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上9时30,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德克萨斯点火升空,但火箭在发射约2分40秒后出现故障,箭体进入失控旋转,火箭第一级没有按计划分离,箭体随后爆炸(可能是主动引爆),“星舰”首次发射以失败告终,30亿美元的大烟花瞬间点燃了德州的天空。
图:“星舰”首发失败现场画面
据直播画面,“星舰”的重型主推器分离失败,空中飞行姿态没有控制好,像无头苍蝇翻着跟头,疑似SpaceX主动引爆,“星舰”的33台发动机并联未能上演大力出奇迹,重演了前苏联N1重型登月火箭失败覆辙,50年后多组并联火箭发动机依然未能经受住考验。发射控制室里的马斯克一脸凝重,虽然他预料到了这一切,正如当年“猎鹰”火箭一次次的失败,但是这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星舰”的成功之路还需要继续努力。
图:马斯克在发射控制室一脸凝重
据了解,“星舰”火箭系统第一级助推器被称为“超重型推进器”,配置33台“猛禽”发动机,使用液态甲烷/液氧推进剂,安装4个固定栅格翼,不配置着陆腿;第二级被称为“星舰”飞船。据官方消息,“星舰”发射失败在情理之中,因为火箭起飞阶段就有五台发动机点火失败,随后又瞎火了一台,多组并联的控制依然存在很大很大的缺陷。
图:“星舰”二级“星舰”飞船模拟图
“星舰”的失败,让我们联想起了50多年前苏联的N1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几乎是复刻了N1多达30台NK-15发动机,“星舰”甚至还比N1多了3台发动机。“星舰”设计中,一直在吸取N1失败的教训,克服并联火箭发动机的问题,但是效果明显不佳。
图:前苏联N1重型登月火箭
没有人怀疑,50年航天科技的进步,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了SpaceX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克服有关问题,特别是计算机模拟的应用肯定比前苏联N1火箭强,但SpaceX的整体设计水平似乎并不比当年脑洞大开的苏联专家们更强。
当然,也有些人怀疑,美国今天的工程控制水平、系统管理水平、各个子系统的拉跨,导致了这场失败。也有评论员说:“星舰”是更大号、更智能的N1火箭,猛禽发动机也是来自于俄罗斯液体发动机的技术创意,除了“可回收”的噱头,其他并没有太明显进步。
图:前苏联N1重型登月火箭多个子型号
“星舰”的失败是美国去工业化的缩影,工业产业链上的退化,不是互联网产业的几串代码可以弥补的。
全世界很多人喜欢马斯克这样有探索精神的企业家。诚然,马斯克是一个很优秀的工程师,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一个同样有本事的资本家,超一流的营销炒作手段和商业运作能力,让他更擅长在股市和币圈兴风作浪“割韭菜”。
星舰失败了,但只要能找出问题,像猎鹰系列火箭一样,不断克服困难和问题,我相信“星舰”的成功也是迟早的事。但如果“星舰”在接下来的路上不讲科学,不尊重科学,我想“星舰”难免不重蹈前苏联N1火箭的失败覆辙。
酸不拉几的!n1飞起来了吗?它就永远都停留在发射台上!
马斯克一次又一次用行动证明坚持不懈,早晚会成功的
成功了,汉间:丑国是人类之光,丑国是人类的希望。失败了,汉间:失败了也很牛,国内不给看直播的阴谋论,国内各种酸[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去工业化所以才失败?那没有去工业化的是不是就不会失败了?骗傻子的逻辑就是为了培养的啥子?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吗?没有实事求是注定失败!
此刻美国代表人类加油
相信马斯克,他就是在不断失败中不断成功!
看评论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有些人始终只能是看客!
差距还是要承认。
做科研可以试错,他死了用人的生命试错。
由之后的采访 有可能是烧钱来告诫外界
好大个烟花
本来是想利用事故炸卫星的,结果提前爆了。
可控核聚变出来之前想要载人飞到火星都困难。化学动力火箭已经快走到尽头了
流量密码[点赞]
最后一段的首鼠两端的屁话
有可能人家只是在测试,关了多少台发动机就会有危险,
你也太看不起科罗廖夫了,西伯利亚挖了几年土豆还能压冯布劳恩一头,要不是早逝,不一定哦。可回收是噱头?那倒是去把猎鹰的商业订单抢了啊
归根到底还是材料问题 强度和耐热性 你那么多发射管并联 材料强度无法支撑
人家一成功,一句话都不敢说,人家一失败,发黑文上纲上线[点赞][点赞]
呵呵
不就是美国想拖中国进行太空竞赛而进行的表演,中国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得瑟][得瑟]
不得不承认,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们也能够从这次发射中搜集到很多的数据,并以此来总结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最大程度上避免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向着他它们想要实现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有几个发动机出故障了
事实证明,多发动机并联,稳定性太差,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