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第一奇女子,以一己之力让皇帝废除了肉刑,以身救父千古传诵

随笔大奇子 2024-06-04 03:05:24

对于汉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文景之治非常出名,而文帝和景帝具体做了些什么却不太清楚。尤其是文帝,明明在功绩上要远胜景帝,但其在位时耳熟能详的事情却赶不上景帝。

如果有这种感觉也可以理解,毕竟大家更关注大事件,汉景帝时的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时与匈奴的大战可以激起人们更多的肾上腺素,相比之下,汉文帝时期稍显平淡,可供老百姓八卦的题材自然会少。

我这么不出名吗

实际上,汉文帝时期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细细品味的事情,同样也很有意思,上篇文章《》讲的是汉文帝即位前的趣事,今天就通过史记《孝文本纪》来看看汉文帝继位后发生的那些事。

一、恩威并施待群臣,巩固皇权稳国本

虽然登上了皇位,但毕竟原来是一个藩王,文帝在朝中缺乏根基,随文帝进入皇宫的代国旧臣只有宋昌、张武等6人,执政之路显然充满了未知,不过文帝刚刚上任就展示了自己成熟的政治智慧。

宋昌剧照

在进驻未央宫当晚,文帝就任命宋昌为卫将军,统领南北军。看过之前笔者写消灭诸吕文章的小伙伴应该清楚,南北军是守卫长安城的禁军,周勃正是拿下了南北军的指挥权才为灭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用自己心腹统领南北军,就保证了京师的安全。

张武剧照

紧接着,文帝又任命张武为郎中令,负责守卫皇宫。这样,京师和皇宫卫队的指挥权都到了自己的旧臣手中,文帝的安全就基本得到了保障。

安危无忧之后,文帝又马上为灭吕行动中做出贡献的大臣给予了封赏,周勃功劳最大,食邑增加一万户,赏金五千斤。

陈平、灌婴食邑各增加三千户,赏金两千斤。刘章、纪通、刘兴居食邑各增加二千户,赏金一千斤。刘揭封为阳信侯,赏金一千斤。这些封赏笼络了高祖老臣的人心,也使文帝的帝位得到了稳固。

然而,对这些高祖时期的老臣,文帝也并不是一味地纵容,而是胡萝卜加大棒,尤其在周勃身上,文帝将这个策略运用的炉火纯青。

论灭吕的功劳,老夫可是第一

因为在灭吕中功劳最大,加上文帝又没有什么根基,所以周勃对待文帝的态度难免有些骄横,所以文帝对周勃的态度逐渐从敬重变为严厉,周勃也不禁害怕起来。

这时,有人劝周勃说:您诛杀吕氏,迎接代王,现在还自夸功高,如此下去恐怕要大难临头。周勃幡然醒悟,于是向文帝提出辞职,文帝也欣然同意。

丞相,你可要小心啊

一年之后,陈平去世,文帝任命周勃重新做丞相,再次给了周勃一个甜枣。不过这个甜枣的甜味还没有消散,周勃就又被文帝免去了丞相职务。

当时,很多封侯的人大多居住在长安,并没有在自己的封地,这为长安城的粮食供应增加了沉重的负担,需要更多的官吏和士卒进行运输,又产生了很多损耗,劳民伤财。所以,文帝下令列侯全部要回到各自封国,如果在朝中担任官职或者有诏令准许留在长安城的,也要派世子回去。

但在这项命令发布了一年之后,仍然有很多列侯留在长安,文帝于是便要求丞相周勃做出表率,回到封国,借此免去了周勃的丞相之位。

至此,周勃彻底远离了汉王朝权力的中心。我们不知道文帝的真实想法是怎样,但这样做确实是一箭双雕,即收回了周勃的权力,又将列侯们赶出了长安。

刘启剧照

在巩固自己皇权的同时,文帝也用最快的时间将儿子刘启立为太子,将窦氏立为皇后(这个皇后就是大家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窦漪房),保证了皇室内部权力的平稳。

窦漪房剧照

二、平定叛乱留隐患,北拒匈奴固边关

当初刘邦创业成功后,为了保证刘氏权力的稳固,将刘氏子弟大肆封王,而且汉初一直倡导无为而治,给封国很大的自主权,各诸侯国逐步强大,渐渐有些尾大不掉的端倪。

而文帝在即位前是一个没有靠山的藩王,其成为皇帝后不可避免的会引起皇族内部关于权力分配的矛盾,有实力的诸侯王自然想获得更多,从而造成了汉初中央皇权与地方王权的矛盾不断激化。

文帝三年,济北王刘兴居借文帝前往代国,准备出击匈奴的机会,起兵反叛,袭击荥阳。文帝派陈武率领十万大军前去讨伐叛军,缯贺担任将军,防守荥阳。这次叛乱虽然很快就被平定,但却开启了藩王反叛的先河。

