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默写”专项300练(39)

小高语文在线 2024-09-18 03:21:58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节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孙子兵法·九地篇》《孙子兵法·计篇》)

材料二:

张仁愿,华州下邽人。本名仁亶,以睿宗讳音近避之。有文武材。武后时,累迁殿中侍御史。万岁通天中,监察御史孙承景监清边军,战还,自图先锋当矢石状。武后叹曰:“御史乃能如是乎!”擢为右肃政台中丞,诏仁愿即叙其麾下功。仁愿先问承景破敌曲折,承景实不行,所问皆穷。仁愿劾奏承景罔上,虚列虏级。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突厥所败,诏仁愿摄御史大夫代之。既至,贼已去,引兵踵击,夜掩其营破之。始,朔方军与突厥以河为界。北涯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谒祠祷解,然后料兵渡而南。仁愿请乘虚取漠南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绝虏南寇路。唐休璟以为:“两汉以下皆北守河,今筑城虏腹中,终为所有。”仁愿固请,中宗从之。表留岁满兵以助功,咸阳兵二百人逃归,仁愿禽之,尽斩城下,军中股栗,役者尽力,六旬而三城就。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益无寇,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初建三城也,不置壅门、曲敌、战格。或曰:“边城无守备,可乎?”仁愿曰:“兵贵攻取,贱退守。寇至,当并力出拒,有回望城者斩。何事守备,退忸其心哉!”景龙二年,封韩国公。还朝,卒。仁愿为将将吏信伏按边抚帅赏罚必真功罪。后人思之,为立祠受降城,出师辄享焉。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卷九》)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 A 愿 B 为 C 将 D 将 E 吏 F 信 G 伏 H 按 I 边 J 抚 K 帅 L 赏 M 罚 N 必 O 真 P 功 Q 罪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讳,旧时指不敢直称帝王或尊长名字,张仁愿因本名与唐睿宗之名音近而改名。

B. 穷,指寻根究源,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字意思相同。

C. 摄,指暂代,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摄乎大国之间”的“摄”字意思不相同。

D. 烽候,即烽火台、文中指为了侦察敌人、以点燃烟火的方式示警的军事防御设施。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仁愿具备文武才略,武则天时期就受到重用、在担任殿中侍御史时,他详细询问孙承景破敌的情况,结果发现孙承景欺君罔上,虚报战功。

B. 当张仁愿提出在黄河以北修筑三座受降城时,唐休璟表示反对,认为这些城池最后都会被突厥人攻占,在张仁愿坚决请求下,唐中宗才同意。

C. 张仁愿上表请求留下满足年龄条件的士兵来帮助筑城,但两百名咸阳籍的士兵逃跑,被他抓住后予以严惩,在这之后服役的人全都尽心尽力。

D. 张仁愿战功显赫,治军严明,被封为韩国公,在他去世之后,后世之人十分怀念他,在受降城为他建立祠堂,每次朝廷军队出征都前往祭祀。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北涯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谒祠祷解,然后料兵渡而南。(4分)

(2)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益无寇,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4分)

5. 《十七史百将传》是按照《孙子兵法》的理念编写的,对后世影响深远。张仁愿的哪些事迹体现了材料一中《孙子兵法》的理念?(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游曲江

韩 偓

追寻前事立江汀,渔者应闻太息声。

避客野鸥如有感,损花微雪似无情。

疏林自觉长堤在,春水空连古岸平。

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人首联紧扣诗题,写自己重游曲江,追忆往事,在旁的渔者看到后也为之叹息。

B. 第六句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都写出了春天水面涨平的情景。

C. 尾句以景结情,以料峭春风、如烟柳枝收束全诗,增添了诗人的惆怅意绪,含蓄隽永。

D. 全诗用字精当,“自”“空”等字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虽经雕琢而不失本色。

7. 古诗词中常存在逻辑现象。钱锺书曾说“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请从这一角度简要赏析“损花微雪似无情”一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语云“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陈情表》中李密在祖母刘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自己在旁侍奉汤药,未曾离开。

(2)《燕歌行》中,高适饱含热情地赞美战士们不畏牺牲、不图名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花因其清雅高洁深受人们喜爱,又被称为“芙蓉”,这一美称,在古代诗文里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HL

【详解】

句意:张仁愿担任将领,受到将士们信服,巡视边境,慰问将领,赏罚一定按照真功罪。

第一个“将”是名词,作“为”的宾语,其后断开,所以D处断句;

“将吏信伏”是主谓句,“信伏”后断开,所以H处断句;

“按边抚帅”“赏罚必真功罪”是赞颂张仁愿的两个方面,L处断句。

2. B

【详解】

B.“指寻根究源”“意思相同”错误。“所问皆穷”中“穷”的意思是“缺少”,这里指孙承景对所问的问题不能回答;“人穷则反本”中“穷”的意思是“不得志”“处境困难”。句意:所问的都不能回答/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

C.暂代/夹。句意:皇帝命令张仁愿代理御史大夫/夹处在大国之间。

故选B。

3. C

【详解】C.“留下满足年龄条件的士兵来帮助筑城”错误,“表留岁满兵以助功”的意思是“他上表留下服役期满的士兵帮助修城”。故选C。

4. (1)河北岸有座拂云祠,突厥每次进犯边境,必定先到祠里拜神祈祷,然后率兵渡河南下。(2)从此突厥不敢越过山岭来牧马,朔方再也没有敌人,每年减少费用按亿计,裁减数万镇兵。

