次次求助无门后,他在心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父母在意的只是成绩,爱的也只是能为父母争光的他。
慢慢地,他做什么事都感觉没意思,只有打游戏的时候,才能找回一些快乐和成就感。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说,孩子的问题行为,通常是在向父母表达什么,是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的某些感受。
孩子不服管,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父母看不见陷于困顿中的孩子。
山东有个男孩,12岁不到,就不肯学习了。
明明家里不缺他吃穿,他却多次偷偷跑到车站行窃。
父亲在上海工作,他就在上海偷窃。父亲到南京工作,他也跑南京偷窃。
他第一次被抓时,父亲恨铁不成钢,狠狠地把他教育了一顿。
可没多久,男孩又再次因偷窃被抓。
当时,不管父亲如何打骂,孩子就是一声不吭,反而转头就对警察和盘托出:
“我在这个车站一共偷了3000元,按照法律规定,我不能判刑,但是我可以被少管所管教两年。”
不辩解,不求轻罚,反而一心想进少管所,为什么呢?
原来,父亲在男孩一岁时就外出打工,常年只寄钱,不回家。
男孩不懂,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父亲陪着,自己却连见父亲一面都是奢侈。
他选择偷窃,不过是在向父亲诉说不满。
他自暴自弃,也不过是因为感受不到爱,不知如何排解心中的愤懑。
就像有句话说的:孩子“坏毛病”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呐喊。
孩子的外在表现,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
父母要做的,不是把孩子当问题去解决,而是要透过行为,看见孩子内心的呼唤。
心理学家黄仕明曾说,孩子深爱着父母,也想听从父母的教导,给予父母权威,但他们只有感受到爱的连接,被尊重,被看见的时候,才会愿意听从父母的引导。
一个孩子,只有真正被看见,感受到爱,他才会朝着好的方向去改变。
被评为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之一的贾容韬,也曾在教育儿子时感到无比挫败。
当时,他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上高二的儿子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游戏成瘾、成绩倒数第一,数次参与打群架、两度被学校劝退。
他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儿子非但不听管,反而把他视作仇人。
不得已,他开始反思自己,学习家庭教育,并尝试做出三个改变:给理解,表关心,多共情。
儿子考砸了,他不再抱怨,而是将心比心地说道:
“孩子,考得不少啊,老爸现在才知道一个高中生多么不容易。
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要对付大大小小的考试,还要遭遇老师的白眼和父母的误解。
说实话,要让爸爸去考,还考不了这么多分呢,爸爸以前总是不理解你,真是太不应该了。”
儿子骑自行车撞了一个小孩,花了上千元的检查费和医药费,他也没有上来就指责,而是先安慰儿子:
“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其实你不必太责怪自己,谁能不犯一点儿错呢?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谁会无端给家里添麻烦呢?”
然后,他还主动帮儿子修好了自行车。
甚至,儿子偷跑到网吧上网,彻夜不归,他也没有大发脾气,而是说出自己的担心:
“爸爸不反对你玩游戏,只是担心你的安全。
昨晚自习后,我一直在等你回家,有个风吹草动,我就去开门,结果是一次次失望。
为了等你,我一夜没合眼,要是你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你在什么地方,我就放心了。”
在他无条件地接纳下,儿子不再和他针锋相对,不仅戒掉了游戏,还开始自发自觉地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重点大学。
孩子的改变,是需要力量的。
比起强硬的教育手段,有温度的养育,才能在润物无声中给予孩子爱的滋养,引领孩子向上成长。
“温暖法则”指出:
越去评判或管教孩子,对孩子刺激越大,只会激发孩子叛逆的情绪。
只有温暖和煦的感化,满足孩子的情感与诉求,孩子才愿敞开心扉。
走心的教育,才是孩子改变的开始。
任何忽视了孩子内心感受的教育,都是徒劳无益的。
正如《正面管教》一书说的,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先要赢得孩子的心。
想要孩子改变,我们首先要给到孩子“爱的教育”,做好这三个修行。
一是修耳朵,用倾听打开孩子的心门。
演员袁咏仪曾自曝自己和儿子的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儿子几乎不和她说话。
最严重的时候,还当着她的面和爸爸张智霖诉苦说:“我想换个妈妈!”
不得已,她只好向心理医生求助,结果,却发现问题竟是她太自我,从不关注儿子内心想法。
于是,她一改往日强势的作风。
做任何事前,都先问问儿子“喜不喜欢”;儿子犯错,也不再打骂,而是先听听儿子解释,再分析对错。
慢慢地,儿子果然不再和她敌对,也越来越愿意听她的话。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不懂倾听的父母,一开口就堵住了孩子表达的心门,也堵上了教育的通道。
蹲下来,打开耳朵,听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父母才能更好输出爱和关心。
二是修嘴巴,用暖语赋予孩子变好的动力。
曾看过一个视频。
孩子上网课时偷玩游戏,妈妈发现后,直接对着孩子咆哮:
“我还治不了你啦,啊?”
“贱人,叫你不要打游戏,你还给我打游戏,还有脸哭是吧?!”
“这么小就犯贱是吧,打游戏!”
尖锐的嘶吼声,响彻整个小区。
站在妈妈的角度,不难理解,她也是为了孩子好。
可也正如一句话说的:父母满嘴是爱,却满目狰狞。
孩子的感受,其实是由父母的语气和态度决定的。
当父母的语言充满打击、否定、人身攻击,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反而会破罐子破摔,不听父母的管教,任由不良行为持续。
学会好好说话,担心的话,温柔着说;认可的话,赞扬着说;批评的话,鼓励着说;反对的话,尊重着说。
带有温度的语言,才能让孩子生出希望和力量。
三是修眼睛,多看孩子的闪光点。
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甭管多差劲的孩子,能挖掘出他身上的闪光点,就离优秀近了一半距离。
他曾教过一个男孩,100分的试卷,只考8分。
魏书生没有指责批评他,而是真诚地肯定道:一个从不听课、不写作业、不看书的学生,还能考8分,这就是一种天赋。
简单一句话,8分从羞耻变成亮点,学生眼中有了光。
之后,男孩不再颓废厌学,而是充满干劲,开始死磕生字,文学常识。
分数从8分到26分,再到慢慢及格,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军校。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
教育,若紧盯孩子的问题去改造,孩子只会越来越糟糕。
去不断发现亮点,孩子才能顶着自信和阳光努力向上。
很认同一段话: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觉到爱;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尊重;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不改变也是被允许的。
任何时候,孩子改变与成长的前提,都是爱。
所以,为人父母,请不要让孩子心里缺“爱”,让教育没有了温度。
学会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也多听孩子怎么说,多看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
让孩子沐浴在爱和接纳里,他才能从心里生出无限的力量和勇气,成长为一个内心有爱、眼里有光、不负期望的孩子。
点个赞吧,做孩子人生路上最温柔、最亲密的朋友,陪伴他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