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咖啡馆》:打工人一旦开窍,再也不会内耗了

乐人看情感 2024-08-27 12:51:28

职场上,你有没有过这样的苦恼?

每天累死累活,忙得像陀螺,工资还不如那个整天喝茶闲聊的同事;

想争取难得的晋升机会,却因为担心说错话、做错事,踟蹰不前;

被各种鸡零狗碎的事情困扰,即使简单的任务,也完成得差强人意……

随着工龄的增长,很多人会厌倦工作,一遇到棘手的难题,就想拎包走人。

国内著名个人发展专家古典,却认为:遇到困境,要追,不要逃。

在新书《不上班咖啡馆》里,古典化身咖啡店的老板,为客人们指点职业生涯的迷津。

他们当中,有面临裁员风险的程序员,有重返职场的设计师妈妈,有看不清前路的北漂青年……

这些人在事业低谷期,来到“不上班咖啡馆”,在和老板的一次次对话中,重新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才明白:

真正拖垮人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思想上的困顿。

当你打破认知藩篱,走向觉醒之路,就再也不会内耗了。

1

不要盲目死磕

而要认清位置

书里,古典借咖啡店老板之口,讲了一个故事。

有三个石匠要修教堂,第一个石匠想建造出最美的教堂,第二个石匠想雕刻出最美的花纹,第三个石匠只想赚钱养家。

如果你是领导,你会聘用哪个石匠?

可能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两个石匠,因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

但咖啡店老板却认为,第三个石匠看上去胸无大志,但只要钱给够,他们并不会耽误工作。

反而是第二个石匠,只关心自己雕刻的花纹美不美,对工期的重点置若罔闻。

倘若此时最紧要的事,是在规定时间内打好地基,他只会耽误进度,最终被淘汰。

石匠的故事,像极了对现实的讽喻。

工作中,很多人就像第二个石匠,总爱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上琢磨。

以为追求极致,便是成功之道,殊不知,一根筋地死磕,不仅不能为整体创造价值,反而会成为发展的阻碍。

书里,王鹏是一家单位的资深程序员,虽然工作近十年,但待遇一直不理想。

他心中不忿,来到咖啡店,和咖啡店老板倒苦水。

在王鹏眼里,公司除了程序员外的工作,都没啥大用。

自己在岗位上,每天辛苦钻研技术,凭什么待遇不如其他人?

咖啡店老板没有急着否定他的想法,而是给他画了一条企业价值链。

链条上,每个岗位都环环相扣。

没有决策者,公司就没有发展方向;没有销售,产品就卖不出去;没有客服,就无法跟进客户……

所有环节叠加在一起,才能为公司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

而王鹏所在的产品岗,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环。

你以为自己对公司至关重要,实际上,你为公司提供的价值,微不足道。

职场上,很多人都像王鹏一样,觉得把工作做得越完美,就越能拿到丰厚的薪水。

殊不知,收入的上限,是由岗位含金量决定的。

认清公司的架构,你才能摆正自己的定位;看到其他人的价值,你才能放下内心的成见。

走出狭隘的主观思维,站在整体视角看问题,你才能在职场上为自己博得一片天地。

2

不要一心多用

而要管理精力

有人说,人到中年,就像一张两面双煎的烙饼。

一面因为升职和涨薪倍感焦灼,一面又为孩子教育、爸妈养老,劳心伤神。

很多人之所以疲惫不堪,就在于没法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不上班咖啡馆》里的设计师木子,便是如此。

生完孩子回到职场后,木子每天都过得心神不宁。

开会时,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她会忍不住想:宝宝还好吗?有没有想妈妈?

上班时,她会忍不住调取家里的监控,看看孩子怎么样了;

回到家,她想安静休息一会,却又忍不住焦虑,什么时候陪父母旅游,什么时候读书深造……

心烦意乱中,木子来到咖啡馆,向咖啡店老板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老板一针见血地指出,木子存在严重的“角色拥堵”问题。

现在的她,同时有着设计师、妈妈、学生、休息者、妻子、女儿的多重身份。

这些角色,就像公路上的汽车。

如果同一时期内,所有的车都想先过,只会挤占车道,造成塞车。

咖啡店老板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是让重要角色先走。

拿木子来说,她未来三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设计师工作,和陪伴孩子。

那么,她便可以白天以工作为重,晚上以妈妈为重。

还有,木子下班后,除了陪孩子,也想好好休息。

那么休息者的角色,便可以放在妻子、女儿的角色之前,这样,她既能养精蓄锐,也能以更好的状态,陪伴家人。

至于读书,木子可以先放一放,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再考虑。

老板还建议,为了防止“角色堵塞”,尽量给每个身份安排独角戏。

比如,上班时间就踏实工作,不要想着看孩子;休息时间就好好休息,别想着工作上的事情。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很难同时胜任多重角色。

