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军事力量已经遭到了严重的削弱,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主力部队损失殆尽,解放军南下已成定势。为了确保国民党政权的延续,蒋介石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退路。
国民党内部,关于撤退的地址,不少人给蒋介石提建议,最终结论得出三个可供选择:海南、西南和台湾。蒋介石原本比较中意西南,那么最终受到哪位高人的指点选择退守台湾的?与此同时建议毛主席先夺台湾的人又是谁?
我们先说说海南,蒋介石曾多次视察海南,他认为海南岛四面环海,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可以作为一个不沉的“航空母舰”,为国民党提供庇护。奈何,另蒋介石摇头的是海南岛离大陆太近,只有20多公里的琼州海峡相隔。这使得蒋介石害怕海南岛在面临我军的炮火时,将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故而放弃了。
再来说说蒋介石原本中意的西南,对西南地区蒋介石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重庆和成都这两座城市。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曾将首都从南京迁到重庆,蒋介石在这里度过了艰难的抗战岁月。西南地区地形复杂,群山环绕,易守难攻。弊端却是西南地区交通不便,蒋介石又担心,一旦被我军围困,将很难获得外部支援。故而西南地区作为退路的可行性也大打折扣。
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其昀站了出来,凭借其深厚的地略学(即地缘政治学、国家战略学)知识,为蒋介石提出了退守台湾的6点建议,最终被蒋介石采纳。
1、台湾海峡的宽阔与海浪的高大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这对于当时以陆军为主的我军来说,无疑增加了追击的难度。
2、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相隔的海峡既利于防守,也为获得外部援助提供了便利。
3、台湾拥有丰富的资源,地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粮食产量充足,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内部交通便捷,且拥有日据时代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这为国民党退守后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5、与美国在远东的防线紧密相连,这使得国民党在台湾的防御能够得到美国的强有力的支持。
6、考虑到民心所向,刚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民众对国民党政权仍持有较强的归属感,这降低了社会稳定的风险,使得国民党退守后镇压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难度相对较小。
张其昀献计的同时,我党也在密切注意蒋介石的动向。此时毛主席收到一封来自国民党内部将领的密信。建议毛主席在蒋介石没有撤退之前,我军率先夺取台湾,切断蒋介石的退路。
这位传密信的人则是杨杰。杨杰在民国时期备受尊敬,被誉为国民党军中的“军事理论第一人”和“虎将”。他早年留学日本,与蒋介石结识,并参与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蒋介石掌权国民党之后,因政治理念不同与蒋介石疏远。抗日时期杨杰积极建言抗日,却遭蒋介石冷落。后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重新找到志同道合队伍,逐渐转向支持共产党,并暗中与我党接触。
1949年国共内战尾声之际,他深刻洞察到台湾在内战中的关键地位,认为若要彻底解决内战问题,我党必须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控制台湾这一战略要地。所以关键时刻向毛主席传达了自己的这一建议,希望我党能够先发制人,迅速拿下台湾,以扭转战局。毛主席收到密信后高度重视这一建议,将其列为4A级绝密情报,并电告粟裕将军研究,且制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但考虑到当时我军在海空力量上的限制,该策略并未得以立即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