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沉积与政治因素:探究西安、洛阳、北京长期成为首都的原因

刘苏看世界风云 2023-07-01 18:48:40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中心。

一个国家考虑定要考虑六大因素。地理位置:一个有利的地理位置可以为国家带来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比如明朱棣定都北京“天子守国门”。

经济发展:首都一般都是经济中心或经济中心之一。比如宋定都开封,开封就是北宋最大的经济中心。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国家定都的关键因素之一。文化和历史因素:首都一般都是文化历史名城。基础设施与资源:首都一般都有大量的人口,因此周边有大量的资源或便利的交通。

安全因素:安全是一个国家定都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选择相对安全、易于防御和保护的地点作为首都,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频繁,但不管是一统王朝还是大分裂时期的首都,都设在西安、洛阳、北京、南京与开封或其附近。其中又以前三个最为重要,其次是南京,开封只是过渡性的。

如果从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而言,这五个城市可以分成两组:东西向的西安、洛阳与开封,南北向的北京与南京。这两组首都所占历史时期也正好明显地分开:前一组占据了前大半段历史,后一组则占据了后小半段历史。为何会是这样?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大概念的天下之中就在渭河、泾河,洛河三河地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

洛阳则是三河地区的天下之中。因此从西周到唐代,都有在洛阳建都的事实或打算。虽然王朝领土范围的中心位置是建都的理想位置,但有时却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现实位置。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王朝一方面要安内,另外一方面要攘外。根据现实的考量,首都就有可能不设在地理中心而有所偏移。

(汉长安未央宫)

唐代之前,西安最适合做首都。军事地理位置优越: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对山东地区(即崤山以东黄河下游地区)而言是居高临下,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而这一地区又有四塞之固的地理优势,即使控制不了东方,也能据险而守。

洛阳则没有这个优势,万一四方叛乱,洛阳易被攻陷。对于御外而言,由于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敌威胁来自西北,对于强盛王朝而言,首都偏于西北有利抗敌自保。如西汉、隋、唐都是如此。到了宋以后的外患则来自正北或东北,所以,首都的定位也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迁。

经济地理条件:首都所在地区必须有一定的资源,虽然粮食与其他用品可以从全国调配,但粮食供应却要有最基本的保证,于是都城所在地区要求有一块能生产粮食的平原。在以上所说的五大都城中,都有这一优势。

交通地理优越,首都必须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以上条件既互相补充,又互相制约,于是大一统王朝定都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很难有一个地方完全满足这些条件,既然如此,就会产生某一时期在两个地方徘徊建都的情况;二,在长达三千年时间里主要的都城实际上很少,唐以前只有西安、洛阳,开封只是一个补充。金以后至今主要就只有北京,南京只是一种权宜。

(神都洛阳。)

洛阳处天下之中,不但于对全国行政管理十分有利,而且各地贡赋的调集,商贸上的往来也处于有利地位。但缺点是防守困难,中州平原是四战之地,伊洛小平原更无险可守。如果王朝内部有敌对势力的叛乱,则洛阳的安全性不如西安。所以,西安与洛阳两处对于定都而言,各有利弊,哪一个也不能说占了绝对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唐以前统一王朝的都城的定位也就有了在西安与洛阳之间徘徊迁移的特点。

秦都咸阳在今西安的西北面。刘邦短暂都洛阳,后迁西安。东汉都洛阳、曹魏都洛阳、汉晋在洛阳长安之间奔波,隋唐的首都也在长安洛阳之间徘徊。北宋只有半壁江山,建国之初宋太祖曾经想都长安或者洛阳,但关中平原的经济已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帝国首都的存在。北宋之后,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转为长江流域。西安不仅从经济上即使从理念上也永远与都城告别了。

因此北京与南京成为首都的首选。元朝是来自于漠北草原的王朝、满清来自东北,都是二元超级帝国,北京正好在天下之中。为了控制农耕区和草原区,两大帝国定都北京明朝起于南京,但前期和后期都面临来自漠北草原与东北女真的威胁,所以“天子守国门”将都城由南京迁到了北京。

0 阅读:134
评论列表
  • 2023-07-12 02:34

    洛阳长期做过首都吗?不吹牛逼能死啊?洛阳唯一的优势就是离西安近,所以做陪都时间长

    用户10xxx84 回复:
    有道理[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3-07-08 07:57

    解决关中水问题,西安做首都最好,很多人担心战争关中无处可躲,其实秦岭,最适合建造防空洞

    菩提本无树 回复:
    八水绕长安