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倾家荡产花9万买破袈裟,事后竟拍出1.3亿天价。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7-13 16:37:18

在2005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这样的故事再次上演。在拍卖的过程中,有一件标价9万元的黄缎子袈裟无人问津,甚至在起拍的时候,无一人举牌。这件袈裟看起来黯淡无光,既不像袈裟一样精细,也看不出丝绸的流光溢彩,只是泛着些暗淡的光泽,因此,自然不会引起看客的注意。

然而,恰恰是这件看似平凡的物品,被一位独具慧眼的收藏家以高价收入囊中,实现了“捡漏”的梦想。独有一人,在袈裟展示后再也无法移开他的视线,被后来的报道称为秦先生。秦先生看到这件袈裟感到十分奇异:不同于常见的由小片布料缝制而成,这件袈裟是一整块黄缎子。

秦先生对此感到疑惑,不同于其他买家的嗤之以鼻,他反而对这件袈裟的兴趣日益浓厚。秦先生一眼相中了这件文物,但在拍卖会结束时仍犹豫不决。然而,他没有放弃,第二天,他直奔拍卖公司,坚决要购买前一天流拍的那件“袈裟”。

拍卖公司对他的决定感到高兴,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然而,秦先生面临的问题是他缺钱。秦先生并非富裕之家,他的收入只够维持小康生活。对于他来说,九万元是一件昂贵的物品。他是一名业余收藏家,但坚信这件物品不会让他亏本。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购买,即使需要借钱。他将所有的存款取出来,发现只有四万元,还差五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他要购买这件文物,他需要借来超过一半的钱。

他的妻子对此表示犹豫,因为秦先生辛苦多年才赚到四万元存款,突然负债五万元,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秦先生在看到妻子的疑虑后,内心也曾犹豫不决。然而,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坚决地决定购买这件袈裟。为了筹集资金,他费尽周折,成功从亲朋好友那里借到了5万元。

拿着这9万元,他急匆匆地来到了拍卖公司,终于如愿以偿地拍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宝贝。回到家中,激动不已的秦先生立即打开了这件破旧的袈裟,当褪去暗淡的布料后,一道耀眼的金光瞬间刺激了他的视觉。

秦先生并不是行家里手,他在收到这件被子后,也无从判断其真正的价值。于是,他请来了一位专家,对这件文物进行了鉴定。专家鉴定后对他说:“这是一件曾经盖在死者身上的被子,因此可能有些不吉利,我建议你考虑将其出售。”但随即,专家又迅速地为秦先生找来了两位买家,他们表示愿意以双倍的价格购买这件文物。

然而,秦先生却开始感到有些不对劲,如果这件文物真的像专家所说的那样不祥,那么他为什么会立刻为秦先生找到买家呢?难道不吉利之物不应该让人避之不及吗?秦先生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他拒绝了专家的建议,对这件缎子进行了深入的观察。金黄的缎子上绣着藏式舍利塔,塔身上覆盖着覆钵式的设计,正面绣有一门式临光门,门上刻有梵文经文。

塔座装饰着莲花,也被称作刹脖子,刹杆上绣有十三道项轮,代表了十三天,刹顶冠以华盖和流苏,顶端还有明月和宝珠般的装饰,整体精美异常,显然不似凡品。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秦先生又找来了另一位专家,这位专家在国内杂项收藏鉴定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名叫张淑芬,她在故宫博物院担任研究员,一眼就看出这一定不是一件普通的物品。

在她的鉴定下,秦先生得到了他一直想要的答案。这件独特的物品有一个专属的名字:缂丝陀罗尼经被。它的制作工艺是缂丝,上面织有金线梵文,是一种珍贵的随葬物品。

在清代,只有皇帝和贵人以上的后妃才能使用这种随葬品,而王公大臣只有在死后有人奏上遗疏或者皇帝封赏才能获得。据说,将这种经被覆盖在死者身上,可以超度他们并洗清罪孽。在充满迷信思想的古代,这种物品的地位极其重要,因此当时的统治者还限制了它的使用资格。

而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更是与众不同:它长2米,宽1.38米,被面呈古铜色,通体用细羊毛捻丝,正反面有无数复杂的花纹。文物专家张慧萍对记者说,缂丝是中国丝织工艺的一颗明珠,而这张经被还是双面缂,更是缂丝中的极品。这种工艺在清朝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张慧萍推测这件缂丝经被是乾隆时期的随葬品,并得到了专家们的确认。这件丝织品原本应该与乾隆皇帝一同长眠,然而在1928年,孙殿英盗墓时,仅窃取了金银珠宝,而丝织品则被遗老遗少们收藏。

如今,这件经被再度现世,结束了它作为陪葬品的命运。鉴定结果迅速传播开来,令秦先生惊喜不已,因为这件藏品的价值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在充满生机的2008年暖春,北京的首次拍卖会正式拉开序幕。在1月6日的瓷器专场完美落幕之后,1月7日的丝织品专场上,整个会场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这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在收藏界,瓷器一直被视为高于丝织品的存在。

