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马伊琍,真没必要

阎象爱八卦 2024-10-16 21:59:00

近段时间,综艺节目闹出的翻车不少。

黄磊做饭的热议,热度还在持续飙升。

距离节目最后一季一年多,《向往的生活》做饭细节全被扒出来。

舆论对准黄磊做饭一事。

《花儿与少年第六季》中,周雨彤的言行举止遭受质疑。

另一档节目,马伊琍因为一句话引发热议。

马伊琍参与《喜剧之王单口季》节目录制,一句话激起网络争议。

演员上综艺是实现高曝光率重要途径。

一些艺人通过参与节目,抛开角色、剧本,展现个体真实而广阔好评。

节目实现高度曝光,一些陷入资源匮乏的艺人通过节目获得就业机会。

参与综艺,结局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令观众在节目更贴近明星,对“真实”形象有确切把握。

另一方面艺人的“自我”暴露,一旦偏离期待,舆论漩涡将覆盖印象好感。

唐香玉的催婚话题激起群体共鸣。

紧扣时下未婚群体面临的催婚压力,言辞犀利指出同一套催婚说辞,同一个焦虑、压力来源。

相似的遭遇,感同身受的共鸣,在一次次抛出陷入困境的无奈。

点出的是大众的现实困境,焦距的是社会话题。

一群人还在困境挣扎,求解决问题方案。

剖开现实生活遭遇和心底深处的痛苦,在倾听观众看来是勇敢的表现。

“你是怎样走出这个困境的,可能这个会是大家更愿意在你身上看到的。”

经历过苦难,从中脱离,用坚强的力量鼓舞尚在经历的人勇敢走出来。

马伊琍鼓励打破困境。

希望通过打破困境实现救赎蜕变。

同样是面临困境,站在不同阶段,所给予的答案不一样。

困境给每个人带来枷锁。

遭遇多样,但打破困住的挫折,解决的问题是同样的追求。

马伊琍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童年生活在许多人看来幸福美满。

15岁开始开始兼顾学习和工作。

18岁考上上海学院 。

后来顺利进入演艺圈。

接连在《还珠格格三》《乔家大院》到《奋斗》有角色,连续输出爆款。

起点在外人看来顺遂。

“每个人过得再好,过得再不好,都有不堪的一面。”

马伊琍说过,光鲜亮丽背后都不堪。

现实或者影视作品,马伊琍个人形象是实实在在独立女性代表。

现实中,马伊琍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生活中兼顾家庭与事业。

事业上的成功众之成功有目共睹。

一部剧接着一部剧爆火,扛剧能力强,撑起各类题材。

接地气的生活感赋予角色生命。

《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第三者介入婚姻,幸福三口之家破碎,走上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的生活。

《繁花》里的玲子,从深爱到走出来,清醒理智地做出抉择,一路在成长。

《我的阿勒泰》里的张凤侠,经历失去丈夫之痛,毅然决然踏上自由之路,无欲无求。

当幸福来敲门,不会拒之门外,顺其自然迎接新爱情。

马伊琍的女性独立标签,是一个个角色在生活中抗争,逆境中绝地反击的蜕变。

坚韧内核支撑饱受创伤的灵魂冲破现实牢笼 。

挣扎中治愈、前行、突破,跨到跨越布满荆棘的旅途。

现实境遇跟角色人生经历或多或少重叠。

逆境中,那股勇敢、无所畏惧的韧劲正是观众在观看一部剧一个角色所获得的力量。

当置身于角色、演员的人生经历,大众有如临其境的人生经历、情绪和感受重叠。

沉浸式逆境抗争状态,投射情感寄托,融入吸取治愈。

鼓励去突破困境,是经验之谈。

为什么这么多人对马伊琍的话产生排斥感?

身处其中困难的人,寻找情绪宣泄突破口,表达心底压抑的痛苦、无奈。

他们注重情绪同频,渴望在同一个水平线、角度以及语境吐槽催婚压力的话题,寻求说出口的痛苦释放。

马伊琍以一种过来人的经验进行建议。

给他人建议,在表达者心理,正如专家提出的建议一般。

不是他们所需要得到解脱痛苦的切入点。

建议在观众的意识是脱离实际,站在“高高在上”的高度说大话。

经验之谈建立在已有的基础。

许多人对此有异议,一是还未达到所建议者走出困境的阶段,同时起点基础以及外力条件干扰是否能够真会达到建议者所说的某个特定高度,达到譬如听从“专家意见”后真的摆脱现状的结果。