济北王刘兴居剧照

三年之后,淮南王刘长秘密联合闽越和匈奴,准备扛起反叛大旗。但还没有付诸行动,就被朝廷发觉,这次反叛也胎死腹中。

按照群臣的意见,要判刘长死罪,但文帝最终只是废黜了刘长的王位,将其流放到蜀郡,刘长的结局也比较惨,病死在流放的路上(史记写的是病死,也有说法是刘长绝食而死)。

淮南王刘长剧照

两起叛乱虽被快速平息,但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诸侯王躁动不安的心弦被彻底拨动,地方王权的势力逐渐发展到可以对抗中央皇权的程度。

而文帝对诸侯王的政策过于宽容,也进一步助长了他们的气焰,虽然在文帝时期未再有其他藩王叛断,但隐患却越来越大,直至景帝时期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在这个层面,文帝确实有些过于心慈手软。

在对外战争方面,文帝也主要是以防御为主。《孝文本纪》中记载,文帝时期,匈奴共三次进攻汉朝,分别是前元三年、前元十四年、后元六年。虽然,汉朝组织大军击退了匈奴的进攻,但均在匈奴撤军后班师回朝,没有进一步进攻。

北拒匈奴之外,文帝在对待南方邻国也是以怀柔政策为主,这个南方邻国就是南越。南越的国王赵佗本是秦朝的一个省长,在秦末时自立为王。

赵佗剧照

到了刘邦时期,赵佗向汉称臣,成为汉朝的藩属国。但在吕后时期,对南越实行经济封锁,导致赵佗反叛,与汉朝分庭抗争。

文帝即位后,对南越采用安抚政策,任命赵佗的兄弟做官,派遣使者出使南越,用恩德感化了赵佗,赵佗于是取消帝号,再次向汉朝称臣。

虽然文帝的政策看起来有些软弱,但当时汉朝正处于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阶段,这些政策为汉朝的经济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更为后来汉武帝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连坐肉刑皆废除,勤俭节约民生复

从前文可以看出,文帝确实是一个仁慈的人,这点在其对待百姓的态度上表现的更为突出。

刚刚继承皇位两个月,文帝就下令废除连坐制,在古代,能大胆修正前人所创立的制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文帝才刚刚继位,文帝的仁可见一斑。

随后,文帝又废除了诽谤妖言罪,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进谏的通路。再接下来,又废除了肉刑,而废除肉刑的过程也成了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

齐国太仓令淳于公犯罪,朝廷将他逮捕准备押解到长安。淳于公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在要被押走之时,对着他的女儿们说:没有儿子,遇到紧急情况一点用处都没有。

淳于公被押送到长安

他的小女儿缇萦听到父亲的话伤心不已,于是跟随父亲来到长安,上书朝廷:我父亲犯法理应受刑,但人死不能复生,肢体受刑不能复原,即使想要改过自新,也无能为力。我愿意被罚为官奴,替父亲赎罪,让他能够获得改过自新的机会。

缇萦救父的故事广为流传

文帝看到上书后,怜悯她的孝心,同时也深感缇萦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下诏废除了肉刑。缇萦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儿并不比儿子差,并且还让皇帝废除了肉刑,不仅救了父亲,更是救了无数原本要受肉刑的黎民百姓,有女如斯,父复何求。

文帝对百姓的仁爱还体现在赋税上。前元二年、十二年,两次降低田税,税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甚至在前元十三年还免去全部田税。自文帝之后,三十税一也成为整个汉朝的固定税制。

后元六年,天下大旱,蝗虫成灾,文帝又命令开放原本国家才能开发的山林湖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打开粮仓来赈济灾民。

文帝本身也非常勤俭,在位的二十三年中,宫室、服饰、车驾等都没有增加过。曾经想要修建一个露台,召来工匠计算费用,需要一百金,在当时,一百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产业的总和,文帝随即打消了修建露台的打算。

文帝的励精图治没有白费,在文帝治下,汉王朝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四海之内殷实富足,礼仪道义盛行于世。

当然,人无完人,为了让自己的宠臣邓通享受荣华富贵,文帝放弃了国家铸币权,允许私铸钱币,虽然受到了贾谊等人的强烈反对,但文帝仍然坚持己见,并赐给邓通铜山,让其铸钱。

允许私铸钱币的政策成全了两个人,一个是邓通,另一个就是吴王刘濞,因为这两个人都是“有矿的男人”。拥有铜山的吴国逐渐在经济上有了和朝廷抗衡的资格,而有了钱的刘濞也渐渐的不再满足做一个藩王,于是大汉王朝第一次大规模的内部权力斗争拉开了帷幕,直至兵戎相见,那接替了老爸皇位的汉景帝刘启该如何面对这场空前的危机呢?我们下篇再讲

0 阅读:6

随笔大奇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