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常军说他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个家里,父母不高兴,孩子也没有资格高兴,孩子要是高兴,那就意味着对父母的不孝顺。
其实,美国洛杉矶大学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早就指出,情绪是具有传染性和扩散性的。
让一个心情愉悦的人,同一个情绪低落的人共处一室,结果不久后,原本快乐的人也变得闷闷不乐了。
而这种现象在家庭成员之间,尤为明显。
这,就叫“情绪污染”。
生活中,父母的糟糕情绪,很多时候就像流行病毒一样在家庭中肆意传播。
一旦孩子被父母的负面情绪污染,自己的生命能量也会随之不断消耗,逐渐变得自卑、懦弱、消极、悲观。
特别是父母的以下四种行为,最容易让孩子成为坏情绪的受害者,一定要警惕。
第一种:
父母频繁发脾气
作家张德芬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一天早上,她接到电话,说业务进展得很不顺利,同事也因此向她发牢骚,让张德芬憋了一肚子火。
挂掉电话后,她发现儿子在楼上磨磨蹭蹭半天不下来。
张德芬顿时就怒了,冲儿子吼道:“动作这么慢!在楼上磨那么久,我应该送你当兵去,把你训练得动作快一点!”
没想到,儿子却说:“哪里慢了,今天要穿制服,还要打领带,很复杂的。”
此话一出,张德芬更生气了。
为此,两人大吵一架。
到了要出门的时候,张德芬又听见儿子大声训斥妹妹,让她赶紧收拾。
张德芬正想出言制止,突然意识到,这一刻,儿子像极了刚才发脾气的自己。
这时,张德芬才明白,正是早上那一通电话让自己变得暴躁,而自己的坏情绪,又传递给了儿子。
最终导致家里所有人,都被负面情绪所污染。
教育家尹建莉说:“你对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再开朗、再活泼的孩子,也承受不住父母发脾气时一次又一次的怒吼,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少年忧郁症》一书中,有个叫小高的男孩。
他家境不错,成绩也好,却在高三那年患上了抑郁症,几次三番想要自杀,而这一切都跟他暴躁易怒的母亲密不可分。
从小到大,母亲总是因一点小事就会对他大发雷霆。
因没背下乘法口诀,母亲气得在大庭广众之下暴打他;
高中课业压力大,小高和同学出去打球散心,母亲痛骂他玩物丧志。
在小高看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就如同被困在一个满是机关的牢笼里,一不小心,就会触动妈妈敏感的神经。
让他眼里没了光,心里没了爱,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
很多时候,孩子就是父母的“情绪接纳器”,毫无遗漏地承载着大人每一次失控的恶果。
只有克制住自己的坏脾气,父母才能成为家庭的定海神针,为孩子提供能够滋养一生的幸福源泉。
第二种:
父母总是消极抱怨
一位心理咨询师发现,自己的来访者中有一类人身上总是有一股“沉重感”,精神时刻紧绷着,即使遇到开心的事,也很难获得真正的放松和快乐。
而这类人背后,往往就站着喜欢抱怨的父母。
来访者芬芬,就是其中一个。
从小到大,妈妈总喜欢跟芬芬诉苦,说丈夫木讷,婆婆对自己挑三拣四的时候,丈夫从来不知道帮自己说话;
说要不是因为有了芬芬,自己早就跟丈夫离婚了;
说自己每天辛辛苦苦买菜做家务,却依旧要面对丈夫的臭脸……
就这样,芬芬渐渐觉得这一切好像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的存在,导致妈妈不能离婚,从而有了吃不完的苦。
芬芬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妈妈的痛苦,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听话。
无论是选专业,找对象,甚至是面对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芬芬都习惯性地委屈自己,尽量做让妈妈满意的选择。
可这样长期的压抑自我,却让芬芬感到不堪重负。
时间久了,她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取悦自己的能力,活得疲惫又痛苦。
习惯性抱怨的父母,就是在往孩子的心灵上投毒。
你以为抱怨两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实际上,抱怨的本质就是一场“痛苦转移术”:
吐掉苦水的父母,神清气爽、一身轻松;
而被迫承受父母委屈、疲惫、不满的孩子却被摧毁了快乐,削减了能量,最终,令孩子一事无成。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
一个孩子问妈妈:“你工作那么辛苦,都是因为我吗?”