相较于前一天的热闹场面,当天的拍卖会上,虽然会场上坐满了观众,但很少有人举牌。然而,当这件“乾隆御用缂丝经被”作为压轴出现时,它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在场观众的目光。

现场观众对这件乾隆御用缂丝经被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即使它已经拥有6000万的起拍价,也无法抵挡他们的热情。

实力不足者只能望而却步,而实力强大的竞拍者则希望在拍卖会上一展身手。随着拍卖会接近尾声,这件藏品成了2号和15号竞拍者的竞争焦点。

经过十多次的竞价,最终15号的年轻女士以6550万的天价拍得这件乾隆御用缂丝经被。回想秦先生当初只花了9万元购入这件无人问津的破袈裟,前后之反差令人感叹不已。

秦先生做了一笔大买卖,这样的好事让无数人都羡慕不已。2005年,秦先生有幸发现了这颗掩藏在沙漠深处的璀璨明珠,这既是他的运气,也源于他的独具慧眼。然而,尽管他在拍卖会上成功竞拍,但他并未感到开心,反而有些失望。

他对记者说:“今天参加拍卖的人不多,价格也低于我的预期。”那么,乾隆的一件陪葬品为何能有如此高的价值呢?一方面,这是因为这件经被本身的特殊性,它既是乾隆的随葬品,上面还标注有双肩和两脚的位置,人们由此可以推测出乾隆皇帝身高约180厘米,这使得这件文物不仅具有工艺价值,而且还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2008年,秦先生对一件丝织品的拍卖价格感到失望,因为市场的状况已经与2005年大相径庭。人们对国宝级别的丝织品越来越感兴趣,之前已有许多丝织品以千万的价格被拍卖,但仍有众多买家为此竞争激烈。

2006年,一件清代的缂丝屏风更以8533万元的高价成交。因此,人们可以理解秦先生的失望,毕竟这件具有代表意义的宝物拍出了六千多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

然而,从2008年1月7日起,秦先生就失去了它的所有权。然而,这件国宝以后的经历表明,秦先生的失落并非贪得无厌,而是他预见到了未来的趋势。

两载光阴如白驹过隙,伴随着新鲜事物的涌现,旧日往事逐渐淡出人们记忆。一件珍贵的缂丝经被在被神秘年轻买家买下后,江湖上再无其音讯。

人们只能通过当年的新闻报道,来一探当年的故事。直到2010年的夏日,中美洪凯威国际拍卖公司举办了一场慈善拍卖会,这件经被才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时间来到8月3日下午,当这件国宝级文物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全场气氛瞬间沸腾,四百多位社会名流及当红明星为之倾倒。

这件经被不仅引起了社会名流的兴趣,更有当红明星亲临现场为之搭配,倍受赞誉。然而,在这过去的两年里,谁也不知道这件经被经历了多少次流转。

因此,当它以中美洪凯威国际公司的名义出现在公众视野后,人们感到激情澎湃的同时,也不禁对这家公司的实力表示赞赏。

据专家介绍,这件藏品保守估价应在7000万至7500万以上,而这次拍卖会中人们对它的浓厚兴趣也在证实这一点。

有人甚至大胆估计,这件宝物最终竞拍的价格有可能突破一亿大关。

这场神秘的拍卖会引发诸多猜测,最终的成交价并未公开,使得这件文物更显得神秘莫测。但是,人们坚信在2010年的拍卖会上,这件缂丝经被的价值将会大幅提升。

而原本无人问津的破缎子在拍卖后的天差地别,证实了秦先生的预想是正确的。虽然这件国宝在"功成名就"后选择了淡出公众视野,但现在人们只能通过典籍回溯过去,从只言片语中推测出这个传奇故事。

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不仅仅是一个传奇,它对史学界带来的研究价值更是无可估量。 尽管网上流传着一件在2013年拍出1.3亿高价的织品的消息,但是尚未有正式报道证实此事的真实性。

即使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2021年,这件国宝依然保持着它传奇的色彩。曾经经手过这件经被的专家表示,这件经被除了具有文物价值和工艺价值,还有更"接地气"的科研价值:在经被上流淌着乾隆皇帝的尸迹和血迹,这些留存的化学物质为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研究,专家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乾隆皇帝的尸体为何会出现在大门处,他的血液为何仍在流动,经被上的颜色为何是蓝色等。

这些谜团如同贪吃的鱼儿被诱饵吸引,吸引了人们的好奇心。 科技的发展为考古技术带来了变革,那些曾经被认为是不详或晦气的东西,也开始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

DNA技术的发展为探寻古代的秘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许多古代的秘密可能在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下重见天日。

尽管在2022年年初,我们尚未看到关于这件缂丝经被的任何消息,但人们坚信,总有一天,这件传奇的国宝会再次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让人们一睹其风采,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

0 阅读:1

自由的百灵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