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掀起蝴蝶翅膀:从东汉魏晋气候变迁看汉文化重心南移现象

友情似千金 2023-02-27 17:50:0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古代的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可以说是靠天吃饭,因此他们对气候的变化显得格外敏感。

气候的变化会让他们重新考量自己所生存的土地是否符合自己未来的发展,要知道,气候的变迁会产生蝴蝶效应。

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之间的矛盾便会因为气候变迁愈演愈烈,政治格局也而因此产生变动,引发了文化格局的转移。

这样的转移不仅促进了民族融合,更使得华夏民族的文化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动。

天道有常却也无常

古中国中原文明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小农经济上,农耕文明里安土重迁的思想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世界中。除非天灾人祸,否则不会轻易迁移。

历史上,在秦汉两代,少数民族和中原民族就不断地为了脚下的地盘交流、摩擦、战斗。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靠着大自然气候的变化,来满足自己的衣食需要。

凡事总要先求生存再图谋发展,在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打通了河西之地,中原民族也迁移到了那里,开始对这块宝地进行开发耕种。

那时候的中原政治格局以及文化中心,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北方。

根据史料记载,基本上整个西汉时期,古中国的气候都处于一个比较温暖的阶段。

《淮南子》有载:“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解冻。”可见这一时期初春时节气温升温快。

等到了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气候发生了较大地转变:大幅度降温、水旱疾疫不断发生。

这时间正好也赶上朝局动荡,当时的人们迷信地以为这是上层统治者不作为招致的天谴。于是趁此机会,各藩王、异族以及农民开始大规模起义,依靠天象的异常来给自己的起义进行正名。

刘秀起兵稳定了全国局面之后,东汉的历史由此开始。

但是汉王朝的政治痼疾积重难返,世家大族几乎垄断了寒门人才的所有上升途径,朝政也逐渐走向失控的边缘。

于是在农民起义之后,各路军阀便开始瓜分土地,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起初,东汉时期气温下降后有回暖现象,当时到了东汉末年汉献帝时期,气候又开始转寒,大旱、水灾频发,和三国混乱纷战的局面相对应。

吴国所在的江陵地区,也出现了河流冰封、河道阻隔的现象,更不要提魏国所在的北方了。

哪怕是到了晋朝,农业生产也依旧受气候的影响。庄稼的霜冻害现象频频发生,农作物大量减产。

即便是先前富庶的黄河流域也依然逃不脱这样的影响。

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朝廷依然不知道体恤百姓,依旧横征暴敛的话,政权的颠覆是迟早的事情。

果不其然,朝廷的昏庸不仅激起了民变,还牵动了周遭少数民族政权的膨胀野心。

中原王朝的腐败统治,让他们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可趁之机。中原民族向南迁移,北朝民族大量进入中原。

气候蝴蝶效应

气候变化牵动了诸多改变,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中原政权的南迁、文化格局的改变、种植作物地域和产量的变化,诸如此类,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究其原因,是原本位于我国北方的亚热带气候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

以亚热带北界为主要分界线,向北的地方寒冷、向南的地方较为温暖。而这一时期恰恰赶上亚热带北界南移,引发了一系列改变。

这些改变,在当时的人们眼里或许是天象示警、或许是天道无常、或许是天谴降罚。但不管怎么说,它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动。

气候的变化当然不是主要原因,但归根结底它是诱因之一。它造成的影响说到底,还是促进了历史发展进程,为社会发展也做出不小的推进。

我们的历史从开始记载的那一刻开始,文明和野蛮便不断纷争。一直到秦汉、魏晋、南北朝。

尽管这是难得的大一统时代,却也夹杂着无数次文明和野蛮的对抗。这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的对抗。

我们不是说游牧民族必然是野蛮的,中原民族就一定是文明的。

而是整个地盘和资源的争夺战中,野蛮的战争和文明的相处处在一个矛盾又和谐的境地。

中原民族擅长耕种,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气候则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样的条件对于游牧民族也同样需要,他们的草场、马匹、牛羊以及其他生存必需的作物,都需要良好的生存环境。

若是游牧民族生存资源可以在稳定的气候中得到了保障,他们大概率不会强制夺取周边农耕民族的资源。

可是东汉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亚热带气候带整体南迁,导致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北方的农耕民族生存资源大大减少,双方的朝廷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资源获取方面。

有时依靠战争、有时依靠贸易,但主要还是以战争为主。

战争需要消耗大量国力,因此百姓们本来就不多的生存资源得到了更多地压榨。

北上抗击侵略的战争越来越多,百姓们因为难以生存导致的内乱也开始频频出现。国家需要解决的事情越多,就越需要一个英明的君主来做决策。

可惜这一时期,明主、雄主并不多,大一统的局面也由此分崩离析,南北朝多国并立的现象成为常态。

而且,气候的变化对于游牧民族的影响更为大些。

游牧的制约性

中原地广物博即使耕地面积缩小,却也还有尚存在于亚热带气候的土地可以供给生存资料。

而位于亚热带气候带外面的游牧民族,他们抗击自然灾害和储存生产资料的手段没有中原民族丰富,因而气候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

永嘉之乱

著名的西晋永嘉之乱由此爆发。大量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南迁,给当时的中原文明带来不小的冲击。

不是所有的融合都是融洽的,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生存方式的差异,再加上他们南迁的手段不是很友好,民族矛盾一个接一个地爆发,甚至演进成了民族仇杀的局面。

中原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和财富,有的选择投奔有权势的世族、有的选择迁徙到富庶之地。

一般都是选择迁徙到经济繁华的江南地区,开始占据当地的资源继续形成势力较大的世家。《晋书》记载:“京洛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

为了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抗,汉民族以华夏正统自居,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士人迁徙南方,文化重心也由此迁移到南方来。

迁移的士族们继续维持在北方的文化习惯,清谈、玄学、追求老庄之道,和南方的地域风俗融合之后,相对偏安一隅的环境促使他们静下心来发展艺术,这时期的书法、绘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而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文化碰撞,原来的儒家文化受到冲击,礼教的束缚相对宽松,政坛多次出现女性的身影。文化方面也出现了胡汉相融的情况。

这种民族融合以及文化重心整体南迁的情况在后代也屡次出现,比如宋金对峙之时,也出现了文化圈子整体南迁的情况。

可见,一个整体普遍联系的世界,一个因素发生变动,整体都会随着变动而改变。

结语

气候变迁带来的影响造成了连年纷乱不堪的战争,却也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总体来说这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以不变应万变,以及因地、因时顺应变化也成为我们必备的技能。

在世界发展潮流不断演进的波浪中,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精神力量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晋书》

《淮南子》

《后汉书》

《三国志》

0 阅读:18

友情似千金

简介:每一处的阳光,都有不一样的温暖。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