简单点来说,同样遭遇催婚压力,有能力的人或许会在事业上获取成功压制催婚压力,没能力的人只能挣扎在事业和催婚两重压力下。

同样一件事在每个人身上所呈现出的结果不一样。

深究观点、立场,并不对立,没必要上升到“何不食肉糜”的程度。

一方面,观众是站在聆听者的角度,被带入一个主题里,思路被演讲者的话题牵着走。

话题正好对准听众心中的认知辨别,于是形成同感。

同感的真实在特定环境、情绪,延伸到舞台之外的生活,甚至准确到某个准确细节、论点。

然而,身为点评嘉宾,明星艺人是观众视角,话题所感染的共情之外,站在评委位置。

节目的立场以及投票规格,每个人实力评判以及每场脱口秀的表现,综合选手在各期话题选取、优劣势以及成员之间的实力差距进行中肯点评等等,是一个评委需要并重的部分。

另一方面,明星作为评委出场,是全场焦点,人群中有光环形象,注定了一言一行被全场关注。

他们的一句话会被无限放大,而这样的放大效果是双面性。

得到认同会是最大光环叠加,一旦与众之相悖,不可逆转影响是致命打击。

身份不容说错一句话或者一句话说得不严谨。

大众对马伊琍的女性角色期待与认知具有复杂性。

演员在影视剧里的角色表现,总会给观众构建一个主观认识,记忆中形成一个印象。

这些印象有些是个体主观判断,有些是从众心理。

标签正是对演员的认知与期待的具体化。

一旦实际生活跟标签不相符合,艺人就要遭受来自外界的质疑、审判。

马伊琍的现实婚姻遭遇、事业成功以及在影视塑造的角色成长都是一个“重生”的成功案例。

许多人看来,这样的成功充满了励志。

大多数人对女强人的刻板印象是坚强,一旦女强人暴露柔弱的蛛丝马迹,便是不符合标签。

观众观看一部剧,站在观察者的角度看角色以及印象中的马伊琍,旁观者视角目睹从泥潭中崛起的韧劲。

充满力量的韧劲于是被放大,柔弱会自动被忽略,当印象调换,跟印象不符,好感度在舆论漩涡逐步变味,被另一种声音取而代之。

演员参加综艺影响角色质感。

许多艺人参加综艺之后,再度回到影视领域,不再是角色印象,只是演员本色印象。

失去神秘感之后,再精湛的演技也遮掩不住本色暴露。

同样的,一个不常混综艺的演员要融入一档节目氛围 ,化身为一名“专业”综艺人是一大挑战。

离开特定设定束缚,标签被“真实的自我”给否定,标签上的光环掉落,随之而来的是新印象,同时也是接受质疑、审判的过程。

杨天真也说了“你可以有更大的视野,看到更多的内容。”

是站在评委立场希翼参赛者有更多突破。

可大部分声音是针对马伊琍明星脱离实际的热议。

认为是站在“高高在上”,无法共情普通人困境的人。

一句话陷入标签的陷阱 。

为什么杨天真没被审判,而马伊琍却处在舆论浪尖?

赋予的期待越大,认同需求更强烈。

当期待与实际差距大,失望和愤怒会进行批判。

光环越大,承载的责任越多,当不满来袭,承担的负面舆论反噬比常人要多得多。

《繁华》热播时,马伊琍发博12篇,记录三年拍摄期间的生活日记。

文字间有对工作的敬业、认真,亦有煎熬和压力。

长文发博得到的不是共情安慰。

接踵而至是无法共情的质疑、审判。

“谁的工作不累啊,她们累了还几百上千万收入,老百姓累了可能只有几百上千块。”

一部分人攻击马伊琍是在卖惨。

光鲜亮丽明星外表下,明星也是一名普通人,正常表达压力无可厚非。

偏见和标签要求公众人物完美。

渴望得到承载期待的情绪共鸣,可一旦角色调换,则被认为是卖惨,隔离共情桥梁。

演员身份之外,马伊琍是一名从困境走出来女性,是母亲,生活为孩子偏倚。

单一的标签何尝不是枷锁?

一个人有多面性,不限于某一个特定标签,反省过多对女性苛刻完美的要求。

周全思考,抗击压力、探索身份时,给失误和不完美空间,理性面对情绪。

情绪表达重要,多给情绪表达宣泄口,在同理心中建立治愈站。

0 阅读:39

阎象爱八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