越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好,越会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

学会按优先级排序,每段时间专精一个角色;凡事量力而行,不强行逞能。

当你有条不紊,做好当下最紧要的事情,便能调整好工作和生活的节律,拥有轻松高效的人生。

3

不要跳出舒适区

而要拉伸舒适区

书里,作者说了个让人唏嘘的故事。

一位制造业的HR,因为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所以立志成为心理学讲师。

为此,她不惜辞职,自考了心理咨询师证。

遗憾的是,她折腾了几年都没有成功,只能回去做HR。

可这时,因为行业的认知、人脉、技能都生疏了,她只能去比之前差很多的公司。

HR的故事,让人叹息的同时,也让人沉思:

职业发展,有没有更好的路可以走?

对此,咖啡店老板引入了“职业网格”的概念: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职业晋升是一条直线的路径。

大多人进入一个行业后,常规的发展通道是一条直线,一般是从助理,到主管,再到领导。

但事实上,职业发展就像网格,是可以一步一步,切到不同公司、不同行业的。

拿之前那位HR来说,她最好的发展路径,应该是:

考完证后,先去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做HR,同时慢慢积累讲课能力;

等讲课能力成熟了,再去加入一家机构做专业讲师;

等口碑成熟、积累了一定客户后,再去做自由讲师。

这样一来,她的能力圈和人脉圈,都得到了拉伸扩展,此时再开启新事业,会更加得心应手。

对此,咖啡店老板总结道:

千万不要把自己所积累的资本,全部都丢掉。

保住其中的一到两项不变,我们就会既有竞争力,又能应对变化。

正确的发展之路,不是一步到位的跳跃,而是平流缓进的迁移。

沿着职业网格,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才能稳步实现事业的华丽转身。

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迪奇,提出过一个“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概念。

职场上,贸然从舒适区跳跃到困难区,只会让人无所适从。

在舒适区的边缘,缓慢扩展能力半径,才能把从前的困难区,拉伸成新的舒适区。

见过很多人,剃头挑子一头热地,想要涉足新领域。

殊不知,跨度过大的转行,相当于自断经脉,会让你从前行业内积累的资本,瞬间化为乌有。

重启事业,绝非一夕之功,步步为营,方是成事之道。

稳扎稳打地精进自身,才能循序渐进,实现能力升级,为事业跃迁,注入足够的底气。

4

不要成为高手才上路

而要走上高手之路

生活中,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觉得只有成为某方面的高手,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做到完全精通某个领域。

想要等万事俱备,再开始行动,只会让你瞻前顾后,徒增焦虑。

见机而行,及时进场,才能把机会稳稳攥在自己手上。

书中提到,有位文艺女青年,想做文字疗愈方面的工作。

但她担心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迟迟不敢开始。

咖啡店老板给她画了一张“专家五阶梯”图:

所有专家,一开始都是怀揣问题的“求助者”;

后来,他们通过拜访名师、看书自学的方式,成为探索答案的“探索家”;

当他们搭建了一套能解决问题的体系,并且不断优化、完善,就会成为“建筑师”“助人者”“专家”的存在。

想要行动,从探索家阶段,就可以开始了。

在咖啡店老板的建议下,女青年先自学文字疗愈,然后开办了一期免费的文字疗愈训练营。

没想到,训练营反响十分热烈,为她带来了很多种子客户。

于是,女青年设计了自己的课程,开始知识变现。

随着课程体系不断改进,她的口碑越来越好,如今做起了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事业蒸蒸日上。

没有人一开始就是专家,但我们依然可以在成为专家之路上,为他人提供价值和帮助。

正如Facebook 办公室内,一条著名标语:

“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

如果你想把某个领域当工作,不妨从现在开始,就行动起来。

抛掉完美主义的包袱,先迈出第一步,再根据外界反馈,及时调整优化。

当你不断完善自身,终有一天,你想要的结果,会在前行道路上自然浮现。

5

在《不上班咖啡馆》中,古典说了一句扎心的话:

“在职场上混,不吃成长的苦,就得吃憋屈的苦。”

工作是一场艰难的修行,任谁都会遇到麻烦和考验。

有人把工作当成苦役,常常怨天怨地,充满抵触情绪;有人却将遇到的问题抽丝剥茧,持续学习,不断精进。

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二者拉开差距的根源。

陷入思维误区的人,一味苦干蛮干,很容易陷入内耗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打破认知壁垒的人,则会慢慢积攒起成长的底气,一路突飞猛进,直上青云。

在工作中,与其浪费精力怨天尤人,不如转危为机,发掘自身的价值和潜能。

把职场当成试炼场,推倒认知的高墙,曾经困扰你的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点个赞吧 ,当你悟透了工作进阶之道,就再也不会内耗了。

0 阅读:1

乐人看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