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大修水库,农民是义务工还是记工分?不给他们颁个奖?

野马小女生 2024-04-25 22:13:03

有一句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说的一点儿没错,比如说在五六十年代兴修的好多大型水库,那时候因为集中发展农业,灌溉农田,很多农民都是夜以继日的劳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网上有一些五六十年代农民修水库的一些文献资料,听说那时候大家在修水库的时候都是自带工具,甚至是自带干粮,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机械不发达,所有的劳作全都是通过人力,不管是拉石头,还是运石块,打炮眼,都得豁出力气去干。那个时代的农民,可以说是为水利发展、农业发展,农村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有些人说,那个时代的农民修水库是义务工,也有人说是记工分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模式呢?

有人说说农民修水库是应该的,因为受益最大的就是农民,因为那时候农民种地。其实这种说法太有局限性了,应该说是受益的,是水库所在的全县的老百姓。水库水不仅可以灌溉土地,也可以作为日常饮用水,这都多少年了,一代又一代人享受了水库的福利,再说那时候农民修水库,条件非常艰苦,若不是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这么大的工程在当年机械不发达的情况下,兴修水库,已经很不容易了!

关于农民修水库,有的人说农民是义务工,也有人说那时候生产队都是要记给记工分的。去修水库的工分,比去生产队劳作的工分要高一些。小编理解的是义务工不就是免费的吗?那记工分儿虽然不等同于发工资,但是也算是有偿补给吧。只是不知道这累计的工分最后是干嘛用呢?是换粮食还是可以换田地?再看看如今的水库,如果没有五六十年的人的拼搏努力,就没有如今这些水库的安然无恙,甚至很多水库在原来的基础上一修二修,变成了美丽的景区,开始运作经济产出,这些,难道不是那一代农民得功劳吗?

有的时候想想,农民真的挺不容易的,他们在青春年代都已经付出了,不管是修水库、修水渠,修路,还是大炼钢厂,把能出的力都已经出了。但是农民劳作了一辈子,最后剩下的还是那一点点土地,生活好像没有什么改变,退休金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洋气的东西,多少年过去了,那一双斑驳的手和满脸的皱纹,但是他们还保留着农民的善良,做自己的本地,种自己的地。

有很多网友评论说那个年代出义务工是一个常态,包括就是到00年以后,河堤栽树,植树造林,修路干活,从县里到乡镇,很多路都是老百姓出义务干的,甚至很多县里通往村里的水泥路都是老百姓义务修的。自己带伙食,带咸菜,自己带从家里拿的工具,总之,从城到乡到城市发展,走过一段很艰辛的岁月,那时候苦了是苦了点儿,但是红旗飘飘,干的热火朝天!

看了一个网友的评论,他说他就参加过兴修水利,还多次出过修路的义务工,那时候干活都是长达10个小时,那时候思想很简单,只要给记工分,大家齐心协力的干,就已经很满足很高兴了。修水库也好,修路也好,不要说谁出力谁受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谁受益?全体民众受益,更不应该否认老一代农民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所以,给农民多一点社会保障,多一点回报,肯定他们当年的付出,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0 阅读:0

野马小女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