【详解】

(1)“谒”,拜见;“料兵”,率兵;“南”,南下。

(2)“逾”,越过;“益无寇”,再也没有敌人;“损”,减少。

5. ①修筑受降城体现占据战场主动的理念;

②不修筑壅门等体现激发战斗意志的理念;

③按照功过是非赏罚将士体现赏罚分明的理念。

【详解】

材料一中“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说明作战要占据战场的主动权,诱敌、阻敌的主动权在自己。

“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中“不得已则斗”体现的是要激发士兵破釜沉舟的战斗意志。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则说明,君主要得民心,将领要有能力,讲究天时地利,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兵员充足,战士训练有素,赏罚分明等。

依据“仁愿请乘虚取漠南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绝虏南寇路”可见,修筑受降城体现占据战场主动的理念;

依据“不置壅门、曲敌、战格。或曰:‘边城无守备,可乎?’仁愿曰:‘兵贵攻取,贱退守。寇至,当并力出拒,有回望城者斩。何事守备,退忸其心哉!’”可见,不修筑壅门等体现激发战斗意志的理念;

依据“仁愿为将/将吏信伏/按边抚帅/赏罚必真功罪"可见,按照功过是非赏罚将士体现赏罚分明的理念。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能够调动敌人使之自动前来我预想的战地,是用利益来引诱;能使敌人不能先我来到战场,是设置障碍、多方阻挠的结果。

士兵的心理是:被包围就会抵御,迫不得已就会战斗。

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知道了胜负。

(节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孙子兵法·九地篇》《孙子兵法·计篇》)

材料二:

张仁愿,华州下邽人。本名叫仁亶,以读音近似睿宗的名讳而改。年轻时有文武才干,武后执政时,几次升职担任殿中侍御史。万岁通天二年,监察御史孙承景监清边军,作战返回,画作战图献上。每幅交战图总是画上孙承景亲自冒着枪林箭雨、身先士卒冲锋杀贼的形象。武则天感叹地说:“ 御史竟能如此的忠诚!”升任孙承景为右肃政台中丞,命令张仁愿前去记录孙承景以下立功将士。张仁愿离开都城前,先去问孙承景交战胜负的情况。孙承景实际并未亲临战阵,所问的都不能回答。张仁愿在朝廷上奏告孙承景的欺君罔上、虚报战功之罪。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被敌军打败,皇帝命令张仁愿代理御史大夫,接替沙吒忠义统率部队。张仁愿来到军中而敌兵已退,于是在后面紧追敌兵,夜晚偷袭打破敌兵。先前,朔方军北面与突厥以黄河为界,黄河北岸有座拂云神祠,突厥每次将要入侵时,必定先到祠前祭酒以求神的保佑,然后牧马整兵渡过黄河向南进军。张仁愿请求乘虚夺取漠南地区,于黄河北岸修筑三座受降城,以断绝突厥的南侵之路。太子少师唐休璟认为:“两汉以来,都是北守黄河,如今在敌寇境内筑城,恐怕最终城池还会被敌人占有。”张仁愿执意请求不止,中宗最终答应了他。他上表留下服役期满的士兵帮助修城,二百名咸阳籍士兵逃归,被张仁愿抓住,全部斩于城下,军中害怕,服役者尽力,六十天就修完三座城。又在牛头朝那山北设置烽火台一千八百所。从此突厥不敢越山牧马,北方再没有敌人,每年减少费用达亿计,裁减镇兵数万,起初建筑三城,没有设置壅门、曲敌、战格等守备设施。有人说:“边城没有防守设备,行吗?”张仁愿说:“兵贵在攻取,贱于退守。敌人到来,应当全力出战抗击,敢回头望城者斩,何用设置守备,养成退守的习惯呢!”景龙二年,被封为韩国公。回朝后去世。张仁愿担任将领,受到将士们信服,巡视边境,慰问将领,按照真实的功过是非赏罚将士。后人思他,在受降城为他立祠,出兵前总会去祭祀他。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卷九》)

6. A

【详解】A.“在旁的渔者看到后也为之叹息”错误。“渔者应闻太息声”的意思是:江边打鱼的人应该听到我长长叹息声。故选A。

7. ①否定命题指“微雪无情”,“微雪”作为客观景物,本就“无情”,这符合客观逻辑;

②肯定命题指微雪有情,“似无情”隐含的前提是微雪有情,而此刻忽然“无情”,这违背客观逻辑;

③微雪摧残了初春的花朵,似乎是无情的举动。这种景象暗合了诗人此时落寞的情绪,看似不合逻辑,实则抒发了诗人的复杂心绪。

【详解】

“损花微雪似无情”意思是:残花微雪似乎无情无义依然纷纷飘落。

眼前无情的微雪损伤着初绽的春花,“微雪”是客观景物,“损花微雪”自然是“无情”的,也是符合客观逻辑,“微雪无情”是否定命题。

作者又说“微雪似无情”,“似无情”即实际上微雪有情,这就是肯定命题;而“雪”是自然景物,本来就没有情感,“似无情”违背客观逻辑。

初绽的春花被微雪摧残,这似乎无情的举动,与诗人落寞的情绪暗合,说“雪”有情无情看似不合逻辑,实则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复杂心绪。

8. (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2)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3)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0 阅读:0

小高语文在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