没想到妈妈却说:
“不是的,宝贝。工作辛苦是因为工作是辛苦的,不论谁做,都会辛苦。就像柠檬是酸的,不论谁咬一口,都会觉得酸。”
短短几句话,温馨又治愈。
很多时候,向孩子诉苦、抱怨,不仅对我们处境的改变起不到一丝一毫的作用,还会把孩子也拉入痛苦的深渊。
父母积极乐观,不轻易喊疼叫苦,孩子才能获得快乐和安全感,学会做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第三种:
父母经常争吵不休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爱会伤人》一书中指出,爸爸、妈妈和孩子,其实是个情感的三角关系。
只有夫妻关系和谐稳固,家庭才能积极阳光,孩子才会形成非常健康的心理模式。
反之,则会像一个黑洞,逐渐吸走孩子的精气神。
电视剧《人世间》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乔春燕和大宝,是一对夫妻。
经常一言不合就动手,要么砸锅摔碗、乱扔东西,要么两口子互相拳打脚踢、互不相让。
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想睡个安稳觉都难。
可夫妻俩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经常指责孩子不好好学习,考试不及格。
直到高考后,孩子成绩不理想,离家出走。
找不到孩子的两口子彻底慌了,这才意识到,自己平日里的所作所为,给孩子造成了多么巨大的伤害。
父母无休止的争吵,让家里充斥着低气压。
哪怕是襁褓中的婴儿,长期面对父母的冲突,也会陷入焦虑紧张的情绪当中。
一项调查显示,如果父母不和,6个月不到的婴儿就能发现情况不妙,生理指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例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压力激素分泌等。
这样长大的孩子,不是活在爱中,而是活在恐惧中。
哪怕时光荏苒,也无法抚平心中的伤痛。
演员徐静蕾在《鲁豫有约》中说过一句话,她说:“婚姻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它不一定是适合我。”
鲁豫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徐静蕾便坦言:
“我爸爸妈妈从小就在吵架,而且吵得特别凶,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心理阴影。
一想到家庭,我第一反应就是吵死了。现在跟我爸我妈一起出去,我都会不由自主地非常紧张,因为我怕他们一言不合又吵起来。”
家里乌烟瘴气,孩子不仅无法安心学习和生活,还会陷入无尽的内耗。
所以,如果真爱孩子,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另一半争吵,用平和的方式处理矛盾,孩子才能重拾安全感和归属感。
第四种:
父母平时过度焦虑
著名学者洪兰有个同事,曾特别紧张孩子“肚子疼”。
因为是早产儿,孩子小时候经常因为肚子疼而哭闹。后来,即使已经痊愈,这位妈妈还是放心不下:
孩子读幼儿园时,她时不时打电话给老师;
孩子读小学后,她更是常常去学校看望。
她总是不停地想,孩子上课、考试的时候会不会突然不舒服,万一影响了成绩,那可如何是好……
其实,不单单是这位妈妈,在洪兰接触的上百位家长中,每对父母都有自己的焦虑。
有人担心孩子走弯路成绩差;有人害怕他们青春期叛逆不听话;还有人忧心孩子的性格、心理、社交。
然而,不是所有的担心、忧虑都能化身为“爱”,被孩子所感知。
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焦虑,正在变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默默伤害着孩子。
纪录片《起跑线》中,就有这样一位妈妈。
因为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她把女儿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尤克里里、声乐、舞蹈、西班牙语、逻辑思维等等。
每到周末,为了赶上四散的各种补课班,母女俩跟打仗一样。
从早上七点一直到下午五点一直不停地奔跑、赶车,午饭时间也被压缩到按分钟计算。
就这样,女儿才7岁,稚嫩的脸上就写满了疲惫和委屈。
事实上,被焦虑推着走的父母不仅会剥夺孩子学习的兴趣,伤害孩子学习的动力,还会让孩子的心理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
在这种氛围下,孩子活得压抑,父母过得疲惫,全家人都感受不到任何幸福。
儿童心理学家艾莉森,将家长分成了两类,分别是“园丁”和“木匠”:
木匠式的父母,严格要求孩子在点点滴滴上都精准无误,自己也活得很累;而园丁式的父母,会创造一个松弛的环境,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成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信任和放手。
少一点焦虑,多一些祝福,孩子的人生花园才会绽放出生机勃勃。
作家富兰克林说:“一个坏苹果,足以弄坏一筐苹果。”
同样,如果父母总是像倾倒垃圾一般,向孩子肆意发泄愤怒、不满、焦虑的情绪,整个家都会深受毒害。
只有父母修炼好自己的情绪,阳光才能照入孩子的人生。
从今天起,记得把坏情绪关在门外,把笑容留给孩子,少一些戾气和怨气,多一些乐观与和气。
如此,孩子才能无畏前行,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