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小小说)|常锋民

陪读时间 2024-06-28 16:12:49
可恶的小鬼子,三天两头来村里扫荡,整个村子都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有找到一粒粮食,他们气急败坏,冲着烧焦的房屋和仅剩的几个破败家具发威,水缸和瓦罐被枪托捣的粉碎,少胳膊没腿的桌椅板凳东倒西歪,村子里尘土飞扬乌烟瘴气……

多亏游击队的同志早有准备,在动员乡亲们向大山深处分散转移时实行坚壁清野,把家里能带的东西全部带上,实在带不走的也要做到就地掩埋,总之不能给鬼子留下一粒粮食。

鬼子连续扫荡几天没有搜到一粒粮食,他们急的团团转,已到了穷凶极恶见人就杀见物就抢的地步。为防止鬼子进山祸害百姓,游击队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请君入瓮”计划,也就是利用冬季快到了,鬼子抢粮心切的实际,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引到俗称“鬼见愁”的老雕崖底,打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彻底灭一灭鬼子的嚣张气焰。老雕崖底位于村西六华里的前辿沟口,是进山的必经之路,这里山势险要崖陡谷深,鬼子的轻重武器在这里施展不开拳脚,我们可以利用山两侧的崖壁作掩护,等鬼子进入崖底时,将准备好的手榴弹和滚木石块等投下去,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他们打的人仰马翻。主意拿定后,游击队员和村里的民兵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装扮成运粮百姓,准备将进村扫荡的鬼子引向老雕崖底的伏击圈;一路爬到山顶在崖壁四周布设钉着铁钉的滚木和锋利石块,准备配合游击队主力狠狠揍一下狂妄至极的小鬼子。

果然不出所料,随着气候一天天转凉,镇上的鬼子终于按捺不住倾巢出动了,他们在二鬼子的引领下气势汹汹向村子扑来。事先在村里设伏的游击队员和民兵化装成百姓,肩上扛着粮食,随手赶着几只牛羊,匆匆向山里跑。走在前面的二鬼子发现村里有百姓肩扛粮食,赶着牛羊向山里跑,急忙掉头跑到太君跟前作了汇报,太君拿着望远镜向老百姓进山的方向望了望,连忙抽出指挥刀,呜里哇啦指挥着鬼子向老雕崖底追来。在山顶放哨的游击队员看到这一幕,立即报告了队长,队长命令埋伏在山两侧的同志们,一定要沉住气,等鬼子全部进入老雕崖底的伏击圈再打。只见骑着高头大马鼻子底下蓄着一撮小胡子的太君指挥着一队鬼子正向老雕崖底扑来,当他们一一钻进伏击圈时,队长一声令下,“同志们,咱们可以瓮中捉鳖了,给我狠狠地打!”一刹那,老雕崖四周飞沙走石从天而降,喊杀声、爆炸声、滚木石块的碰撞声夹杂在一起,飞向鬼子的头顶,他们当中有的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滚木、石块砸成肉饼,这时惊魂未定的鬼子抱头鼠窜,急忙躲在崖底不敢露头,当他们稍作喘息正准备举枪还击时,一个个手榴弹像雨点似的落了下来,瞬间将他们炸的血肉横飞。剩余的鬼子趴在崖底急的嗷嗷狂叫,想凭着轻重机枪和小山炮作负隅顽抗,可挡在他们面前的是刀劈斧削的悬崖峭壁,一个人影也看不到,你手里就是有再好的武器在这里也没用武之地。他们只好对着山两侧胡乱发射了一通,便丢下几十具尸体,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跑了回去……

八十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去。村西六华里处的老雕崖底今非昔比,它因地形独特,风光秀美,又经历过那场惊心动魄的伏击战,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闻名远扬的旅游风景区。一波又一波旅游爱好者,一批又一批青少年接踵而至,感受着独特的地域风貌,聆听着动人的抗战故事,沿着先辈的足迹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常锋民,山西平顺人,从事金融工作,爱好业余写作,偶有散文、随笔、小小说散见于报刊和文学平台。

0 阅读:12

陪读时间

简介:品味文字之美,静享生活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